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TAVI vs SAVR治疗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的效果比较

2016-09-29 MedSci MedSci原创

来自加拿大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该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 vs 主动脉瓣置换手术(SAVR)治疗处于低度和中度围手术期死亡风险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疗效性。该研究的数据来自于Medline, Embase, 以及Cochrane CENTRAL。原始出处:Reed A Siemieniuk,Thomas Agoritsas,Veena Manja,et

来自加拿大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该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 vs 主动脉瓣置换手术(SAVR)治疗处于低度和中度围手术期死亡风险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疗效性。该研究的数据来自于Medline, Embase, 以及Cochrane CENTRAL。

该荟萃分析纳入了比较TAVI和SAVR治疗中度围手术期死亡风险低于<8%患者的试验。

在该荟萃分析中,两名评价者独立提取了研究数据,并评估了患者结果的偏差风险,这些患者由一个先验的平行指导委员会(包括患者顾问)挑选出来。研究人员使用GRADE系统来量化绝对效果和证据质量。

该分析共纳入4项试验,共包括3179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两年。与SAVR相比,TAVI可降低死亡(每1000例患者的风险差异:-30,95%置信区间-49至-8,中度确定性),卒中(-20,-37到1,中度确定性),危及生命的出血(-252,-293至-190,高度确定性),房颤(-178,-150至-203,中度确定性)和急性肾损伤(-53,-39至-62,高度确定性)的风险,但增加短期主动脉瓣再次干预(7,1至21,中度确定性),永久性起搏器植入(134,16至382,中度确定性),和中度或严重心衰症状(18,5至34,中度确定性)的风险。与SAVR相比,心尖TAVI与较高的死亡率(57,-16至153,中度确定性,经股 vs 心尖TAVI之间的P=0.015)和卒中发生率(45,-2到125,中度确定性,P=0.012)有关。没有研究报道长期随访,但这对于瓣膜结构恶化特别重要。

许多患者,尤其是那些寿命预期较短,或长期瓣膜退行性变风险值较低的患者,可能会感觉到TAVI经股 vs SAVR的净效益。然而,对于不能进行经股TAVI手术的患者,SAVR的效果要优于TAVI。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8)
#插入话题
  1. 2017-07-16 gaoxiaoe
  2. 2016-10-02 doctorJiangchao

    继续关注

    0

  3. 2016-10-02 doctorJiangchao

    继续学习

    0

相关资讯

王建安: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的手术适应证及技术要点

到目前为止,全球实际上已实施了8万多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这项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欧美国家的心血管学界认为,TAVI是介入心脏病学一个新的突破,它很可能会取代原来的外科手术,大大减低由手术引发的出血、感染、脑中风等并发症的风险。 一、PARTNER研究解读     PARTNER研究是一项大型、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研究分为两个队列,A队列入选了外科手术高危的、重度钙

葛均波:TAVI基本要素——现场准备、心脏团队及患者选择

葛均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院士    TAVI是近十年来介入心脏病学领域一项令人鼓舞的技术。TCT主席Leon曾说:“以TAVI为代表的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将成为今后心 血管介入治疗创新发展的最重要方向。”那么确保TAVI的顺利进行,它需要具备哪些基本要素呢?根据我们团队的经验,我们将从现场准备、心脏团队以

JACC:警惕TAVI后冠脉闭塞

加拿大一项研究表明,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TAVI)后症状性冠脉闭塞为罕见的致命性并发症,好发于女性,近期和远期死亡率均较高。论文8月在线发表于《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 Am Coll Cardiol)。【原文下载】 此项研究共纳入44例TAVI后出现症状性冠脉闭塞的患者,并对基线和操作特征、治疗以及临床转归进行了评估。22例冠脉闭塞患者和345例对照患者具有TAV

Heart:TAVI后患者早期死亡的预测因素

法国学者探讨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后患者早期死亡的预测因素并试图制作并验证一种较为简便的危险评分方法。结果表明,TAVI术后患者早期死亡主要与年龄、症状严重度、并存疾病和经心尖途径操作有关。一种简单的评分可用于预测患者TAVI后早期死亡,但对于高危患者的精确鉴别而言,这种评分方法的中度鉴别力为其局限性。研究论文4月16日在线发表于《心脏》(Heart)杂志。 该研究将3833例序贯性

CHC 2014:亚洲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情况更复杂

“由于种族差异,亚洲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主动脉环更为纤小且情况更为复杂,因此在进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I)术要更为谨慎。另外,‘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成功的TAVI术离不开每一位参与其中的心脏团队的成员,而适宜的培训加上每位成员的努力,就会最大程度使手术完善、患者受益。”来自日本东京帝京大学医学部的Yusuke Watanabe 教授在中国心脏大会(CHC2014)介绍心脏团队建设时如是

EuroPCR:TAVI向低危患者过渡拭目可待!

目前指南规定TAVI只适用于不能接受外科手术或手术极高危的患者 目前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在欧洲和美国的指南中规定只适用于不能接受外科手术或手术极高危的患者,主要是由于以下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常规的外科瓣膜置换手术(SAVR)非常成熟,死亡率低(小于1%~3%),远期预后好,目前的TAVI技术存在若干不确定的因素,无论风险还是远期疗效一时难以与SAVR媲美;二是目前尚无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