Nat Commun:肠道菌群开挂了!自身免疫疾病患病风险不同,肠道菌群就不同

2019-08-29 小通 生物通

瑞典林雪平大学和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指出,具有高发性1型糖尿病遗传风险的儿童与低风险儿童相比,其肠道微生物组不同。

不同遗传风险儿童的微生物组存在显着差异

瑞典林雪平大学和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指出,具有高发性1型糖尿病遗传风险的儿童与低风险儿童相比,其肠道微生物组不同。

这项最新发现公布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研究结果表明遗传风险可以影响个体对自身免疫性疾病发展中环境因素的反应。

1型糖尿病是一种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通常在儿童期或青春期发生。一旦发生,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终身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研究表明遗传和环境因素都在1型糖尿病的发展中起作用,增加的遗传风险不足以引起疾病,环境因素也是必要的,并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肠道菌群就是这样的因素,近年来肠道菌群研究逐渐成为了研究热点,肠道菌群在免疫系统的成熟中起重要作用的自身免疫疾病中的作用,也备受关注。

最新研究是基于林雪平大学的ABIS研究(瑞典东南部的所有婴儿,All Babies in Southeast Sweden,生物通注)。 ABIS项目目的是确定为什么儿童会患上免疫介导的疾病,尤其是1型糖尿病。

研究对象总共有1997年至1999年出生的17,000名儿童,然后分别在1,3,5,8岁等年龄阶段,研究人员进行随访和生物样本分析。在这项针对403名儿童的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希望了解疾病遗传易感性与肠道菌群之间的联系。

他们根据HLA基因的遗传变异分析儿童的遗传风险,HLA基因在免疫系统中起重要作用。 HLA基因的某些突变是1型糖尿病的最强遗传风险因素。在孩子1岁时收集的粪便样品中分析肠道微生物组,结果显示,不同遗传风险儿童的微生物组存在显着差异。

“在具有高遗传风险的儿童中根本没有发现某些细菌物种,但在风险较低或没有风险的儿童中发现了这些物种。这非常有趣,因为这可能意味着某些物种具有保护作用,可能在将来的治疗中有用,”林雪平大学临床与实验医学系高级教授Johnny Ludvigsson表示,某些物种可能无法在遗传风险较高的个体中存活。

之前关于肠道菌群与1型糖尿病发展相关的研究是基于对该疾病具有高遗传风险的儿童。这项研究首次在一般人群中研究了这样一种关系,其中包括具有低,中性和高遗传风险的儿童。

“ABIS具有独特的价值,因为它允许某些类型的研究环境因素对1型糖尿病发展的重要性。ABIS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从出生开始就追踪一般人群的大型前瞻性研究,此类研究可以分析遗传和环境因素如何协同工作的”, Ludvigsson说。

接下来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分析关于遗传和肠道菌群的综合影响如何影响1型糖尿病发展的。这些结果对于其它遗传学很重要的自身免疫疾病的也具有重要意义,例如乳糜泻和类风湿性关节炎。

原始出处:Russell JT1, Roesch LFW2, Ordberg M3, et al. Genetic risk for autoimmunity is associated with distinct changes in the human gut microbiome. Nat Commun. 2019 Aug 9

作者:小通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Nat Microbiol:与炎症性肠病和抑郁症有关的肠型

比利时VIB-KU Leuven微生物学中心教授Jeroen Raes于2012年成立了Flemish Gut Flora计划,旨在确定健康相关肠道微生物群的普遍界限,对3000多名健康志愿者的粪便样本进行了测序。最近,他们在《Nature Microbiology》发表文章,描述了缺乏某些抗炎细菌的B2肠型在多诊断中的高患病率研究。

Cell Res:我分泌胰岛素还得肠道菌说了算?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肠道菌的溶解物竟然是胰岛素的通行证

对于分泌胰岛素这么重要的事,竟然要听命于肠道微生物。没有它们,我们可能连胰岛素都分泌不出来……

Nat Med: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院士团队多囊卵巢综合征研究成果

7月22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IF:30.641)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院士团队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姜长涛研究员团队的合作研究成果。该论文题为“Gut microbiota-bile acid-interleukin 22 axis orchestrates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肠道菌-胆汁酸-IL22轴

Nutrients:美丽美味又美容,调节菌群能控糖

很多糖尿病患者都在为能不能吃水果,能吃什么水果发愁。今天要说的奇异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水果,它富含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并且有来自新西兰的Renée Wilson等人在Nutrients上发表的研究为证——黄金奇异果不但可以改善维生素C状况,还对糖尿病前期患者有惊人的改变,快跟随小编了解一下。

Science:肠道中阻止肥胖的“减重”菌

北京时间7月26日,发表在《Science》上的一项新研究中,美国犹他大学的研究人员从肠道中鉴定出一种特定的细菌,可以防止小鼠变胖,而且,这些微生物或同样能控制人的体重。这种称为梭菌(Clostridia)的有益菌是微生物组的一部分。

J Exp Med.:对肠道菌群精准化编辑有望降低结直肠癌患病风险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西南医学中心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对肠道菌群进行精准编辑或能降低小鼠炎性相关的结直肠癌风险,相关研究结果有望为慢性肠道炎症患者开发新型癌症预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