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omaterials:GO-Ag纳米材料可有效抗菌

2018-04-05 MedSci MedSci原创

本研究中,研究人员在硫醇(-SH)接枝的氧化石墨烯(GO)层上修饰银纳米颗粒(Ag NPs)以研究其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氏阴性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活性。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检测显示,球形的Ag NPs附着于GO表面层。GO-Ag纳米复合材料的平均尺寸与原始GO(962nm)的平均尺寸相比明显减小(327nm),而装载的Ag NP

本研究中,研究人员在硫醇(-SH)接枝的氧化石墨烯(GO)层上修饰银纳米颗粒(Ag NPs)以研究其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氏阴性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活性。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检测显示,球形的Ag NPs附着于GO表面层。GO-Ag纳米复合材料的平均尺寸与原始GO(962nm)的平均尺寸相比明显减小(327nm),而装载的Ag NPs的平均尺寸明显小于没有GO的Ag NPs。

将不同浓度的AgNO3溶液(0.1、0.2和0.25M)装载到GO纳米片中,所制备的材料中Ag含量分别为31%、43%和65%,Ag NPs的大小为1-2nm,固定在GO层上。这些GO-Ag样品表面带有负电荷,但GO-Ag 0.2M样品(43%Ag)抗菌效率最高。

在GO-Ag悬浮液的10ppm负载下,只有GO-Ag 0.2M样品具有轻微的抑菌作用(5.79-7.82%)。当GO-Ag含量翻倍至20ppm时,GO-Ag 0.2M复合物的抑菌作用达49%。当GO-Ag 0.2M复合物水平提高到100ppm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和铜绿假单胞菌(PA)的抑制效率可达100%,明显高于GO的效果(27%SA和33%PA)。

综上所述,该研究结果表明,GO和Ag纳米粒子的组合抗菌活性效果更优。

原始出处:

Vi TTT, Rajesh Kumar S, et al., The Preparation of Graphene Oxide-Silver Nanocomposites: the Effect of Silver Loads on Gram-Positive and Gram-Negative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Nanomaterials (Basel). 2018 Mar 14;8(3). pii: E163. doi: 10.3390/nano8030163.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1. 2019-01-03 hunizi005
  2. 2018-04-08 wxl882001

    了解一下

    0

  3. 2018-04-06 张新亮1853311252142e2fm

    good好好.好文献

    0

相关资讯

J Dent:一步法制备的银-玻璃离子水门汀具有优良的抗菌性能

本研究旨在(1)通过银纳米粒子(AgNP)在常规玻璃离子粘固剂(GIC)的聚丙烯酸酯溶液中一步还原成多酸制剂,赋予其抗菌活性;(2)与市售常规GIC相比评估实验离聚物的处理和机械性能。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在连续UV光暴露期间监测具有增加的亚化学计量的AgNO3的制剂,并通过透射电镜分析。使用包含小的和分散的球形纳米颗粒(〜6nm)合成的制剂来设计实验所用的纳米银玻璃离子粘固剂(NanoAg-GIC)

重复 J Antimicrob Chemot:侵袭性念珠菌病,抗真菌治疗剂量不足是通病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侵袭性念珠菌病治疗中抗真菌治疗常常剂量不足,尤其是危重症患者中。2018年1月,意大利科学家在《J Antimicrob Chemother》发表了侵袭性念珠菌病的抗真菌剂量的综述。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新型水凝胶可快速止血并可持续抗菌

立即控制出血和抗感染在伤口管理中起重要作用。此外,湿润的环境也有利于伤口愈合。水凝胶是治疗急性出血和药物释放的一种有前景的材料。然而,水凝胶的药物释放速度较快,导致伤口部位暴露于高药物浓度。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构建了一种可快速止血和可持续抗菌性能的混合水凝胶。水凝胶结合了甲基丙烯酸氨乙酯透明质酸(HA-AEMA)和甲基丙烯酸酯化的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MA)混合水凝胶和二乙酸氯己定(CHX)加载

Nanotechnology:ZnO纳米颗粒包埋入TiO2纳米管的抗菌活性和抑炎作用

具有纳米级结构表面的钛(Ti)表现出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骨整合。但是,手术植入可能导致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从而导致植入失败。在这项工作中,研究人员通过电沉积将不规则和纳米棒形状的ZnO纳米颗粒掺入到内径约50nm的TiO2纳米管(TNT)中。使用金黄色葡萄球菌评估纳入TiO2纳米管(TNTs/ZnO)中的ZnO的抗菌性能。结果显示,与TNT相比,锌离子可从纳米粒子中释放,抗菌效果提高达99.3%。在

Eur J Med Chem:新型苯基噻唑类化合物可有效发挥抗菌活性

本研究中,研究人员合成了一系列具有叔丁基亲脂组分的苯基噻唑类化合物,并评估其对一组耐多药细菌病原体的抗菌活性。 结果显示,五种化合物对抗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菌株和几种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和肠球菌物种均表现出抗菌活性。另外,三种衍生物19,23和26表现出快速的杀菌活性,并且可明显破坏由MRSA USA300产生的成熟生物膜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对MRSA进行亚致死剂量作用14天后,对19

Biochimie:天然脂质转移蛋白或可用于治疗脓毒症

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评估了从巴戟天种子中分离出的脂质转移蛋白的抗菌活性,命名为McLTP1,并研究其在盲肠结扎和穿刺(CLP)小鼠脓毒症模型中的作用。抗菌试验表明,McLTP1(12.5-800μg/mL)可明显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P和ATCC 14458)和表皮葡萄球菌(ATCC 12228)浮游生长,分别达到约50%和98%的最大抑制率。此外,McLTP1还可抑制两种金黄色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