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下肢疼痛发现动脉血栓,应用尿激酶原后血栓消失

2024-10-03 DrKing道金医学 DrKing道金医学

73 岁女性突发双下肢无力疼痛,诊断为右下肢动脉血栓形成。经告知风险后行溶栓治疗,症状减轻后出院。

右下肢动脉血栓形成

 基本情况 

患者女性,73岁,2019年10月11日入院。主诉:突发双下肢无力、疼痛约4小时。

现病史:今日中午13时许,患者午休后起床上厕所时突感双下肢无力,稍感疼痛,当时未在意,起身后继续上床休息,约1小时后患者起床时不能起身,双下肢无力,感觉消失,小便失禁,并伴有疼痛、双下肢冰冷,急呼家人,家人发现后遂急来我院就诊。入院后查心电图(2019年10月11日,本院)示:异位心律,心房颤动,ST段改变,异常心电图。头颅及椎间盘CT(2019年10月11日,本院)示:1. 双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2. 左侧基底节区及额叶软化灶;3. 腰5-骶1椎间盘突出。急诊急予以改善循环、稳定心率等门诊对症治疗后症状仍不能缓解,后按“双下肢无力原因待查”收住我科。自发病以来无发热,恶心、呕吐、四肢抽搐,无大便失禁。

既往史:既往有脑梗死病史26年;高血压病20余年,最高205/80mmHg,长期服用复方地巴唑、氢氯噻嗪胶囊等药物治疗,血压控制未监测;冠心病10年。

查体:神志清,精神较差,急性痛苦病容。口唇稍发绀。双膝关节以下皮肤苍白、冰冷,触痛、压痛(+)。

辅助检查

急诊行双下肢动脉血管超声(2019年10月11日,本院)示:双下肢动脉硬化并股浅动脉粥样斑块形成。

图片

图片

临床诊断

双下肢动脉血栓形成。

治疗方案

患者右下肢动脉血栓形成,建议行溶栓治疗,并告知溶栓治疗的风险性:有可能引起颅内出血及其他部位出血、有可能引起溶栓后阻塞血管仍未通,并可能危及生命,家属表示谅解、后果自负,同意溶栓治疗,立即予以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酶原10mg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专路静脉泵入1小时。

住院期间的溶栓治疗:于10月12日予以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酶原20mg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专路静脉泵入1小时;10月13日予以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酶原20mg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专路静脉泵入1小时。

出院情况

患者自述双下肢疼痛症状较前明显减轻,皮肤温暖,主动活动可,余未诉明显不适,临床好转后出院。

作者:DrKing道金医学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JAMA子刊:血栓切除术前静脉溶栓治疗时间与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功能预后

在具备血栓切除术能力的卒中中心就诊的患者中,IVT 加血栓切除术与单纯血栓切除术的获益与时间有关

左上肢肿胀动脉内大量血栓,尿激酶原静脉滴注后血栓消失!

81 岁男性因左上肢胀痛等症状入院,诊断为左上肢动脉血栓,经溶栓等治疗后好转出院,回访肢体功能正常,为救治此类患者提供经验。

NEJM:中风治疗新选择!改善患者功能结局,或优于标准治疗

研究证实与标准治疗药物相比,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后4.5小时内,给予瑞替普酶治疗可能会有助于功能恢复。

下肢深静脉血栓,静脉滴注尿激酶原化解

69 岁女性因左下肢肿胀疼痛 3 天就诊,诊断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多种疾病。经溶栓、抗凝等治疗后好转出院。

下肢深静脉血栓尿激酶原溶栓治疗

57 岁女性突发右下肢疼痛等症状,经检查考虑下肢血栓,给予溶栓等治疗,后修正诊断,介绍病情及治疗过程与辅助检查结果。

传统方法依然有力量——阿替普酶成功溶栓治疗发病2小时广泛前壁心梗1例

57 岁男性急性心肌梗死,因拒 PCI 行溶栓治疗成功后仍多支血管病变,调整用药,强调溶栓价值及提示预后不良和检查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