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Med: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院士团队多囊卵巢综合征研究成果

2019-07-23 仰东萍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7月22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IF:30.641)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院士团队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姜长涛研究员团队的合作研究成果。该论文题为“Gut microbiota-bile acid-interleukin 22 axis orchestrates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肠道菌-胆汁酸-IL22轴

7月22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IF:30.641)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院士团队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姜长涛研究员团队的合作研究成果。该论文题为“Gut microbiota-bile acid-interleukin 22 axis orchestrates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肠道菌-胆汁酸-IL22轴调控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是一种临床表现高度异质性的内分泌代谢紊乱症候群,是育龄妇女无排卵性不孕最主要的原因,以高雄激素、排卵异常和卵巢多囊样改变为特征,常伴发胰岛素抵抗。其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缺乏病因学治疗手段。此研究成果是从临床问题出发,揭示了肠道菌群紊乱作为重要危险因素,促发PCOS的新机制。

研究人员发现PCOS患者肠道普通拟杆菌(B.vulgatus)丰度的显著升高,是导致其肠道菌群异常的首要因素。肠道菌代谢产物胆汁酸甘氨脱氧胆酸(GDCA)与牛磺熊去氧胆酸(TUDCA)的水平明显降低,并与B.vulgatus丰度呈负相关关系。PCOS患者的肠道菌移植或者给予B.vulgatus菌种重塑小鼠肠道菌群后,呈现PCOS样表型,且伴随着肠道免疫因子IL-22的水平下降。给予PCOS样小鼠胆汁酸GDCA或IL-22治疗后,可显著改善激素异常、动情周期紊乱、卵巢多囊样变、生育力下降与胰岛素抵抗。

机制研究揭示,胆汁酸通过激活肠道3型固有淋巴细胞(ILC3)的GATA3通路刺激IL-22分泌,进一步促进白色脂肪棕色化以及抑制卵巢局部炎症,进而改善PCOS样表型。



图 肠道菌群-胆汁酸-IL-22调控PCOS新机制模式图

该研究以肠道菌代谢产物调控机体肠道免疫的机制研究为切入点,深入探讨肠道菌—胆汁酸—IL22轴在PCOS发病中的关键作用。阐明了肠道菌与胆汁酸调控肠道ILC3细胞分泌IL-22的新机制,为防治PCOS提供了新视角。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齐新宇博士、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云楚宇博士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庞艳莉副研究员、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姜长涛研究员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院士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十三五计划、北京大学临床+X等基金资助。

原始出处:
Xinyu Qi, Chuyu Yun, Lulu Sun, et al. Gut microbiota–bile acid–interleukin-22 axis orchestrates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Nature Medicine. July 2019.

作者:仰东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8)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罗元恺教授诊治多囊卵巢综合征临证经验

罗元恺教授主编的《实用中医妇科学》首次把多囊性卵巢综合征(PCOS)作为妇科杂病章之一节,确定了此病在中医妇科疾病中的重要性。当时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主要根据月经稀发、闭经或不规则阴道流血,不孕,并可伴有多毛,体重增加等表现,检查指标以LH/FSH比值大于3,高雄激素为特征,影像指标为双侧卵巢增大。罗老认为其中医病机主要是肾、肝、脾三脏失调,病因有禀赋不足、情志不畅、饮食偏嗜等,导致肾虚、痰

JCEM:辅酶Q10和/或维生素E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激素和代谢的影响

总之,PCOS女性联合或不联合维生素E补充CoQ10对血清FBS和胰岛素水平以及HOMA-IR和总睾酮水平具有有益的作用。然而,只有联合补充能够影响SHBG的浓度。

Clin Endocrinol:4个关键变量预测多囊卵巢综合征能力更佳

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包含游离雄激素指数、抗苗勒氏激素(AMH)水平、腰围和17-羟孕酮水平这4个临床变量的新的风险评分预测女性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能力最佳。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国诊疗指南解读

2018 年1 月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内分泌学组组织国内相关专家结合循证医学证据、我国人群特点( 高雄激素表型较轻、体质量指数较低、合并代谢综合征比率高、高雄激素血症者代谢问题更加突出) 及临床诊疗经验制定中国诊疗指南,本文拟结合相关文献、近年来国际指南共识,解读PCOS 中国诊疗指南。

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的四个主流方案,你get了吗?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妇科内分泌临床常见的疾病,在我国有着庞大的患者群。PCOS临床表现呈异质性,不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殖功能,而且雌激素依赖性肿瘤如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增加,相关的代谢失调包括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糖代谢异常、脂代谢异常、心血管疾病风险也增加。

生酮饮食干预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国专家共识(2018年版)

多囊卵巢综合征( 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 是中国育龄妇女的常见疾病,具有发病率高、高雄激素血症患者比例高、继发代谢综合征比率高和重视程度低的“三高一低”特征。生活方式干预是PCOS 患者首选的基础治疗,但是传统的膳食干预和运动强化方式减肥效果并不理想。生酮饮食作为一种较为高效的体质量管理方式,在PCOS 的临床应用中具有较为广阔的前景。本共识由妇科专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