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道丨特辑】病理年会干货——肠白塞病(手术标本)的病理特点及其与克罗恩病的鉴别诊断

2024-04-24 衡道病理 衡道病理

肠白塞病与克罗恩病病理鉴别困难,肠白塞病经常具备克罗恩病手术标本的病理特征,如:全壁炎,透壁性淋巴细胞聚集灶,裂隙状溃疡等,故肠白塞病容易误诊为克罗恩病。

2024年3月30日,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第二十九次学术会议暨第十三届病理年会消化病理专场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会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姜支农教授详细讲解了《肠白塞病(手术标本)的病理特点及其与克恩病的鉴别诊断》的内容。本期衡道医学新媒体特邀姜支农教授将会议中的精彩内容分享给大家。

研究概述

肠白塞病(Behcet's disease,BD)与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均为慢性炎症性疾病,病程迁延反复,均可累及多系统,两者在发病人群、消化道受累区域、肠外表现和长期反复的病程等方面具有相似性,但肠BD患者治疗疗效较差一些,且其血管相关疾病以及吻合处溃疡的潜在复发要求积极的治疗和密切监测,因此鉴别肠BD和CD具有重要意义。

肠白塞病与克罗恩病病理鉴别困难,肠白塞病经常具备克罗恩病手术标本的病理特征,如:全壁炎,透壁性淋巴细胞聚集灶,裂隙状溃疡等,故肠白塞病容易误诊为克罗恩病。

病例:一例老年患者部分肠切除标本,难以判断是克罗恩病还是白塞病

图片

左图:裂隙状溃疡;右图:全壁炎+透壁性淋巴细胞聚集灶

对两种疾病的病理鉴别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故我们纳入于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来自36家医院的51例肠BD作为研究对象,并收集同期符合入组标准的200例CD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临床信息和病理资料。部分研究结果供大家参考。

肠白塞病手术标本(回盲部)病理学特点总结

(1)在溃疡底部出现肌层不同程度的破坏消失而代以纤维化;

(2)溃疡表面通常覆盖大量的中性粒细胞渗出物;

(3)溃疡底部纤维肉芽组织内多量的淋巴细胞浸润;

(4)淋巴细胞性静脉炎;

(5)裂隙状溃疡;

(6)溃疡旁肠黏膜内或黏膜下可以见到淋巴细胞聚集;

(7)透壁性淋巴细胞聚集灶;

(8)血管扩张,出血。

图片

溃疡底部出现肌层破坏消失而代以纤维化

图片

左图:肠BD溃疡表面通常覆盖大量的中性粒细胞渗出物;右图:溃疡底部纤维肉芽组织中有多量淋巴细胞浸润

图片

淋巴细胞性静脉炎

图片

裂隙状溃疡

图片

溃疡旁肠黏膜内或黏膜下可以见到淋巴细胞聚集

图片

透壁性淋巴细胞结节状增生

图片

肠白塞表现为明显的血管扩张

白塞病与克罗恩病病理特点的差异

与克罗恩病相比,肠白塞病患者同样可以见到克罗恩病手术标本的重要组织学特征如裂隙状溃疡、透壁性炎,且在两者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在部分肠BD患者中还存在神经增生、幽门腺化生、透壁性淋巴细胞增生、黏膜肌增厚,但这些病理改变在克罗恩病患者中更常见,且程度较重。成片的或多量幽门腺化生主要见于克罗恩病,而白塞病病的幽门腺化生往往是局灶或小片状的。

下面这个病例临床考虑克罗恩病或肠白塞病,鉴别诊断困难,请我们会诊。因为存在全壁炎,溃疡底部出现肌层不同程度的破坏消失而代以纤维化,溃疡表面通常覆盖大量的中性粒细胞渗出物,溃疡底部纤维肉芽组织内多量的淋巴细胞浸润,淋巴细胞性静脉炎(不典型),裂隙状溃疡,溃疡旁肠黏膜内或黏膜下可以见到淋巴细胞聚集,透壁性淋巴细胞聚集灶,我们诊断了白塞病,而不是克罗恩病。

