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od: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tonic BCR信号通路。

2017-06-24 qinqiyun MedSci原创

生发中心亚型(GCB)是具有生发中心B细胞基因表达的DLBCL的一个独特的亚型,其通过CD79A、Y188来利用tonic BCR信号通路。PTEN蛋白表达和BCR密度决定了tonic BCR信号通路对GCB-DLBCL中AKT活性的影响。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一种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大约占30-40%,好发于中老年人。

CRISPR/Case9是细菌和古细菌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适应性免疫防御。CRISPR/Case9技术可用于在细胞系中进行基因敲除,后发展为可用于定点构建基因敲除实验鼠模型。

近期《Blood》发表了一篇关于利用CRISPR/Case9技术来探索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系中的B细胞受体(BCR)信号通路的文章。

生发中心亚型(GCB)是具有生发中心B细胞基因表达的DLBCL的一个独特的亚型,其通过CD79A、Y188来利用tonic BCR信号通路。PTEN蛋白表达和BCR密度决定了tonic BCR信号通路对GCB-DLBCL中AKT活性的影响。

用三种方法改变了BCR基因,但未影响细胞表面BCR的水平,表明BCR信号在B细胞生发中心(GCB)中对依鲁替尼所介导的BTK抑制不敏感的亚型和活化的B细胞(ABC)之间是不同的。改变BCR的抗原结合区域对GCB内的DLBCL细胞系的BCR信号没有影响,表明该细胞亚型是利用tonic BCR信号通路。相反的,在CD79A的免疫受体酪氨酸相关激活性基序的Y188F突变会抑制GCB-DLBCL细胞系的tonic BCR信号通路,但不影响BCR交联后的Ca2+流动,或者其他方式介导的ABC-DLBCL细胞系的增殖。CD79A-GEP结合表现为BCR聚集或弥散性分布,而在ABC和GCB亚型中相反。Tonic BCR信号通路主要是激活AKT,来保护敲除BCR或tonic BCR信号通路的两个中间分子(SYK和CD19)的GCB-DLBCL细胞系。通过敲除BCR后的效应可以发现,tonic BCR信号通路对GCB-DLBCL细胞系的增殖和大小的重要性是高度可变的;与之相反,敲除pan-AKT均是有害的。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是,敲除BCR会导致AKT活化改变,而AKT活化与细胞增殖和细胞表面的BCR密度相关。此外,PTEN蛋白表达和细胞表面的BCR密度会影响临床上抑制DLBCL的tonic BCR信号通路的治疗效果。

原始出处:
Ondrej Havranek,Jingda Xu,Stefan Kohrer,et al.Tonic B-cell receptor signaling in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Blood 2017. https://doi.org/10.1182/blood-2016-10-747303 .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qinqiyun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ASCO 2013:新型生物标记物可用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分子分型及预后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是最常见的一类淋巴瘤,约占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0% - 40%。DLBCL在形态学特征、细胞遗传学、临床表现及预后上都表现出高度的异质性。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杜祥教授通过基因表达谱研究发现,根据肿瘤细胞起源,可将DLBCL分为生发中心起源B细胞亚型(GCB型)和非生发中心起源B细胞亚型(non-GC

Nat Genet:我国学者发现非霍奇金淋巴瘤新靶点

       近日来自中山大学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新加坡基因组研究所等10多家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鉴别出中国汉族人群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个全新易感位点。相关论文于6月9日在线发表在国际顶级专业期刊《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杂志上。  

JNCI: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幸存者的身体成分变化研究

身体成分变化与长期的健康结果息息相关。我们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幸存者进行了研究,评估这些辛存者身体成分的纵向变化情况,识别与肌肉减少和内脏肥胖相关的临床因素。 这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了使用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强的松、伴或不伴利妥昔单抗治疗的DLBCL幸存者,所有患者来自美国的退伍军人。通过CT评估患者的肌肉、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面积。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和logistic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