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 Cancer J Clin :简化宫颈癌筛查,起始年龄和检查方式都有变化

2020-08-09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 医学新视点

近日,美国癌症协会(ACS)发布了最新宫颈癌筛查指南。根据指南建议,筛查措施将有所简化。其中一个重要更新是:建议25-65岁女性首选每5年通过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检查来筛查宫颈癌。

近日,美国癌症协会(ACS)发布了最新宫颈癌筛查指南。根据指南建议,筛查措施将有所简化。其中一个重要更新是:建议25-65岁女性首选每5年通过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检查来筛查宫颈癌。如果无法进行初级HPV检查(primary HPV tests),则可以每3年进行一次细胞学(俗称巴氏涂片)检查,或每5年进行一次细胞学和HPV联合检查。

这意味着,ACS新指南首推单独使用初级HPV检查,要知道,细胞学检查一直是宫颈癌筛查金标准;而且比起目前大多指南建议的21岁开始筛查,起始筛查年龄要推迟了4年。

美国癌症协会HPV和妇科癌症主任Debbie Saslow博士表示:“这些简化的筛查建议可以改善女性依从性,并减少潜在的危害。”

Saslow博士补充解释,过去积累了大量研究比较HPV检查和细胞学检查的效果,现在已有更强有力的证据支持延迟筛查、并首选HPV检查。与现行推荐相比,最新推荐的25岁开始接受初级HPV检查可以“多预防13%的宫颈癌病例和7%的死亡”。模型表明,“可以通过增加9%的随访来实现这一目标,但总体上需要进行的检查减少了45%。”

将起始筛查年龄推迟到25岁,也考虑到了年轻人中HPV疫苗接种率越来越高。指南制定团队指出,“在接种疫苗人群中,细胞学检查的效率要低得多。因为疫苗可以预防高危HPV型感染,细胞学检查异常结果中,大多是低危HPV型导致的轻微病变。随着接种率的提高,这种假阳性的比例还会增加。”因此,ACS也建议医生同时考虑宫颈癌筛查发现和疫苗接种情况,来准确评估筛查结果。

另一方面,只有不到1%的宫颈癌是在25岁前被诊断的,随着疫苗接种率增加,这一比例还会更低。此外,年轻患者的假阳性率要高得多,而假阳性结果可能对妊娠结局产生负面影响。

Saslow博士还表示,这些新建议不会影响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因为联合检查和初级HPV检查的操作方式相似。

显然,最新建议和ACS现行指南或其他机构的指南都有着很大不同:

美国癌症协会(ACS)、美国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协会(ASCCP)和美国临床病理协会(ASCP)的现行联合推荐是,“21岁-65岁女性每3年一次细胞学检查,从30岁开始可改为每5年一次联合检查”。

美国妇产科学会(ACOG)目前也推荐,从21岁开始每3年接受一次细胞学检查,30岁起每5年进行一次联合检查。

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在2018年开始将筛查建议调整为,“21-65岁女性每3年一次细胞学检查,从30岁开始可每5年进行HPV检查或联合检查”。这也是USPSTF首次推荐单独进行HPV检查。

此次ACS新指南指出,仍然保留细胞学检查的选项,是因为在某些情况下女性可能无法获得获批用于初级筛查的HPV检查。随着逐渐向初级HPV检查过渡,未来指南将不再推荐单独进行细胞学检查或联合细胞学检查。目前,FDA已批准两项一线初级HPV检查用于宫颈癌筛查。

新指南中地位变化显着的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查,它们的差别在于:

细胞学检查需要通过宫颈刮片先收集宫颈细胞,然后染色、进行显微镜检查。虽然自75年前问世以来一直是宫颈癌的筛查“金标准”,但细胞学检查只能发现约50%的宫颈癌前病变。

检查有无HPV的DNA则更准确,因为HPV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感染原因。不过HPV检查只能确定女性是否感染了致癌HPV,而不能确定实际患癌风险,这会给很多女性带来不必要的担忧。HPV检查还有一个优势,筛查间隔更久,频率更低。

目前,ASCCP和ACOG这两大专业机构都表示,正在对ACS最新建议进行更全面的审查,以确定是否需要跟进这些更新。ACOG实践活动副总裁Christopher M. Zahn博士表示,现行筛查建议“平衡了筛查好处和潜在危害。由于广泛的筛查,过去30年中美国宫颈癌的发病率已经降低了一半,基于证据的宫颈癌筛查方法将继续推动宫颈癌发病率的降低。”

ACS指南其他主要建议包括:

超过65岁的女性,应停止所有筛查。除非她们在过去25年中有癌前病变史(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级或以上),或缺乏足够充分的阴性筛查记录。

足够充分的阴性筛查记录定义为:过去10年中连续2次初级HPV检查结果呈阴性,或2次阴性联合检查或3次细胞学检查阴性,且最近一次检查在过去5年内进行。这些标准不适用于当前因异常筛查结果而需要继续接受监测的人群。

如果没有充分的筛查记录,超过65岁且没有患病影响预期寿命,那么仍应继续筛查,直到符合停止筛查的标准。

无论年龄,如果预期寿命有限,可以中断宫颈癌筛查。

上述建议与现有指南的推荐相似。

原始出处:

Elizabeth T H Fontham, Andrew M D Wolf, Timothy R Church,et al.Cervical cancer screening for individuals at average risk: 2020 guideline update from the American Cancer Society.CA Cancer J Clin. 2020 Jul 30. doi: 10.3322/caac.21628.

作者:药明康德内容团队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1. 2020-11-04 pazilia

    HPV TCT

    0

  2. 2020-08-11 一闲
  3. 2020-08-10 ms9000000457302034

    现在我们医院都是HPV,TCT一起联合筛查的

    0

  4. 2020-08-09 1240394fm61暂无昵称

    学习

    0

相关资讯

Cell Death Diff:HPV介导HP1γ核转运促进p53降解驱动宫颈癌发生

与其他癌症或恶性疾病发病原因不同,宫颈癌变是由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持续感染引起的。在15种致癌的HPV亚型中,包括HPV16及HPV18在内的高危型HPV亚型,与约70%的宫颈癌息息相关。尽

感染HPV一定会得宫颈癌吗?

近年来,HPV疫苗日益被女性朋友们关注,那么不禁会问打了疫苗就不会得宫颈癌了吗?或者感染了HPV就一定会得宫颈癌吗?常常有检查时发现自己HPV检查结果阳性的朋友,大惊失色,担心自己一定会得宫颈癌。

慢性乙肝、宫颈癌如何预防? 专家解疫情期间疫苗接种困惑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流行病学研究室主任赵方辉近日在第26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媒体沟通会上指出,作为预防传染病的主要措施,疫苗对于癌症的预防发挥着重要作用。

宫颈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一例

患者女,29岁,5个月前行“剖宫产术”,产一男活婴,恶露持续时间52天;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量少,色鲜红,伴褐色,无腹痛、腹胀、发热等不适,无同房接触性出血史

原发性宫颈腺泡状软组织肉瘤 1 例

患者, 23 岁, 3 年前曾因“无明显诱因出现经期延长、月 经量增多”于当地医院就诊。因否认性生活,未行妇科检查, 按“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给予雌孕激素、中药等治疗,效果 欠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