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案例|HBV急性感染相关肝衰竭临床治愈伴HBsAg血清学转换1例

2024-08-17 临床肝胆病杂志 临床肝胆病杂志

本研究报道1例HBV急性感染相关肝衰竭患者经过抗病毒及对症支持治疗后达到临床治愈和HBsAg血清学转换,并动态监测其外周血免疫学变化特征。

1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24岁,因“上腹痛5天”于2022年5月26日至当地医院就诊,患者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痛,伴厌食、恶心、呕吐、腹胀、嗜睡、乏力、尿黄。肝功能检查:TBil 129.5 μmol/L,DBil 104.7 μmol/L,ALT 2 035 U/L,AST 2 039 U/L;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45.7 s,国际标准比值(INR)3.61,凝血酶原活动度(PTA)12.6%;乙型肝炎病原学:HBsAg 27.64 IU/mL,HBeAg阴性,HBV DNA 2.82×104 IU/mL。FibroScan检测:肝硬度11.6 kPa,脂肪衰减203 dB/m。腹部CT提示:肝脏表面光整,肝实质密度稍减低。当地予以抗病毒(恩替卡韦)、保肝降酶退黄(还原型谷胱甘肽、异甘草酸镁、熊去氧胆酸)、促进肝细胞再生(促肝细胞生长素)、补充血浆及冷沉淀,并予短期激素(甲基强的松龙琥珀酸钠40 mg,连续2天)治疗3天后,因TBil水平升至138 μmol/L转入本院。患者既往身体良好,家族史及流行病史无特殊。否认既往有HBV感染的危险行为,且患者家属及日常接触人员中均无HBV感染者。否认吸毒史、输血史、饮酒、药物服用史及疫区旅居史。

查体:嗜睡,皮肤、巩膜中度黄染,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腹部移动性浊音阴性,扑翼样震颤阳性。实验室检查:TBil 182.7 μmol/L,ALT 1 023 U/L,AST 369 U/L,PT 29.2 s,INR 2.64。HAV、HCV、HEV、巨细胞病毒、EB病毒、HIV抗体及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检测均阴性。继续抗HBV、加强抗炎保肝、控制肝性脑病治疗,并补充血浆、冷沉淀及对症治疗。在本院治疗17天,复查各项生化指标基本正常后出院。本院动态监测HBsAg及超敏HBV DNA定量,呈持续下降趋势,并观察到HBsAg阴转及血清学转换;入院时抗-HBc检测值低于参考值下限并在病程中持续升高,且期间检测到抗-HBc-IgM阳性。该患者急性起病,2周内出现嗜睡,TBil水平日上升>17.1 μmol/L、INR>1.5,根据2018年版肝衰竭诊治指南,诊断为急性肝衰竭。1年后门诊随访,肝功能、凝血功能均正常;HBsAg阴性,HBV DNA<20 IU/mL,HBV RNA<50拷贝/mL,抗-HBs 159.1 mIU/mL;FibroScan检测:肝硬度4.2 kPa,脂肪衰减150 dB/m;肝脏B超未见异常。患者实验室指标和HBV血清学及病毒学指标动态变化详见表1、2。结合患者流行病史、HBV相关病原学指标动态变化及临床转归,并排除其他引起急性肝衰竭的病因后,考虑病因为HBV急性感染。

图片

图片

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后,动态监测其外周血免疫细胞活化水平及抗HBV特异性免疫应答。在HBsAg阴转并发生血清学转换时(T1)、血清学转换后1周(T2)、血清学转换后1年(T3)3个时间点,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B淋巴细胞频率及其免疫指标表达水平,并在体外用HBV抗原表位肽库培养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1天后检测HBV特异性CD4+T及CD8+T淋巴细胞的频率,10天后检测HBV特异性T淋巴细胞分泌IL-2、TNF-α、IFN-γ的水平。结果显示,相较于T1时间点,T2时间点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频率分别下降24%和71%(图1a);CD4+T淋巴细胞频率下降12%,而CD8+T淋巴细胞频率无明显变化(图1b);HBsAg特异性CD4+T和CD8+T淋巴细胞下降至未测出,HBcAg特异性CD4+T淋巴细胞频率下降79%,而HBcAg特异性CD8+T淋巴细胞频率无明显变化(图1c);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在CD4+和CD8+T淋巴细胞的表达水平变化不明显,CD95、颗粒酶B(GB)和人类白细胞Ⅱ类抗原(HLA-DR)在CD8+T淋巴细胞的表达水平分别增加0.6、1.2和0.2倍(图1d);B淋巴细胞表面CD80和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平均荧光强度分别增加0.8和1.6倍(图2)。相较于T2时间点,T3时间点HBsAg特异性CD4+T和CD8+T淋巴细胞频率略升高,HBcAg特异性CD4+T淋巴细胞下降至未测出,而HBcAg特异性CD8+T淋巴细胞频率下降29%(图1c);HBsAg和HBcAg特异性CD8+T淋巴细胞分泌IFN-γ水平分别增加3.8和1.3倍(图1e);PD-1在CD4+和CD8+T淋巴细胞的表达水平分别下降46%和50%,HLA-DR在CD8+T淋巴细胞的表达水平下降45%(图1d);B淋巴细胞表面CD80和PD-L1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下降43%和32%(图2)。

