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CO 2014:修复miR-18a或可预防黑色素瘤继发性耐药

2014-05-31 悄悄 译 医学论坛网

摘要号:#9040 第一作者:郭军,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肾癌黑色素瘤内科 标题:修复microRNA-18a对继发性耐伊马替尼转移性黑色素治疗作用的提高效应 背景:伊马替尼对携带c-kit基因突变的黑色素瘤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然而,大多数的黑色素瘤病人对伊马替尼很快产生耐药。在胃肠道间质瘤中已经表明,基因突变、易位、缺失、扩增以及表观遗传变化都参与了伊马替尼的继发

摘要号:#9040

第一作者:郭军,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肾癌黑色素瘤内科

标题:修复microRNA-18a对继发性耐伊马替尼转移性黑色素治疗作用的提高效应

背景:伊马替尼对携带c-kit基因突变的黑色素瘤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然而,大多数的黑色素瘤病人对伊马替尼很快产生耐药。在胃肠道间质瘤中已经表明,基因突变、易位、缺失、扩增以及表观遗传变化都参与了伊马替尼的继发性耐药。但在黑色素瘤中,伊马替尼耐药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评价。

方法:通过使用miRNA谱,对使用伊马替尼治疗前后的黑色素瘤耐药组织进行miRNAs差异的分析,然后通过定量PCR确认。通过划痕和体外侵袭实验评估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在伊马替尼耐药细胞和标本中,通过荧光素酶基因报告分析、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来考察miR-18a和它们的靶标之间的关联。

结果:在伊马替尼继发性耐药的黑素瘤组织中,miR- 18a显著下调。再次新引入miR- 18a会使伊马替尼耐药细胞对伊马替尼重新敏感。细胞周期和凋亡分析表明,在细胞中过表达miR- 18a联合伊马替尼治疗会使S期细胞减少、凋亡细胞增加。划痕和体外侵袭实验表明,增加miR- 18a表达的同时用伊马替尼治疗会降低黑色素瘤细胞的迁移和转移的能力。在黑色素瘤细胞中,CCND2和Notch2已经被验证是miR-18a的真正效应因子。此外,补救实验也探索了miR- 18a、CCND2/Notch2以及表型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miR- 18a介导的调节CCND2/Notch2通路作用可以提高伊马替尼耐药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

结论:靶向miR- 18a足以提高伊马替尼对黑色素瘤的治疗作用,这提示修复miR- 18a很可能成为防止黑色素瘤病人继发性耐药的一个很有前途的策略。

研究链接:Effect of restoration of microRNA-18a on improvement of imatinib therapy on secondary imatinib-resistance metastatic melanoma.


作者:悄悄 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ASCO 2014:类美坦素偶联物靶向治疗结肠癌的临床前评价

摘要号:#3048 作者:Feng Liang,德克萨斯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中心药学;姚航平,浙江大学医学部 标题:抗酪氨酸激酶受体RON的抗体药物——类美坦素偶联物 (anti-RON ADC)靶向治疗结肠癌的临床前评价 背景:受体酪氨酸激酶RON是影响肿瘤发生的关键,经证实也是靶向药物治疗的关键靶点。本文中我们报道了抗RON抗体的mAbZt/g4-maytan

ASCO 2014:索凡替尼的研磨制剂治疗晚期实体瘤的Ⅰ期临床试验

摘要号:2615 第一作者:徐建明,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307医院 标题:选择性VEGFR/FGFR双重抑制剂索凡替尼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的Ⅰ期临床试验 背景:索凡替尼是以血管细胞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VEGFR) 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FGFR) 为靶点的口服选择性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原成份的Ⅰ期临床试验研究数据已在2013的ASCO会议上有所报道。而其

ASCO 2014:18F-FETNIM PET/CT可无创性评估脑胶质瘤的缺氧程度

摘要号:11100 第一作者:胡曼,山东省肿瘤医院放疗科 标题:18F-氟赤式硝基咪唑 (18F-FETNIM) PET/CT测定的缺氧程度与脑胶质瘤恶性进展的相关性研究 背景:缺氧是人脑胶质瘤的重要生物学特征。PET提供了一种无创性的方法来区分个体肿瘤生物学,并相应的修改治疗方案。PET示踪剂的发展为评估人类肿瘤的缺氧提供了更好的工具。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使用

ASCO 2014:NSCLC患者血清循环DNA的EGFR突变检测

摘要号:#11094 第一作者:Zongfei Li,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 标题:血清循环DNA的EGFR突变检测 背景:作为EGFR靶向药物之一,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在NSCLC患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EGFR的突变是肿瘤对EGFR-TKI敏感的可靠标记物。本文中,我们评估了血清中循环DNA(ctDNA)中EGFR突变与肿瘤的一致性,并且评估

ASCO 2014:多发肺毛玻璃结节的NSCLC不一致的驱动基因突变的发生率

摘要号:#11068 第一作者:任胜祥,上海市肺科医院肿瘤科 标题:多发肺毛玻璃结节的NSCLC不一致的驱动基因突变的发生率 背景:在各种恶性肿瘤包括非小细胞肺癌中都已经发现了Intertumor异质性。与肺外转移相比,多肺结节患者具有显著较高的异质性。本研究的目标是在有多个肺内毛玻璃结节(GGNs)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比较已知的驱动突变的分布

ASCO 2014:T790M的异质性状态影响EGFR-TKI耐药NSCLC的化疗结果

摘要号: 11049 第一作者:郑迪,上海市肺科医院肿瘤科 标题:EGFR-TKI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EGFR-T790M获得性突变的动态无创监测及其异质性发现 背景:EGFR-T790M突变是下一代EGFR-TKI的一个有价值的靶点,大约一半的EGFR突变阳性使用EGFR-TKI的NSCLC患者发生获得性耐药的原因是EGFR-T790M突变。在血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