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KE:丹麦研究发现脑出血一年后脑血管缺血事件、全因死亡风险高

2022-08-01 影像小生 MedSci原创

在脑出血事件发生一年后脑血管缺血事件风险高、全因死亡风险非常高。

脑出血是一种毁灭性的血管事件,脑出血复发的风险很高,但房颤患者在脑出血后存活,缺血性中风的风险也很高先前的一项研究发现,脑出血后房颤患者发生脑血管缺血事件的风险高于未发生脑出血的患者。对于房颤患者脑出血后是否开始或恢复抗血栓治疗,目前没有明确的建议。

因此,世界各地的临床医生有很大不同的偏好。在脑出血(ICH)和房颤(AF)患者中,最佳的卒中预防策略尚不清楚。我们试图评估脑出血合并房颤幸存者发生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为了提供脑血管事件风险的常规临床实践数据,Peter Brønnum Nielse等研究了脑出血幸存者队列中缺血性和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风险估计,这些队列与PRESTIGE-AF试验人群相似。根据广泛应用于房颤患者的临床风险评分系统,按CHA2DS2-VASc评分水平对队列进行分层,以揭示潜在的差异风险,并辅以卒中预防治疗的分析。

该研究利用丹麦卒中登记处的资料,确定了2003年-2018年期间脑出血和房颤的患者。采用了PRESTIGE-AF(脑出血幸存者房颤卒中预防)试验的关键纳入/排除标准。1年后调查脑出血复发、脑血管缺血事件和全因死亡的累积发生率。

结果如下

1.   共1885例患者(中位年龄80.0岁;47.6%的女性)。观察到191例脑血管事件和650例全因死亡,脑血管缺血事件(N=63)多于脑出血复发事件(N=40)。

根据基线CHA2DS2-VASc评分分类,随访1年后复发性脑出血(ICH)、脑血管缺血事件和全因死亡的累积发生率。

2.   在随访期间未暴露于口服抗凝治疗(OAC)的患者中,脑出血复发、脑血管缺血事件和全因死亡的风险分别为1.5%、3.2%和30.3%。

3.   在随访期间开始/恢复OAC的患者中,复发性ICH的累积发生率为2.8%,脑血管缺血事件的累积发生率为3.2%,全因死亡的累积发生率为22.0%。

该研究观察到在脑出血事件发生一年后脑血管缺血事件的高风险和非常高的全因死亡风险。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的结果对确定脑出血幸存者合并房颤的最佳卒中预防治疗是有保证的。

 

原文出处

Risk of Cerebrovascular Events in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Survivor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A Nationwide Cohort Study

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10.1161/STROKEAHA.121.038331.

作者:影像小生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关于脑出血,你必须知道的12个影像学征象!

我国脑出血患者约占卒中患者的23.4%,其中46%的患者在发病1年内死亡或严重残疾。而血肿扩大可增加疾病的远期预后不良和死亡风险。

Stroke:“时间就是大脑”,即时通讯工具脑成像助力脑出血患者良好结局

卒中神经科医生可以从通过智能手机记录的CT图像中可靠地提取脑内出血的信息,并通过即时通讯工具发送。

stroke:血管内卒中治疗后无症状颅内出血的决定因素——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

包括心梗病史及既往疾病等因素可能与sICH的发生有关。

Pharmacol Res:中医药在脑出血病理生理过程中的应用

脑出血(Intracebral hemorrhage,ICH)是第二常见的卒中亚型,具有高发病率、残疾和死亡率。

26岁女子长期熬夜导致脑出血,警惕脑出血的6个前兆

晚睡成为某种社会病,“报复性熬夜”是显著特点之一。职场工作繁忙,生活压力巨大,奔波与劳累、焦虑与压力,给人造成无法主宰自己时间的失控感。于是,临睡之前悠然独处,被许多人视为缓释

JAHA:脑出血后神经功能恶化的预测评分

该研究开发得到的SIGNALS评分可靠地预测了脑出血患者住院神经系统恶化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