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妇产科医生所经历的“羊水栓塞”

2014-09-22 浙江省天台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吴炜英 医学论坛网

前段时间大红大紫的四个字非“羊水栓塞”莫属,这个夹在第八版《妇产科》书第215页的简单的四个字,犹如一个“恶魔”般不声不响的吞噬着、威胁着无数产妇的生命。震动中国的“湘潭羊水栓塞产妇死亡事件”,一周后让人竖起无数大拇指的“上海连续10小时抢救羊水栓塞产妇”事件,当我们看到动用整个上海血库、最好的医疗资源、最好的医疗团队,才能和这羊水栓塞勉强对抗,不难看出这个分娩期并发症的可怕。 在妇产科工作近3

前段时间大红大紫的四个字非“羊水栓塞”莫属,这个夹在第八版《妇产科》书第215页的简单的四个字,犹如一个“恶魔”般不声不响的吞噬着、威胁着无数产妇的生命。震动中国的“湘潭羊水栓塞产妇死亡事件”,一周后让人竖起无数大拇指的“上海连续10小时抢救羊水栓塞产妇”事件,当我们看到动用整个上海血库、最好的医疗资源、最好的医疗团队,才能和这羊水栓塞勉强对抗,不难看出这个分娩期并发症的可怕。

在妇产科工作近30年,我曾经亲历了两次抢救羊水栓塞产妇的抢救,在这个“要钱、要血、要运气”的“恶魔”面前,也许是我们幸运,也许是产妇幸运,当我们倾其所能,动用全院之力后,两名产妇最终都脱离了死亡的魔抓。尤其是2010年的一次抢救,至今都让我记忆犹新,当时产妇仅输血就要10000多毫升,业务副院长负责全院科室的总协调,用完了整个台州地区的全部血浆,尽管产妇最终子宫被切除了,在ICU抢救了三天三夜,但在经历了休克、出血、肾衰、感染关后,她康复出院。

如此凶险的“羊水栓塞”能抢救成功,原本应该是一个“喜剧式”的结尾,但现实往往又是那么的有讽刺性。产妇转危为安后,家属们开始投诉,甚至到医院来闹,认为是我们误诊,是我们的失误导致了产妇经历如此的折磨,最终连子宫都没有保住。因为患者家属自己查阅了资料后,认为“羊水栓塞”死亡率高,天台县人民医院是不可能抢救成功的,这个思维定式下,所以促成了患者的疑虑、和渴望真相的诉求。

从一开始的“闹”到后来的谈判再到上法庭,在整个纠纷的处理中,我们始终坚持我们的诊疗和抢救没有过错,所以我们强烈要求走医疗鉴定这条路,甚至在家属不愿出鉴定费的前提下,医院现行垫付鉴定费用。当然最后鉴定结果打消了患者和家属的疑虑后,家属也不再纠缠不休。

尽管作为当事医生,我当时觉得很委屈,为家属如此“不通情理”感到悲哀和心寒,在整个事件后续被当“纠纷”处理的过程中,也许只有亲历过纠纷处理的当事医生们才能理解其中的煎熬。但如今再一次回望,我觉得其实官司不一定就是无情的,因为这个官司背后的思维恰恰是对目前医院现状处境的一个挑战,应该被认为是一种在现阶段允许的,甚至是合理的质疑。患者有这种知情权,作为医方欢迎这种合理的方式提出的质疑。这个是医院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美丽的阵痛”。因此我们作为医务工作者,不能因为病人的不理解,我们就害怕、退缩、甚至放弃一个病人的生命。相反我们应该为成功抢救这个病人的生命感到高兴,没有任何一个评价、一个流言蜚语比得上这种救死扶伤的成功。

而这一次的抢救,无形中对整个医院多科室配合、协作抢救的流程有一个很大的提升。尤其是我们妇产科科室开展了多次的科室业务学习,以此来提高医务工作者的警惕,诊治过程中要规范产程指导,规范剖宫产指征,及时早期识别判断羊水栓塞,时刻把羊水栓塞牢记心头,牢记抢救流程,熟练处理要点,早识别早诊断早处理,防患于未然,使得妇产科整体“羊水栓塞”识别和抢救水平再上一个台阶。

作者:浙江省天台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吴炜英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