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ke: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额叶激活增强

2016-10-04 xing.T MedSci原创

该研究已经证实在执行任务过程中为取得好的表现,前扣带回和前基底区域激活更加明显,前扣带回激活程度与认知(蒙特利尔认知评价)评分呈负相关。

神经认知功能缺陷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很是常见,即使在那些预后较好而且没有结构性病变患者中也较为普遍。近日,卒中领域权威杂志《Stroke》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旨在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神经生理基础。

在研究中,研究者纳入了13例单纯栓塞治疗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以及13例匹配的对照者,所有研究对象在神经心理学测试之前均进行头颅核磁扫描。静息状态下,头颅核磁扫描采用151通道进行数据采集,另外,进行2个认知功能检查(go-no-go任务和定式转换任务),从治疗到测试的平均时间为18.8个月。

通过抑制性认知任务(go-no-go任务),研究者发现患者右侧前扣带回和额下回明显激活,而通过认知定势转移任务(心理灵活性)发现,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双侧前扣带回皮层和右侧额内侧回也明显激活,两组间激活的时间也有明显不同。在静息状态下,前扣带回的β带连接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得分呈负相关(左:r =−0.56;P<0.01;右:r =−0.55;P<0.01)。这一区域的高连通性与较差的认知测试表现相关。

该研究已经证实在执行任务过程中为取得好的表现,前扣带回和前基底区域激活更加明显,前扣带回激活程度与认知(蒙特利尔认知评价)评分呈负相关。

原始出处:

Leodante da Costa, et al. Increased Frontal Lobe Activation After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troke. 2016.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xing.T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1. 2016-10-05 1e0d99ddm02(暂无匿称)

    脑肿瘤是引起脑出血一大因素!

    0

  2. 2016-10-04 医路开来

    很不错的文章,

    0

  3. 2016-10-04 医路开来

    谢谢分享,。

    0

相关资讯

Stroke: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存在超额死亡率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具有非常高的病死率以及降低患者寿命,但与aSAH相关长期幸存患者数据非常缺乏。本文研究人员旨在评估aSAH事件发生后的长期超额死亡率和相关风险因素。 方法:这项顾性随访研究在1980-2007年间在赫尔辛基神经外科进行。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收纳了aSAH幸存≥1年的患者3078例,随访开始于aSAH后1年并随访至患者死亡或2012年底。使用相匹配的普通人群对死

Stroke:早期镁治疗对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没有明显效果(荟萃分析)

迟发性脑缺血(DCI)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预后不良的一个重要原因。症状发作后<4天开始镁治疗的试验发现对于SAH预后不良或DCI没有影响。更早期的治疗可能会更有效,但个别试验没有足够的力量进行这样的亚组分析。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个别患者数据的荟萃分析,以研究是否SAH后24小时内不同的时间内给予镁治疗是有效的。患者根据症状发作和研究药物的开始之间进行分类:<6,6至12,

Stroke:高血压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的影响

诱发高血压对于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的假设的作用只是基于没有对照的病例基础上的。研究人员在一项随机临床试验中评估了诱发高血压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迟发性脑缺血的脑血流(CBF)的影响。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迟发性脑缺血发作时被随机分为诱发或无诱发高血压(对照组)。 CBF评估,双盲治疗分配,迟发性脑缺血发作和研究治疗后24至36小时CT灌注在标准化的预先限定的区域进行

Stroke: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使用大麻脑血管风险增加

目前对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使用大麻事件,以及其对于发病率,死亡率和结果的影响都是未知的。该研究的目的是评估aSAH患者使用大麻和结果之间的关系。2010年和2015年之间,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对aSAH连续收治病人的记录进行了审查。尿液药物筛选为阴性的aSAH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结果与大麻阳性(CB+)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回归分析用于评估关联性。该研究组共包括108例患者;

Am J Emerg Med:入院乳酸水平可能预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率

背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出血性脑卒中的最具破坏性的形式。主要根据初步临床表现预测死亡的发生。初始血清乳酸水平已被证明可以预测死亡和疾病的严重程度。初始血清乳酸可能是一个客观的预测因子或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一个大型学术中心超过42个月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收集的数据包括人口统计数据,临床数据,血清和临床预后数据。在基线时收集流行病学资料,并对住院病人进行随访。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