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Periodontol:对吸烟者、吸电子香烟者和不吸烟者的牙周指标及自感口腔症状调查比较:一项试验性研究

2017-06-24 lishiting MedSci原创

到目前为止,还未有报道对吸烟者(组1)、吸电子香烟者(组2)和不吸烟者(组3)的牙周指标及自感口腔症状(OS)进行对比研究。这篇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评估比较吸烟者、吸电子香烟者和不吸烟者的牙周指标及自感OS差异。

到目前为止,还未有报道对吸烟者(组1)、吸电子香烟者(组2)和不吸烟者(组3)的牙周指标及自感口腔症状(OS)进行对比研究。这篇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评估比较吸烟者、吸电子香烟者和不吸烟者的牙周指标及自感OS差异。

研究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人口数据、自感OS和吸食吸香烟/电子香烟的每日频率及持续时间进行采集。临床检查全口牙齿的菌斑指数(PI)、探诊出血(BOP)、探诊深度 (PD)≥4mm和临床附着丧失 (AL) 情况,并通过数字X摄影照像术检查边缘骨丧失情改变(MBL)。同时也记录缺失牙齿数(MT)。计算OS比值比,通过方差分析和Bonferroni Post hoc检验对牙周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被认为是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

结果显示,共有94名男性受试者参与此项调查研究(组1, 2和3分别为33, 31和30人)。组1和组2的受试者PI (P<0.01)和PD≥4mm (P<0.01)要明显高于组3。组3受试者BOP要明显高于组1和组2(P<0.01)。各组在MT数量、临床AL和MBL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另外,组1受试者牙龈疼痛的出现率要明显多于组2和组3(P<0.01)。

结论:研究表明,吸烟者的牙周炎症和自感口腔症状要比吸电子香烟者和不吸烟者差。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lishiti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4)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J Dent Res:孕期女性吸烟与后代牙齿发育不全之间的联系

到目前为止,我们对牙齿发育不全的环境风险因素所知甚少。这篇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调查普通环境风险因素与牙齿发育不全之间的联系,例如:怀孕期间女性吸烟、饮酒和咖啡因摄入。

Lancet Global Health:吸烟更易令艾滋病毒感染者送命

约克大学一项最新的研究揭示,艾滋病毒感染的患者由于吸烟而死亡的可能性比病毒感染本身造成死亡的可能性高出1倍还多。这项研究成果发表于《柳叶刀全球健康》期刊杂志上,研究显示出相对于艾滋病毒阴性者,吸烟在确诊为艾滋病毒感染的人群中更常见。来自约克大学医疗服务学院的Noreen Mdege博士在一则新闻稿中说:“在高收入群体中,相同年龄和性别的HIV阳性个体与HIV阴性个体比较,HIV阳性人群的吸

Circ Cardiovasc Imaging:吸烟诱导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罪魁祸首—可替宁

吸烟是老年性黄斑变性(AMD)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AMD的主要病理改变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的进行性变性。尼古丁是香烟烟雾中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可替宁是尼古丁在人体内进行初级代谢后的主要产物--烟草中的尼古丁在体内经细胞色素氧化酶2A6(CYP2A6)代谢后的产物,主要存在于血液中,随着代谢过程从尿液排出。具有半衰期长,在体液和组织细胞中浓度较高的特点。

Chest:定量CT测量吸烟者的支气管扩张情况

背景:COPD吸烟者支气管扩张频繁;然而,对这一过程的客观评估数据只有却很有限。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就是评估支气管血管形态,计算支气管腔和相邻动脉直径(BA ratio)的比例,并确定能够区分支气管扩张的测量结果。

PNAS:科学家绘制出吸烟导致DNA受损的图谱 引起癌症出现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高解析度的方法绘制出了吸烟导致的DNA受损。这项技术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吸烟带来的风险,以及它是如何导致癌症的出现,以及为什么烟民更容易患癌症,甚至是这些癌症如何被预防。这项研究已发表在近日的《PNAS》上。

Chest:慢性咳嗽的危险因素研究

以往的报道还没有系统地描述过在一般人群中慢性咳嗽的危险因素。最近研究者使用哥本哈根普通人群研究的14669例个体的数据,分别在个体层面和社区层面上对慢性咳嗽危险因素进行了识别和分级。并将结果发表在医学知名期刊Chest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