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幼年性黄色肉芽肿——案例报道

2016-02-18 Mechront 译 MedSci原创

患者男,8岁,因右侧上眼睑逐渐长大的皮下肿块就诊,伴疼痛,可移动。就诊后对患者行了皮下病变切除术,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了密集的炎症细胞,大部分组织细胞表现为Touton多核巨细胞。诊断:组织学特征显示幼年性黄色肉芽肿。幼年性黄色肉芽肿(JXG),又称痣性黄色内皮细胞瘤。幼年发病,好发于皮肤、黏膜和眼的良性播散性黄色肉芽肿性疾病,属于非朗格汉斯组织细胞良性增生性疾病。该疾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

患者男,8岁,因右侧上眼睑逐渐长大的皮下肿块就诊,伴疼痛,可移动。


就诊后对患者行了皮下病变切除术,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了密集的炎症细胞,大部分组织细胞表现为Touton多核巨细胞。


诊断:组织学特征显示幼年性黄色肉芽肿

幼年性黄色肉芽肿(JXG),又称痣性黄色内皮细胞瘤。幼年发病,好发于皮肤、黏膜和眼的良性播散性黄色肉芽肿性疾病,属于非朗格汉斯组织细胞良性增生性疾病。

该疾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常表现为泡沫细胞、Touton细胞和多核巨细胞呈肉芽肿性浸润,散在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少许的嗜酸性细胞。该病显著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是Touton多核巨细胞,多核呈环状位于细胞的中心,核环中心区有均质的嗜酸性胞质,核环周围的细胞质可呈泡沫状。免疫组化显示CD1a和S-100阴性,无Birbeck颗粒,CD68、CD45、CD4和HAM56阳性。

而JXG一般不需要治疗,必要时可以通过手术切除。

原始出处:

Saul Rajak, Dinesh Selva,et al.Painless, gradually enlarging, subcutaneous lesion of the eyelid.BMJ 2016; 352 doi: http://dx.doi.org/10.1136/bmj.i824

作者:Mechront 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