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ccine:手足口病双价疫苗研究取得新突破

2014-05-04 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手足口病产生于20世纪中期,已成为一种广泛流行于婴幼儿的传染性疾病。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以及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而导致死亡。近几年,疫情在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先后爆发,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隐患,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开发手足口病预防性疫苗也成为疫苗研究领域的一个重点。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临床诊断和流行病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的

手足口病产生于20世纪中期,已成为一种广泛流行于婴幼儿的传染性疾病。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以及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而导致死亡。近几年,疫情在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先后爆发,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隐患,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开发手足口病预防性疫苗也成为疫苗研究领域的一个重点。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临床诊断和流行病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的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A16)的感染引起。因此,开发能够同时预防EV71和CA16感染的双价疫苗是防控手足口病的重要手段。

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蔡一村博士在研究员黄忠的指导下,开展了抗EV71和CA16双价疫苗的研发工作。研究人员制备了基于灭活病毒的单价EV71疫苗、单价CA16疫苗和包含以上两种抗原的双价疫苗,并在小鼠模型上评价单、双价疫苗的免疫原性和抗病毒效果。结果显示,单价疫苗所诱导产生的抗体只能够抵抗同型病毒的体外和体内感染,而对于异型病毒没有保护效果;双价疫苗免疫小鼠血清在体外可以有效中和EV71和CA16两种病毒,并且保护小鼠免于致死剂量的EV71或CA16病毒攻击。研究表明,实验性双价疫苗中的EV71和CA16抗原间不存在免疫竞争和拮抗,能够在动物体内平衡地诱发针对EV71和CA16的有效免疫保护反应。

相关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刊物Vaccine

此项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上海市生物医药领域科技支撑计划和巴斯德健康研究基金会的经费支持。

原始出处:


Cai Y1, Ku Z1, Liu Q1, Leng Q1, Huang Z2.A combination vaccine comprising of inactivated enterovirus 71 and coxsackievirus A16 elicits balanced protective immunity against both viruses.Vaccine. 2014 May 1;32(21):2406-12. doi: 10.1016/j.vaccine.2014.03.012. Epub 2014 Mar 18.


作者: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1. 2015-12-07 飘羽飞鱼

    为什么有人评论垃圾 却不留下评论意见呢

    0

  2. 2015-03-01 kalseyzl

相关资讯

北京将进入手足口病发病高峰期 需加强防护

  记者从北京市疾控中心了解到,当前北京市手足口病发病例数逐渐增多,即将进入发病高峰期,希望家长对手足口病更加关注,做好孩子的防护工作。  北京市疾控中心通报,2013年4月22日至5月5日,连续两周,北京分别报告手足口病687例、759例。北京市疾控中心表示,手足口病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5岁以下儿童是易患病群体,以手足口部皮疹和口腔溃疡为特征,部分患者伴有低热。多数手足口病病例病情均较轻微,但极

Lancet:手足口病EV71型疫苗安全有效

  中国学者的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Ⅲ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手足口病(HFMD)重症病例多由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引起,病情凶险且病死率高;而EV71灭活疫苗对HFMD有效。相关论文2013年5月29日在线发表于《The Lancet 》 杂志。   该研究从中国4个中心纳入6-35月龄健康儿童10245名,随机分为两组,在0和28天分别接种疫苗(n=51

温州又一幼儿园幼儿大面积发烧 已确诊3例手足口病

  中新网温州6月6日电(记者 徐乐静 实习生 邵思翊)日前,浙江温州文成县百丈漈镇幼儿园因教室通风不畅,导致班级大面积幼儿高烧。6日,记者获悉,温州鹿城区吉的堡幼儿园幼2班又出现部分幼儿发烧。鹿城区疾控中心向记者确认,该幼儿园幼儿发烧的原因是个别学生感染了手足口病,目前已经确诊3例。疾控中心已要求该班级于6月3日起停课10天,幼儿园做好晨检、消毒工作。   4日,浙江温州鹿城区吉的堡幼儿园幼2

PLoS ONE:手足口病病毒EV71 C4亚型基因工程疫苗初步研制成功

近日,国际学术刊物PLoS ONE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黄忠课题组和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苏志国课题组关于肠道病毒71型基因工程疫苗的合作研究成果。 手足口病是5岁以下儿童中发生的常见传染病,潜伏期为2至7天,患者的典型症状表现为发热及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部分患者可引起脑干脑炎、肺水肿、心肌炎、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并造成死亡。2012年,我国内地共有2,198,442个报告病例,

NEJM:3期临床试验证实中国手足口病疫苗安全有效

肠道病毒71型(EV71)是引发手足口病或咽峡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2008年EV71病毒在中国流行,共造成49万人感染,126人死亡。这些感染和死亡病例集中在3岁以下的婴幼儿。目前世界上尚无针对EV71病毒的特异性疫苗。 来自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等多家机构的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基于Vero细胞、以氢氧化铝为佐剂的EV71灭活疫苗。1期和2期临

Lancet Infect Dis:中国的手足口病流行情况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型,B组的2、5型,以及肠道病毒71型,均为手足口病较常见的病原体,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