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JM社论:心脏骤停时持续胸外按压OR间歇按压?

2015-11-22 医学论坛网 医学论坛网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9日在线发表的一项大型随机对照研究(ROC)显示,在对心脏骤停患者进行心肺复苏过程中,持续胸外按压相较间歇性胸外按压并没有给患者带来额外获益。在NEJM同期社论中,作者Rudolph W. Koster认为,若新近发表的2015美国心脏协会(AHA)心肺复苏指南纳入这一研究结果,指南委员会或将保留之前因通气而进行间歇性胸外按压的推荐,并可能将这一推荐等级上升至IIa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9日在线发表的一项大型随机对照研究(ROC)显示,在对心脏骤停患者进行心肺复苏过程中,持续胸外按压相较间歇性胸外按压并没有给患者带来额外获益。

在NEJM同期社论中,作者Rudolph W. Koster认为,若新近发表的2015美国心脏协会(AHA)心肺复苏指南纳入这一研究结果,指南委员会或将保留之前因通气而进行间歇性胸外按压的推荐,并可能将这一推荐等级上升至IIa级推荐。

2015年AHA新近发表的心肺复苏指南纳入了一IIb级新推荐,即EMS在启动心肺复苏时,在患者被动给氧情况下,前3个200次持续的胸外按压是合理的。但在同期发布的欧洲心肺复苏理事会(ERC)心肺复苏指南中,并没有作出这一推荐。

AHA所作出的上述推荐是基于下列一项大型研究及其类似的研究结果。持续胸外按压的潜在益处已在历史对照性观察研究中获得检验。在其中一项最大型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同时采用了一些诸如“护理包”(bundle of care)的急救措施。

在3个200次的胸外按压中,胸外按压仅在心律分析和除颤时中断。此外,这一护理包还包括单次电击除颤方案(此前允许3次电击),以及在3个200次胸外按压时,心律、脉搏检查,延迟插入先进气道设备及在被动给氧代替正压通气达6分钟的情况下,均不中断胸外按压。

研究人员发现,实施上述护理包使得患者至出院时生存率从1.8%显著提高至5.4%;而在那些见过有心脏骤停和室颤的患者中,这一比例则从4.7%提升到了17.6%。

相关动物实验、回顾性队列研究及美国亚利桑那州全州前瞻性研究均显示,持续胸外按压可能提高患者生存率。Koster同时指出,开展心脏骤停患者的随机试验很困难,而且所需要的大量资源难于获得。

那么,为何ROC研究与此前所显示的持续胸外按压能带来明显生存获益的观察性研究结果截然相反?Koster认为:首先,在“护理包”研究中,其他措施而非持续胸外按压可能是导致生存率提高的改变因素。

其次,在ROC研究中,对照组的平均胸外按压分数已经高达0.77,相较干预组中0.83的胸外按压分数并未低多少,两者均远高于AHA和ERC心肺复苏指南所推荐的胸外按压分数高于0.60的目标值,已知胸外按压是间歇性胸外按压的重要指标;再次,因通气间歇胸外按压可能并没有当前所认为的那么重要,对生存率起着那么大的决定作用。

“当然,随机试验是研究因果关系的最佳工具。” Koster写道。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1. 2015-12-03 lisa446
  2. 2015-11-28 星海孤魂

    持续

    0

  3. 2015-11-24 owlhealth

    持续按压

    0

  4. 2015-11-23 鲜花飞鸟

    我觉得还是持续按压的好,虽然对身体的损伤会更多一些

    0

相关资讯

心肺复苏“黄金4分钟” 半数患者可能被救活

心脏急救中最严重的情况是心脏骤停,即心脏射血功能突然终止,导致重要器官严重缺血、缺氧,如果不及时干预,将导致生命终止。这种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医学上又称猝死。中国心脏猝死的总人数每年达到54万,居全球之首,每天约有1500人死于心脏骤停,而60%以上都发生在院外。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4分钟内进行复苏者可能有半数患者被救活,又称“黄金4分钟”。 20

庆祝股市苏醒:心肺复苏救命史

接连不断的抢救之后,股市终于苏醒了。今天,咱们就来扯扯“心肺复苏”(CPR)这救命技术的历史。 一、历史 (一)那些古老的救命办法 越是了解古代的救命术,你就越是会庆幸生活在现代。古代人经常采取吼叫、撕咬、鞭打甚至烫烙等“技术”烙救人。很显然,这些技术只不过是能够判断一下人是神志情况,根本起不到心肺复苏的作用。 18世纪,还有一种广泛使用的救命技术:将烟草吹入直肠的“烟

动图:胸外心脏按压时 患者体内发生了什么?

  心肺复苏术,包括给患者胸外按压、人工呼吸、通气给氧,必要的时候进行心脏除颤,是处理心脏停搏急症必备技能。 徒手胸外心脏按压很关键。跪在病人任何一侧均可,先选择按压部位,是两乳头水平连接线的正中间。然后一手手掌根部放在两乳头连线中点,双手掌根同向重叠,十指相扣,掌心翘起,手指离开胸壁,双臂伸直,上半身前倾,以髋关节为支点,垂直向下、用力、有节奏地按压,注意按压深度至少5cm

ESC2015:心脏骤停应至少接受35分钟专业心肺复苏

2015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2015)专题报道 时间就是生命,对于一个心脏骤停者,到底应该进行多长时间心肺复苏,难道复苏时间越长转归越好?日本金泽大学急诊和重症医学部的Yoshikazu Goto教授在17000余患者中进行的研究表明,那些存活并且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的心脏骤停患者,多在接受心肺复苏35分钟内恢复自主循环(图1)。

pediatrics:节拍器能否让胸外按压更带感

在对危机患者进行心肺复苏(CRP)的时候,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个感受:按压一会儿之后就会找不准按压的节奏了,这可能是因为疲劳了。近期有一项关于CRP的模拟研究。探究研究对象对小儿模型行CRP时,使用语音节拍器能否改善操作者胸外按压的频率和深度,使其更合适更标准。该研究是一项前瞻性、模仿、交叉、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对象包括儿科住院医师、同事、护士、医学生。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位研究对象均行两轮2min胸

2015版美国心肺复苏指南十大更新(附指南全文下载)

美国心脏协会(AHA)今日在网站上公布了2015版心肺复苏指南(https://eccguidelines.heart.org),以下为该指南的10大更新要点: 1、首次规定按压深度的上限:在胸外按压时,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但应避免超过6厘米。 旧指南仅仅规定了按压深度不低于5厘米。新指南认为,按压深度不应超过6厘米,超过此深度可能会出现并发症,但指南也指出,大多数胸外按压不是过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