图片

溃疡底部出现肌层破坏消失而代以纤维化

图片

肠BD溃疡表面通常覆盖大量的中性粒细胞渗出物

图片

左图:裂隙状溃疡;右图:溃疡底部纤维肉芽组织中有多量淋巴细胞浸润

 

图片

溃疡旁肠黏膜内或黏膜下可以见到淋巴细胞聚集

图片

透壁性淋巴细胞结节状增生

图片

血管壁水肿

诊断经验总结

如果见到肉芽肿一般考虑克罗恩病(或肠结核等感染性疾病),而缺乏肉芽肿但出现淋巴细胞静脉炎则白塞病可能性更大。

但有时候淋巴细胞静脉炎并不容易判断,部分克罗恩病手术标本缺乏肉芽肿。这时候,患者手术标本中存在以下多项特征更支持肠BD的诊断而非CD:溃疡表面中性粒细胞渗出物厚度≥275μm、溃疡肉芽组织内密集淋巴细胞浸润、溃疡底部固有肌层广泛破坏伴纤维化、溃疡边缘黏膜淋巴组织聚集以及淋巴细胞性静脉炎等。而不具备上述特征或上述病变特征不明显,且具有明显的黏膜肌层增厚黏膜下层闭塞、弥漫成片的幽门腺化生、以及明显的神经增生等特征则支持CD的诊断。

注意点

(1)非回盲部的肠白塞病可能会不具备上述特点(特别是溃疡基底部纤维化这个特点往往缺如),临床符合白塞病的话,病理医生不要轻易否认肠白塞病的诊断(参考下方图片);

(2)回盲部肠白塞病经常有口腔溃疡,但常缺乏其它白塞病的依据(如生殖器溃疡等),10%以上的病例甚至有肛瘘,不要误诊;

(3)肠白塞病在内镜下经常表现为回盲部巨大孤立溃疡;

(4)肠白塞病一般都会有淋巴细胞静脉炎,但有时候静脉炎不典型,看不出来,特别是长期治疗后的病例,不要轻易排除白塞病的诊断。

图片

一例小肠白塞病伴穿孔,缺乏典型病理特征,不要轻易否认白塞病的诊断

作者:衡道病理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Gut:生物制剂和小分子药物在诱导和维持克罗恩病缓解中的疗效

英夫利西单抗5 mg/kg在所有CD患者中诱导临床缓解方面排名第一,而利生奇珠单抗 600 mg在未使用过生物制剂和生物制剂暴露患者中排名第一。

TAG:通过球囊辅助内镜扩张狭窄治疗克罗恩病

使用气囊辅助内镜行内镜下球囊扩张术治疗小肠克罗恩病狭窄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成功率高。单气囊内镜有更高的狭窄初始通过率和扩张后通过率,以及更大的平均扩张直径。

Clin Nutr:替度鲁肽用于克罗恩病术后家庭肠外支持的伴肠衰竭的短肠综合征患者的短期临床评估

在有SBS-IF的CD患者中,TED给药在第8周显著减少PS用量。在无连续性结肠的患者中,在第4周显著减少PS用量。

JCC:内科和外科联合治疗不能改善克罗恩病患者肛周瘘的预后

此研究证实与单独抗TNF治疗相比,联合手术和抗TNF治疗与PFCD结局改善无关。

IBD:皮下注射与静脉注射英夫利昔单抗维持治疗炎症性肠病患者的1年临床结果比较

克罗恩病(Crohn’sdisease)是一种诱因不明,可以影响整个消化道的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从口腔至肛门任何地方都可能发病,但多见于回肠末端和邻近结肠。

CGH:乌帕替尼在诱导治疗的第一周内减轻克罗恩病症状

乌帕替尼每日1次45 mg可在治疗第1周内快速缓解CD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从第2周开始改善临床结局。在整个诱导和维持治疗期间显示出较高的临床转归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