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Death Differ:发现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和疾病治疗的重要机制

2018-03-13 佚名 上海生科院

近期,国际学术期刊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在线发表了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院(暂名)时玉舫和王莹研究团队题为“Kynurenic acid, an IDO metabolite, controls TSG-6-mediated immunosuppression of 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的研究论文。该团队利用人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小鼠

近期,国际学术期刊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在线发表了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院(暂名)时玉舫和王莹研究团队题为“Kynurenic acid, an IDO metabolite, controls TSG-6-mediated immunosuppression of 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的研究论文。该团队利用人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小鼠肺损伤的模型,揭示了炎症状态下干细胞的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催化产生的色氨酸代谢产物犬尿酸(kynurenic acid)通过调控免疫抑制分子TSG-6的表达分泌,促进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功能,从而达到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炎症紊乱性疾病。

间充质干细胞是存在于人体几乎所有组织中的一群多能干细胞。除了其自我更新及分化潜能外,间充质干细胞在炎症环境下具有其独特的免疫抑制功能,并且可定向迁移到炎症组织损伤部位,因此间充质干细胞在免疫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十分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研究发现,IDO是人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产生的最主要的免疫抑制分子,介导了间充质干细胞对T 细胞的调节作用。IDO是色氨酸-犬尿氨酸(kynurenine)代谢通路中的第一个限速酶,通过分解代谢色氨酸产生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功能的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对免疫细胞的调节作用仍不是十分清楚,其是否参与间充质干细胞免疫抑制功能及相关作用机制也还未研究透彻,而这些对于间充质干细胞更好的应用于临床治疗至关重要。

研究者利用急性肺损伤和腹膜炎等小鼠疾病模型,探讨了IDO催化产生的色氨酸代谢产物介导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功能的具体机制。前期研究发现,在间充质干细胞中抑制IDO的表达或酶活后,另一重要的免疫调节分子TSG-6的表达也受到影响。由此,研究人员提出假设,IDO下游代谢产物参与调控TSG-6介导的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抑制及治疗免疫疾病的功能。该团队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表达IDO调控TSG-6的表达分泌,TSG-6又抑制固有免疫中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因此推断,间充质干细胞是通过IDO调控的TSG-6治疗急性肺损伤和腹膜炎疾病模型中固有免疫细胞向炎症部位的浸润。进一步筛选色氨酸代谢产物发现其中的犬尿酸(kynurenic acid)参与了TSG-6的表达调控。kynurenic acid通过结合芳烃受体(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诱导其入核并结合到TSG-6的启动子相关区域,从而促进TSG-6基因的转录。此项研究证明了色氨酸代谢对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功能的重要作用,为间充质干细胞应用于临床治疗免疫疾病提供了新思路。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科技部、苏州市科技项目、中科院青年创新研究项目、上海市重点基础研究项目、江苏省科技部等的资助。

原始出处: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Stem cells:年老的造血干细胞可通过与年轻的干细胞相互作用而重返年轻!

在骨髓移植中,供体的年龄是一个重要的关注点,因为年老的造血干细胞(HSCs)移植效率相对较低。研究人员通过小鼠系统发现,年老的HSCs与年幼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短暂的相互作用,可通过细胞间转移含有自噬相关的mRNAs的微型囊泡(MVs)而使年老的HSCs年轻化、恢复细胞功能,同时MSCs的AKT信号被激活,出现老化。激活的AKT会减少细胞微型囊泡内的自噬相关的mRNAs,并将miR-17和m

Stem cells:激活AKT-mTOR信号,可促进间充质干细胞的肌腱发生过程。

由于目前对肌腱发生过程的认识有限,在临床上肌腱修复仍有一定困难。I型胶原(胶原I)和其他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对肌腱的分化和稳态均至关重要。当前关于肌腱发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肌腱的转录因子,而在转录水平调控肌腱发生的信号仍存在很大未知。有研究人员发现雷帕霉素(mTOR)信号的机械性靶点可被原生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激活。在间充质干细胞(MSCs)形成肌腱的过程中mTOR的表达上调。

Stem cells:间充质干细胞不能适应低糖环境,细胞内糖储量迅速耗竭,可解释为何移植后间充质干细胞存活率低。

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组织工程(TE)中具有相当大的潜力。但是,进行外源性干预时存活率低,限制了MSCs的治疗潜力。既往研究表明葡萄糖(glc)缺乏(缺氧不是)对人类MSCs来说是致命的,因为在人类MSCs(hMSCs)移植过程中,葡萄糖充当其促存活和促血管生成分子。但,目前尚不明确移植过程中MSCs通过哪条能量代谢途径来代谢glc,是否存在可代替glc的能量营养?更重要的是,hMSCs内是否

Stem cells:TLR4-PAR1轴调控实验性细菌性肺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存活和治疗作用

现已发现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在肺炎和肺损伤的实验模型中具有重要的治疗作用。Naceen Gupta等人对Toll样受体4(TLR4)和蛋白激酶激活受体1(PAR1)通路对间充质干细胞(MSC)在肺炎的小鼠模型中存活和治疗活性的作用进行研究。分离来源于TLR4-/-和R41Q-PAR1突变小鼠的MSCs,检测突变的特异性通路,在体外细胞毒性刺激下,对MSC存活情况的影响。此外,并利用一大肠杆菌肺炎

Stem cells:子宫内膜异位灶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可通过血液循环扩散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组织的异位生长,传统认为是月经逆行导致的。现有研究人员进行实验探究子宫内膜异位灶的细胞是否可进入血液循环发生血液传播?研究人员将DsRed+小鼠的子宫内膜组织种植于DsRed-小鼠的腹腔以建立实验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通过流式细胞术,研究人员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的血液中发现DsRed+细胞。循环的供体细胞可表达CXCR4和间充质干细胞(MSC)生物标志物,但无造血干细胞标志

Stem cells:间充质干细胞可通过脑源性神经保护因子/雷帕霉素信号通路增强自噬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一种严重的新生儿疾病。但目前的治疗策略尚不能有效治疗HIE。既往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脑损伤具有神经保护性作用,但其潜在机制尚不明确。研究人员通过在HI环境下于体外共培养大鼠皮质神经元和MSCs发现,MSCs有助于增加培养基中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自噬标志物(LC3II和Beclin1),并减少细胞死亡(乳酸脱氢酶水平)。研究人员利用移植了MS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