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性膀胱炎至重度膀胱小梁形成1例

2019-09-27 陈文 医学影像学杂志

患者男,42岁。“体检发现膀胱肿瘤1周”入院。患者1周在外院常规体检,泌尿系彩超提示彩超示膀胱内见2.6 cm×1.1 cm高回声凸起,似与膀胱相连,未见明显血流信号。患者既往排尿困难约5年,表现为排尿费力、尿线细、尿不尽,曾在外院诊断为前列腺增生,具体不详。

患者男,42岁。“体检发现膀胱肿瘤1周”入院。患者1周在外院常规体检,泌尿系彩超提示彩超示膀胱内见2.6 cm×1.1 cm高回声凸起,似与膀胱相连,未见明显血流信号。患者既往排尿困难约5年,表现为排尿费力、尿线细、尿不尽,曾在外院诊断为前列腺增生,具体不详。
 
门诊膀胱镜检查示膀胱颈口见一约2.0 cm大小肿物,双侧输尿管口因肿物遮挡观察不清,给予取活检,病理学诊断为腺性膀胱炎并上皮增生。门诊以“腺性膀胱炎”收入院。发病来患者精神饮食睡眠可,大便正常,小便如上述。体格检查未及异常。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及电解质无明显异常。我院超声检查示(图1):膀胱壁增厚、毛糙,较厚处约0.52mm,膀胱三角区处肌壁厚薄不均,可见多个宽基底样隆起,左、右侧壁隆起物较大分别为:1.57 cm×0.66 cm、0.98 cm×0.62 cm,均位于双侧输尿管开口处旁,其上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另见多个小房小梁形成。泌尿系CT示(图2,3):膀胱颈部肿瘤。前列腺肥大。膀胱阻塞性改变(宝塔状膀胱、膀胱壁增厚、膀胱小梁形成)。



图1膀胱左侧壁输尿管开口旁见1.57 cm×0.66 cm隆起物;图2CT增强矢状位见膀胱颈部软组织肿块,充盈缺损形成(箭);图3CT增强冠状位重建显示膀胱呈“宝塔状”改变,壁增厚并见膀胱小梁形成(箭)
 
入院后积极术前准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经尿道膀胱病损电切术”。术中见后尿道粘膜绒毛状水肿样改变,尿道呈裂隙状,膀胱颈、膀胱三角、底部、俩侧壁部分粘膜广泛乳头状瘤样及滤泡状改变,膀胱颈后唇抬高,膀胱大量小梁小室形成,双侧输尿管开口未能看清。电切尿道及膀胱病变送病理学检查。病理诊断:腺性膀胱炎,部分区粘液上皮化生。
 
讨论:
 
膀胱小梁为膀胱流出道梗阻的并发症,随着广大居民对健康的需求提高,导致重度膀胱小梁形成的病例少见。膀胱流出道梗阻在男性中多见于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的患者,其他病因如膀胱癌、腺性膀胱炎等病因少见,究其原因为膀胱癌早期就可能发现血尿而就诊,梗阻往往较早即被解除。本例从尿路梗阻症状出现至获得确诊历时5年,既往5年前因排尿不畅在外院诊断为“前列腺增生”而未引起患者重视。此次因超声诊断膀胱占位经手术病理确诊为腺性膀胱炎。
 
腺性膀胱炎是一种非特异性的膀胱上皮增生性和化生性病变,病因不明确。腺性膀胱炎好发于膀胱三角区及颈部,常为多中心性,呈散在的片状或簇撞,病变形态多样,可为乳头状、结节状、息肉样及滤泡样,亦可多种形态同时存在。术前超声和CT对该病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由于腺性膀胱炎病灶内无血管,故彩超检查时其内无血流信号;CT增强后病灶强化不明显。当腺性膀胱炎发生于膀胱颈部时引起膀胱流出道梗阻,膀胱内尿液潴留,膀胱逼尿肌兴奋,膀胱过度活动导致逼尿肌反复持续收缩状态,久之形成逼尿肌肥厚变性,从而形成膀胱小梁。膀胱小梁超声声像图表现为膀胱壁增厚,壁内层不平,可见排列的多发性柱状凸起物,伸向膀胱腔内的较强声斑为膀胱小梁。
 
膀胱小梁在CT平扫下仅可能发现膀胱壁增厚,CT增强诊断价值大,尤其是延迟期,在高密度对比剂的衬托下清楚的显示膀胱壁增厚或波浪状增厚;尽管壁增厚,但呈现膀胱壁柔软无僵硬感,与膀胱癌侵犯肌层有明显的不同,且膀胱周围脂肪密度正常。膀胱小梁按壁增厚的程度分为轻、中、重三级,重度为膀胱壁厚度大于2.0 cm,临床症状明显。
 
原始出处:

陈文.腺性膀胱炎至重度膀胱小梁形成1例[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8,28(05):793+799.

作者:陈文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