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ment Pharmacol Ther:注意!炎性肠病患者过量使用类固醇

2017-11-13 常路 环球医学

糖皮质激素是炎性肠病(IBD)诱导缓解的核心,但却是无效的维持性药物。2107年11月,发表在《Aliment Pharmacol Ther》的一项研究旨在确定英国门诊患者类固醇使用的标准并评估与过量暴露相关的因素。结果表明,14.9%的英国IBD患者发生类固醇依赖或过量(7.1%潜在可避免)。

糖皮质激素是炎性肠病(IBD)诱导缓解的核心,但却是无效的维持性药物。2107年11月,发表在《Aliment Pharmacol Ther》的一项研究旨在确定英国门诊患者类固醇使用的标准并评估与过量暴露相关的因素。结果表明,14.9%的英国IBD患者发生类固醇依赖或过量(7.1%潜在可避免)。

目的:旨在确定英国门诊患者类固醇使用的标准,评估与过量暴露相关的因素。

方法:研究人员在非选择性IBD门诊患者中记录了类固醇的使用情况。符合类固醇依赖或过量标准的病例进行了盲法同行评议,旨在确定类固醇处方是否是可避免的。研究人员分析了类固醇使用和患者/机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1176例患者中,30%在过去的12个月接受了类固醇。14.9%为类固醇依赖或过量,在中度/重度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中比在克罗恩氏病(CD)患者中更常见(42.6% vs 28.1%;P=0.027)。49.1%患者的类固醇依赖或过量被认为可避免。不合理类固醇过量的年发生率为7.1%。混合效应逻辑回归分析揭示了不合理类固醇过量的独立预测因素。UC中度/重度vs轻度/静态疾病活动的比值比(OR,95% CI)为4.59(1.53~20.64),CD为4.60(2.21~12.00)。CD中,在IBD多学科团队的治疗中心,不合理类固醇过量率较低(OR,0.62;0.46~0.91),而专门的IBD门诊会防止UC不适当的类固醇过量(0.64;0.21~0.94)。胃肠道实习生的总数与不合理类固醇过量率相关。

结论:14.9%的英国IBD患者发生类固醇依赖或过量(7.1%潜在可避免)。研究人员证实了服务结构(IBD多学科团队、专门的IBD门诊)的积极作用。例行记录类固醇依赖或过量是可行的,并应该被认为是一个质量指标。

原始出处:
Selinger CP,et al.A multi-centre audit of excess steroid use in 1176 patients wit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Aliment Pharmacol Ther. 2017 Nov;46(10):964-973.

作者:常路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8)
#插入话题
  1. 2018-07-10 jj000001
  2. 2018-09-07 yb6560
  3. 2017-11-26 jyzxjiangqin

    炎症性肠病的治疗.

    0

相关资讯

诊疗重点!教你分辨炎性肠病!

近 20 年来,我国炎性肠病的发病率增加 20~30 倍,目前 IBD 人口达 30~50 万,已成为消化系统的常见病,且其发病率仍在高速增长。

Lancet:在21世纪,炎性肠病的全球发病率。

在21世纪,炎性肠病已成为全球性疾病。今Lancet上发表一篇评估炎性肠病在全球范围的发病率和患病率的文章。

Redox Biol:研究提示IDH2在结直肠癌预防中起到重要作用

IBD(炎性肠病)是包括UC(溃疡性结肠炎)和CD(克罗恩病)在内的慢性、复发性、免疫性、炎症性胃肠道疾病。临床表现腹泻、腹痛,甚至可有血便。溃疡性结肠炎是结肠黏膜层和黏膜下层连续性炎症,疾病通常先累及直肠,逐渐向全结肠蔓延,克罗恩病可累及全消化道,为非连续性全层炎症,最常累及部位为末端回肠、结肠和肛周。

Lancet:远程医疗可安全有效管理炎性肠病

炎性肠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胃肠道疾病,传统情况下其严格和个性化的控制是一种挑战。2017年9月,发表在《Lancet》的一项实效、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调查了远程医疗管理炎性肠病对医疗资源的使用和患者报告的医疗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远程医疗可安全有效管理炎性肠病。

Gut Microbes:炎性肠病患者合并艰难梭菌感染的肠道菌群特征

艰难梭菌感染是炎性肠病常见的并发症,并且常提示疾病预后不良。目前炎性肠病合并艰难梭菌感染患者的肠道微生态构成尚不明确。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监测IBD患者英夫利西单抗血药浓度:主动vs被动

治疗药物监测使给药方案个体化,从而达到满意的疗效及避免发生毒副反应。2017年10月,发表在《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的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比较了主动vs被动监测英夫利西单抗血药浓度的炎性肠病(IBD)患者的长期结局。结果表明,主动监测与更好的临床结局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