图片

注:a,外周血T、B淋巴细胞占总淋巴细胞的百分比;b,外周血CD4+T、CD8+T淋巴细胞占总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c,外周血HBsAg特异性和HBcAg特异性CD4+T及CD8+T淋巴细胞占外周总淋巴细胞的百分比;d,CD4+T及CD8+T淋巴细胞4种免疫标志物的表达水平;e,HBV抗原表位肽库刺激后HBsAg特异性和HBcAg特异性CD4+T及CD8+T淋巴细胞分泌的3种细胞因子水平。

图1  外周血免疫学指标动态变化

图片

图2  B淋巴细胞上3种表面标志物的平均荧光强度

2讨论

成年人感染HBV后,约1/3有急性乙型肝炎(AHB)表现,近1%的AHB患者进展为急性肝衰竭,且HBV急性感染引起肝衰竭的发病率可能由于就诊时患者HBsAg或HBV DNA已低于检测下限而被低估。急性肝衰竭是指无基础肝病史,2周内出现Ⅱ度及以上肝性脑病为特征的肝衰竭。本例患者为青年女性,入院时抗-HBc检测值低于参考值下限并在病程中持续升高,期间检测到抗-HBc-IgM阳性;HBV DNA下降迅速,6天内下降超过2 log10 IU/mL,且监测到HBsAg快速阴转和血清学转换。由于患者既往未行乙型肝炎筛查,不排除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发作可能,但病程中抗-HBc由阴性转为阳性,不支持慢性HBV感染。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流行病史、家族史及个人史,根据《中国肝病诊疗管理规范》中AHB的诊断标准,患者同时符合以下4项:(1)近期出现的、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乏力、消化道症状;(2)肝生化检查异常;(3)HBsAg阳性;(4)恢复期血清HBsAg阴转、抗-HBs阳转,则可诊断为HBV急性感染。排除其他引起急性肝衰竭的病因后,考虑患者急性肝衰竭由HBV急性感染引起。 

病程中观察到在TBil持续升高,ALT、AST持续下降,即“胆酶分离”的情况下,APTT、PT、INR却呈好转趋势,且在入本院第4天观察到血氨下降,AFP明显升高,提示肝细胞再生、病情好转。1年后随访,HBsAg阴性,抗-HBs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值得注意的是,抗-HBc-IgM仅在HBsAg发生血清学转换时检测为阳性,因此多次动态监测HBV病原学相关指标的定量变化有助于明确诊断,避免漏诊。 

HBV感染结局主要取决于病毒与宿主免疫相互作用,其中HBV特异性T淋巴细胞的活力和效能以及B淋巴细胞分泌的中和抗体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HBV感染引起的肝损伤是由免疫反应介导而非病毒直接作用。典型的AHB肝损伤被认为是由细胞免疫反应所介导,与AHB患者相比,急性肝衰竭患者中检测到更多的HBV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肝内HBcAg特异性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亦可引起肝损伤,研究发现AHB进展为急性肝衰竭并需行肝移植患者肝内存在大量高亲和力IgM和IgG抗体,这些抗体靶向HBcAg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并激活补体,导致肝组织大面积坏死。以上研究表明,机体通过免疫反应清除病毒,但过强的免疫活化会对机体造成严重甚至是不可逆的损害。 

