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E 2014:刘超教授谈限食疗法对糖脂代谢的影响

2014-09-09 CSE2014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分会

在8月29日上午的第十三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CSE2014)上,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刘超教授进行了题为“限食疗法对糖脂代谢的影响”的大会报告。 饮食、运动干预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基于饮食干预的限食疗法,旨在通过限制每日热量摄入,同时保证基本营养需求,达到预防或治疗疾病的目的。目前,该疗法已被用于2型糖尿病、肥胖、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的防治,其在心血管、神经系统退行性

在8月29日上午的第十三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CSE2014)上,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刘超教授进行了题为“限食疗法糖脂代谢的影响”的大会报告。

饮食、运动干预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基于饮食干预的限食疗法,旨在通过限制每日热量摄入,同时保证基本营养需求,达到预防或治疗疾病的目的。目前,该疗法已被用于2型糖尿病、肥胖、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的防治,其在心血管、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肿瘤等衰老相关疾病中的研究也日益增多。

我们开展的九天限食方案,具有疗程短,不良反应轻,患者依从性好的优点。针对国内2型糖尿病人群的研究发现,短期极低热量限食(每日300~600 千卡)能显著降低患者的体重、腰围、血压、体脂肪含量、内脏脂肪面积;提高机体葡萄糖代谢率,降低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水平,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以及胰岛素一相分泌,降低血清甘油三酯水平。进一步将患者按体重指数分层,分为正常体重的2 型糖尿病患者(BMI 18.5 kg/m2-24 kg/m2)和超重/肥胖的2 型糖尿病患者(BMI ≥ 24 kg/m2),结果提示,血压、血脂、内脏脂肪面积、空腹血糖、胰岛素敏感性及胰岛素一相分泌的改善仅见于超重/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

以上结果提示,与体重正常的患者相比,超重/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是短期极低热量限食的获益群体,在选择限食疗法的适应人群时,需要把握体重指数的限制条件。

代谢综合征患者是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强大后备军,也是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高危人群。对这类患者进行限食疗法后,患者的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等代谢指标同样显著改善;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胰淀素、瘦素水平显著下降,胃饥饿素、肠抑胃肽、胰高血糖素样多肽-1、脂联素等的变化未见显著差异。因此,短期限食疗法改善糖脂代谢的机制可能与限食引起的体内能量调节激素的变化有关。

然而,短期限食疗法带来的糖脂代谢的改善是否可以长久维持,何种形式的限食疗法在使患者获益的同时,能保证患者长期的依从性,仍是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作者:CSE2014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1. 2014-12-20 xugumin
  2. 2015-04-11 x35042875

    控制好糖尿病可能提高肝硬化患者的预后。

    0

  3. 2015-08-09 仁医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