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精神药理学大会ICP2023|结构MRI研究提示早发性精分患者及难治性精分患者的脑结构变化

2023-10-31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大脑结构的改变可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及严重程度有密切的关系。

第14届国际精神药理学大会暨国际儿童青少年精神药理学研讨会(ICP 2023)于2023年10月22-25日在土耳其安塔利亚举行。在为期四天的大会上,来自全球各地的精神病学及精神药理学研究人员提供了精神药理学以及其他临床实践领域的最新信息和最新的突出突破,并以互动的方式分享治疗耐药病例的最新趋势,为临床医生面临的当代挑战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同时回顾基础科学、生物精神病学、神经科学和精神科神经影像学的最新发展。此外,研究人员通过对诊断方法、心理疗法和其他非药物疗法及其管理标准和指南的全面讨论,以最新的临床研究为支撑,为精神病治疗的综合方法做出贡献。

人类大脑的大脑皮层具有复杂的形态排列,包括折叠或光滑的皮层表面。这些结构特征,被称为皮质沟回,是由一个称为脑回指数(GI)的度量来识别的。在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个体中,不同皮质区域的脑回增加,被认为反映了早期神经发育的差异。然而,尚不清楚早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否在疾病的早期阶段表现出类似的改变。为此,在本次大会上,来自土耳其的学者Yesim Saglam Oz分享了用结构MRI技术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GI改变。

本研究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检查早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样本(20例患者,10例男性,10例女性)和对照组健康个体(20例参与者,10例男性,10例女性)的脑沟回情况。每个参与者获得高分辨率t1加权磁共振图像,并使用CAT12软件计算整个皮层的指数。按照Desikan-Killiany图谱的规定,计算两个大脑半球中每个感兴趣区域的旋转值。进行组间比较,以评估两组间旋转的差异。经Holm-Bonferroni校正,p < 0.05有统计学意义。

经Holm-Bonferroni校正后,左半球脑岛GI增加,阈值p <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显示,在诊断为早发性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到左侧岛叶皮层明显更高的GI指数。这些发现与对成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研究结果一致。为此,研究人员指出这一发现在早发性和成年性精神分裂症中都有体现,可能被认为是精神分裂症易感性的指示。

同样的,来自Göztepe Süleyman Yalçın医院的学者也在大会中分享了一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脑透明隔的变化。透明隔是两侧侧脑室中间的间隔,由两层垂直分割的薄板组成。在胎儿四个月时原始透明隔内形成一个中缝,然后发展为分离的两个小叶,两小叶之间的间隙即透明隔腔(CSP)。有研究表明,CSP增大(>mm)可能与精神障碍有关。此外,有报道称,宽CSP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高于正常宽度CSP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本病例中,研究人员对一名24岁的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进行了检查,该患者有顽固性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和颅磁共振成像(MRI)结果。

这是一位24岁的女性,她向医生报告被男人跟踪,听到他们之间说话的声音,对这些声音做出回应,并对他们感到愤怒。患者接受奥氮平20 mg/天治疗约1年,现住院接受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在她的精神状态检查中,她的语言交流有限,避免眼神交流,第三人称幻听和迫害妄想。她缺乏洞察力。行MRI和脑电图检查。MRI上可见一11x15x38 mm的膜隔腔。脑电图未见病理改变。最终,病人被诊断患有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分在住院和出院后随访期间均未显示出足够的改善,诊断为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因此,她的治疗改为氯氮平。

研究人员指出,CSP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发生率较高,且其维度与精神症状的严重程度相关。为此,两项研究共同提示,大脑结构的改变可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及严重程度有密切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Altered Cortical Gyrification in Early Onset Schizophrenia: A Structural MRI Study;

2.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vum Septum Pellucidum and Treatment-Resistant Schizophrenia: A Case Report.

https://www.psychopharmacology2023.org/?p=home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2023-11-03 1dea4a7em68(暂无匿称)

    谢谢分享

    0

相关资讯

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的鉴别比较

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的鉴别比较

Biological Psychiatry: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的相关遗传学和脑环路

SCZ和BD的多个基因与正常个体的脑环路变化有关。

精神分裂症中的雌激素:进展、当前挑战和机遇

本文回顾了精神分裂症中雌激素的研究现状。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激越:起源和循证治疗

本文对近年来精神分裂症患者激越相关的生物医学文献进行了综述。

Psychiatry Research:帕潘立酮棕榈酸酯对初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脑形态的影响

与口服抗精神病药物相比,长效注射型抗精神病药物可能更有效地保护皮层内髓鞘,从而减缓初发精神分裂症的进展。

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用磁共振光谱在精神分裂症中测量脑谷胱甘肽

在未来研究中标准化MRS获取方法可能有助于解决谷胱甘肽水平的差异。

拓展阅读

柳叶刀子刊:难治性精神分裂症阳性和阴性症状哪种干预效果最好?

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减轻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整体症状,其他的干预手段如虚拟现实干预、综合干预、音乐干预等干预方式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积极结果,但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Lancet Psychiatry: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心理和社会心理干预的系统评价和网络Meta分析

CBTp可以有效减少TRS患者的总体症状,因此临床医生应优先考虑这一干预措施。其他如虚拟现实干预和综合干预也显示了潜力,但需要进一步研究以验证其效果。

Psychiatry Res: 一种针对早期精神病的数字健康干预措施(Actissist)的效果

基于CBT的Actissist应用程序在改善精神病症状方面并不比症状监测应用程序ClinTouch更有效

每月1次!第二代长效针剂“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可降低精神分裂症的复发和再住院

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是每月给药一次的长效针剂,其活性成分帕利哌酮是该疾病治疗的一线用药,具有良好的改善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阴性症状、情感症状和认知功能的作用。

Nat Commun:全转录组关联分析揭示人类DNA中的“化石病毒”为重大精神疾病的新风险因素

该研究使用TWAS方法对五种主要精神疾病进行逆转录组推断,利用了从大量人群样本中获得的RNA测序和基因数据。

解锁认知之门:精神分裂症认知障碍最新研究进展

医学界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理解正在不断进步,这对于疾病的早期识别、治疗和患者的全面康复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