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Neurosurg:尿激酶对治疗脑出血可能有特殊作用

2016-07-17 MedSci MedSci原创

西南医院神经外科团队经过多年科研终于证实,尿激酶在治疗脑出血中具有特殊作用。此项科研成果已在国际权威期刊《神经外科杂志》上刊载。目前,在微创治疗脑出血手术中,最常用的纤溶药物是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它可使脑内淤血形成的“血块”很快消融,以便医生将其尽快清除干净。但它价格较昂贵,不仅给患者带来较大经济压力,并有研究证明tPA可能引起迟发脑水肿以及神经损伤。尿激酶项目研究负责人、973计划首席

西南医院神经外科团队经过多年科研终于证实,尿激酶在治疗脑出血中具有特殊作用。此项科研成果已在国际权威期刊《神经外科杂志》上刊载。

目前,在微创治疗脑出血手术中,最常用的纤溶药物是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它可使脑内淤血形成的“血块”很快消融,以便医生将其尽快清除干净。但它价格较昂贵,不仅给患者带来较大经济压力,并有研究证明tPA可能引起迟发脑水肿以及神经损伤。

尿激酶项目研究负责人、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冯华及其团队在一次学术交流和查阅资料中偶然发现,有个别小型医院和临床研究中心有过在微创手术联合纤溶清除脑出血中使用尿激酶的记录,但是缺少相关数据支撑。据冯华介绍,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物(uPA)作为一种常用药物,国内已经使用多年,主要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溶栓治疗,包括急性广泛性肺栓塞、心肌梗死等,但没有作为主要纤溶药物在微创手术中应用。

课题组意识到,尿激酶可能会更好地围绕如何在微创手术中减小脑内血肿体积,保护脑神经组织。根据这一思路,冯华及其团队进行了两年多的具体研究。

“在研究中,我们采用经典的‘脑内自体血注射法’模拟人体脑出血,分别将uPA和tPA作为微创手术纤溶药物来清除脑内血肿。”冯华说,结果显示uPA和tPA注射均有效地减小了脑内血肿体积,但uPA更好地减轻了血肿周围脑水肿,且保护了血脑屏障紧密连接蛋白和脑内神经功能,进而提升手术成功率。

冯华说,他们的课题组下一步将进行大动物试验模型和开展临床试验研究,以进一步验证uPA在脑出血救治中该成果的安全性、有效性,该发现有望为神经外科专家治疗脑出血等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原始出处:

Tan Q, Chen Q, Niu Y, Feng Z, Li L, Tao Y, Tang J, Yang L, Guo J, Feng H, Zhu G, Chen Z. Urokinase, a promising candidate for fibrinolytic therapy for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J Neurosurg. 2016 Apr 22:1-10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1. 2016-08-05 玥月

    经常使用于脑室外引流术后脑室内血肿引流,便宜,效果不错。

    0

  2. 2016-07-19 lsndxfj
  3. 2016-07-19 redcrab
  4. 2016-07-18 qq03f03582

    尿激酶是人体新鲜尿液提取的哪种吗?

    0

相关资讯

J Cell Sci:蛋白激酶通过尿激酶促进前列腺癌侵袭转移

蛋白激酶D3(PKD3)虽然已被证明有助于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和生存,但其在前列腺癌细胞运动中的作用仍不清楚。 近日,一项刊登在J Cell Sci杂志上的研究表明PKD2和PKD3激活核因子-κB(NF-κB)信号和促进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uPA)的表达/激活,而后两者对前列腺癌细胞的侵袭是至关重要的。 沉默内源性PKD2或/和 PKD3的表达能显著降低前列腺癌的细胞迁移和侵袭,同时uP

PCI与尿激酶联合应用成功治疗左前降支血栓性病变(图)

PCI与尿激酶联合应用成功治疗左前降支血栓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