急性肝衰竭病死率高,据报道75%的HBV相关急性肝衰竭需要接受肝移植或死亡。本例患者虽然发生了急性肝衰竭,但预后良好。在其HBsAg血清学转换1周时,外周总PD-1+CD8+T淋巴细胞频率、B淋巴细胞上PD-L1表达水平均高于1年后,而HBcAg和HBsAg特异性CD8+T淋巴细胞分泌IFN-γ水平低于1年后。既往研究也有类似发现,在AHB患者中,早期HBV特异性CD8+T淋巴细胞的PD-1表达上调,在体外阻断PD-1可显著增强HBV特异性T淋巴细胞增殖及其IFN-γ产生,表明PD-1上调可有减轻致病性CD8+T淋巴细胞反应和肝损伤。另有研究表明,B淋巴细胞上PD-L1的高表达抑制滤泡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活性和增殖及抗体的产生,进而强效抑制体液免疫。上述研究表明PD-1、PD-L1可分别通过抑制T淋巴细胞活性和B淋巴细胞效应减轻肝损伤,提示在急性肝衰竭病程中,PD-1、PD-L1起保护作用,避免肝衰竭进一步恶化。 

HLA-DR是T淋巴细胞活化的标志物。本例患者观察结果显示,与1年后相比,HBsAg血清学转换时外周血中可检测到更高的HLA-DR+CD8+T淋巴细胞频率。本团队既往研究也发现,HLA-DR+CD8+T淋巴细胞频率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阴转前明显升高。Sprengers等研究显示,AHB患者肝内和外周血中HBV特异性CD8+T淋巴细胞均高表达HLA-DR,并在HBsAg血清学转换后迅速下降。因此CD8+T淋巴细胞上HLA-DR高表达可能与HBsAg阴转相关。 

与慢性乙型肝炎功能性治愈患者不同的是,本例患者HBsAg血清学转换时HBV DNA及HBV RNA检测仍为阳性,1周后下降。而HBV特异性CD8+T淋巴细胞在血清学转换1周后仍保持较高水平,且CD95+CD8+T淋巴细胞和GB+CD8+T淋巴细胞频率明显高于血清学转换时。因此推测,在发生血清学转换后,CD8+T淋巴细胞可能通过CD95/CD95L介导的细胞凋亡及GB介导细胞毒作用继续清除病毒。此外,1年后外周血中HBV DNA及HBV RNA检测阴性,但仍能检测到HBV特异性CD8+T淋巴细胞以及高水平的IFN-γ分泌,提示肝内仍有HBV DNA的存在,以及CD8+T淋巴细胞在病毒的长期控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通过对本病例的动态分析,揭示了HBV急性感染相关肝衰竭的复杂病理机制和治疗过程中的关键免疫事件。该患者的数据提示CD8+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在病毒控制和肝衰竭预后中发挥关键作用,除直接介导抗病毒效应外,还参与调节和维持免疫平衡。同时,动态监测HBV病原学及免疫学相关指标在临床诊断和治疗决策中具有重要作用,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探索,对于个体化精准诊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全文下载

https://www.lcgdbzz.org/cn/article/doi/10.12449/JCH240724

作者:临床肝胆病杂志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专家论坛|陈煜:非生物型人工肝技术的优化与生物型人工肝研究进展

本文针对NBAL技术的优化及BAL的相关进展进行总结和探讨,以期对未来人工肝技术的临床应用与研究提供参考。

张继明教授/余雪平教授/苏智军教授团队《自然·通讯》:在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易继发感染研究中的新进展

该研究揭示了HBV-ACLF持续的高炎症反应通过诱导免疫检查点分子BTLA代偿性增加,致使CD4+T细胞免疫耗竭,而无法及时清除病原体继发感染的免疫学机制。

Nat Commun:余雪平/张继明/苏智军/毛日成团队在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易继发感染研究中的新进展

该研究揭示了HBV-ACLF持续的高炎症反应通过诱导免疫检查点分子BTLA代偿性增加,致使CD4+T细胞免疫耗竭,而无法及时清除病原体继发感染的免疫学机制。

Cell Stem Cell:惠利健团队利用微囊化可增殖人肝细胞类器官实现肝衰竭治疗

该研究大量生产了得到质量控制的ProliHHs,并被改造成肝类器官,以提高它们的成熟度。

特别关注|肝衰竭并发急性胰腺炎的机制及预防

本文对肝衰竭并发急性胰腺炎的机制和预防措施进行阐述,为临床肝衰竭患者防治急性胰腺炎提供一定参考。

中山大学李明强课题组AS封面论文:基于功能增强的间充质干细胞球3D打印血管化微肝组织用于肝衰竭治疗

该研究通过微孔阵列制得了不同尺寸的5种间充质干细胞球,并比较其肝向分化能力和旁分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