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culation:大动脉炎的长期结局和并发症的预后因素

2017-07-14 xiangting MedSci原创

这项全国性研究表明,50%的TA患者在诊断后10年内会复发和出现血管并发症。

由于大动脉炎(TA)的病程存在很大变化,预测结局是具有挑战性的。这项研究旨在评估TA患者的长期结局和血管并发症的预后因素。

对318例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和/或Ishikawa标准的TA患者的特征和结局进行了多中心回顾性研究。评估与无事件生存率(EFS)、无复发生存率(RFS)和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相关的因素。在多变量模型中确定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TA诊断时的中位年龄为36 [25-47]岁,276例(86.8%)为女性。中位随访6.1年后,43%复发,血管并发症38%,死亡5%。45%出现临床进展,10%出现颈动脉痛,4%出现视网膜病变。5年和10年无事件生存率(EFS),无复发生存率(RFS)和无并发症生存率分别为48.2%(42.2%,54.9%)和36.4%(30.3%,43.9%),58.6%(52.7%; 65.1% )和47.7%(41.2; 55.1)和69.9%(64.3; 76)和53.7%(46.8; 61.7)。进展性病程(p = 0.018)和颈动脉痛(p = 0.036)与EFS独立相关。男性(p = 0.048),C反应蛋白升高(p = 0.013)和颈动脉痛(p = 0.003)与RFS相关。进展性病程(p = 0.017),胸主动脉受累(p = 0.009)和视网膜病变(p = 0.002)与无并发症生存率相关。

这项全国性研究表明,50%的TA患者在诊断后10年内会复发和出现血管并发症。并确定了出现血管并发症风险最高的患者特征。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xiangti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急性心肌梗死,多发性大动脉炎累及左主干开口和主动脉瓣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供稿   一例27岁女性患者,多发性大动脉炎诊断明确。因“持续胸痛伴憋气、平卧困难”收入院。心电图和心肌酶动态演变符合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心脏超声和B型钠尿肽(BNP)水平支持心力衰竭(心衰)诊断。冠脉造影示左主干开口95%狭窄,经免疫科和心外科医生会诊后,于左主干开口置入1枚药物洗脱支架。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胸痛和心衰症状消失,日常活动不受限

四医大大动脉炎人工血管架桥获成功

  近日,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血管内分泌外科与口腔医院颌面外科联手,成功地为一名高危性大动脉炎合并先天性血管畸形患者实施了左侧髂外动脉-左侧颈内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经文献检索,该术式为全国首例。   大动脉炎多发于年轻女性,手术复杂,在世界范围罕有成功报道。患者赵某,一年多来头晕乏力,尤其近3个月视物不清、反复晕厥,来到西京医院就诊时只能平卧、无法站立。检查发现患者主动脉弓、头臂动脉、双侧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