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仁医生上线,利用微信开创移动医疗全新跨平台模式

2014-09-03 杏仁医生 美通社

国内首款以医生为主导的移动医疗跨平台APP杏仁医生,在历经三个月测试期后,于今日正式上线。随着这颗重磅“炸弹”的落地,这款 与微信强强联合的医生专属移动平台,打通杏仁与微信双平台,开创了一种现代医生全新的联系


国内首款以医生为主导的移动医疗跨平台APP杏仁医生,在历经三个月测试期后,于今日正式上线。随着这颗重磅“炸弹”的落地,这款 与微信强强联合的医生专属移动平台,打通杏仁与微信双平台,开创了一种现代医生全新的联系方式 -- 杏仁号。杏仁医生APP以医生为主导,化繁为简,使 医患达成信息跨平台无缝交流,引领移动医疗新模式,实现了移动医疗产业华丽突围。 

而创造杏仁医生的互联网研发团队以他们的创新思维、对医生需求的关注和创造力倍受医疗界和金融界瞩目,并获得了超过3000万人民币的投 资。创始人马丁医生(前澳大利亚全科医生)表示 :“中国的医生,值得更多的尊重,更高的待遇。海外医生的环境比中国理想,他们经营患者,维护长期关系, 获得更高的知名度和收益。我们的医疗现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体制,但无法阻碍互联网对其的创新,信息化时代的医生,是时候改变与患者的相处方式,用科技来创 造更轻松的工作和更优质的生活。” 

分隔医生的工作与私人空间

腾讯让QQ号变成了互联网时代下无人不知的沟通工具,而每位医生的杏仁号则成了所有医生的全新联系方式,无需私人电话、不用微信、短信,杏 仁号将医生的工作和私人空间完全分隔 -- 患者所有的问题,都在杏仁医生解决,避免个人联系方式被轰炸,从根本上解决了医生私人信息被泄露的困扰。在与 患者的单线交流中,保障了医生的隐私,个人生活不被打扰。 

在每位医生的杏仁号里,还为医生提供了免费电话功能,与患者的沟通更为高效。当然,免费通话功能也是建立在保障医生隐私基础之上的。  

医生与患者通过杏仁号与微信跨平台自由沟通 

医生杏仁号VS患者微信,开创新的沟通方式

“不在同一个平台,但在同一个频道”,杏仁医生的产品负责人这样形容这款APP。与传统产品不同,杏仁医生仅供医生使用,相对应的患者却来 自微信平台。在研发之初,杏仁便与微信打通,患者添加医生杏仁号或扫描二维码,便可无缝对接,这无疑是开创性的,在所有的移动医疗产品里,还没有先例。这 种模式让杏仁医生平台操作更为简约、便捷,同时也省去了患者下载安装的麻烦。 

除此之外,在每位医生的个人主页上,医生可以面向自己的患者分享医学知识、治疗方案、药物使用安全等,而这样的方式,从根本上来说,提升了患者的依从性,让患者对自己的医生更加信赖。 

现代科技,让医生把门诊开到手机上来

医疗是件极其严谨的事情,它关系着患者的健康、甚至生死。这也就注定了单纯的线上沟通只能是低质量问答,无法真正意义上的看诊。而杏仁医生从线下到线上的方式,让互联网看诊不再局限于“轻问诊”层面。 

在多点执业逐步开放的今天,医生在职业发展过程中维护积累的患者“粉丝群”成为医生可以“带着走”的财富,无论未来打算稳定在医院科室,亦 或多点执业,“杏仁医生”所开创的医患关系新模式,就像是未来医生“私人门诊”的原型。而区别于互联网上的陌生患者,医生自己熟悉的患者、或熟悉患者介绍 的患者对自己的信赖,才真正为更多的收益带来可能。 

在杏仁医生这个“私人门诊”里,患者可以和医生交流、咨询问题;医生可以在杏仁平台为患者进行深层次诊断,并设定相应费用。患者支付少量费用就可得到为期一个月的跟踪服务,这样的模式对医生和患者来说,则是双赢。据了解,目前杏仁平台从中不会收取任何费用。 

用科技为医生创造更轻松的工作和更优质的生活

放眼全世界,医生都是非常稀缺的职业,在人口众多的中国,有媒体将医生比喻为“熊猫”,这样的实际情况折射出的便是医生高负荷、高压力的工作。传统医疗繁琐的就诊手续,让医生不堪重负的同时,患者也早已筋疲力尽。 

医疗领域最核心的一定是医生,移动互联网无疑是改善中国医生执业环境最快最有效的平台,杏仁医生让每一位用户利用杏仁号经营患者、维护长期 关系、建立个人医生品牌,获得了更高的知名度和收益。同时,它改变了医生与病人相处的模式,医生无需重复多次为同一位患者问诊,这种移动互联创新的连接方 式,用科技为医生创造了更轻松的工作。 

其CEO马丁医生表示,此次拿到的3000万人民币投资,也会最大限度地用于产品研发以及转化为杏仁平台上的医生福利,据杏仁医生负责人徐 琳介绍,杏仁医生已经集中在上海各大医院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测试,包括中山医院、国妇婴、上海第六人民医院等在内的多家医院均在以个人或科室形式使用,并 收到良好评价,其中还受到中山医院呼吸科主任、国内知名呼吸病专家白春学教授力捧,目前app store和各大安卓市场均已上线,已积累了上千名医生用 户。 

作者:杏仁医生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1. 2015-10-29 糖果鱼塘

    前景

    0

  2. 2014-09-19 221.232.155.2

    加我好吗,你的微信号码多少?

    0

  3. 2014-09-05 smlt2014
  4. 2014-09-03 58.52.135.45

    如果第三 方微 信,会不会平台方会拦 截个人号的粉丝?

    0

相关资讯

王航:移动能让医疗变“轻”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是yes or no这么简单。在如火如荼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手机可以购物、可以定餐、可以监测心率,可以挂号,可以开科会……移动似乎变得无所不能,无孔不入,之于医疗,它能改变什么?又不能改变什么?移动让医疗信息的获取更便捷先分享一个小故事。两年前我在协和特需门诊排队挂号,当时特需门诊的挂号窗口还在北配楼,一位家长排在我后面,聊天中听出她要挂内分泌科诊治小儿生长发育的大夫。我迅速

细数美国移动医疗的七大商业模式

移动医疗的创业者和投资人最在意的无非是商业模式。虽然医疗健康行业市场大,但因为体系的复杂性,商业模式并不显而易见。在国外(美国),一些移动医疗产品已经有盈利模式,主要是向医院、医生、药企、保险公司和消费者进行收费。其商业模式则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为医院(或医生)提供信息化服务 Epocrates:全球第一家上市的移动健康公司。为医生提供手机上的临床信息参考,2012年营收约为1.2亿美金,

移动医疗应用:十大可能的掘金点

著名移动技术咨询公司Research2Guidance发布了最新版的《移动医疗应用开发者经济》报告。在过去的两年半里,iOS和Android两大主流移动平台上的移动医疗应用(以下简称mHealth应用)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截止2014年Q1季度,mHealth应用数量已超过10万。本文综合mHealth应用报告,总结出了移动开发者想要进驻mHealth应用市场所必须关注的十大掘金点。 1. mH

移动医疗:苹果的下一个“甜蜜点”

“sweet spot”(甜蜜点),中文意思就是最佳的切入位置。在8月21日北京举行的“2014数字亚洲博览会”上,想要尝到市场更多甜头的移动互联网产业“盯上”了移动医疗的庞大市场。 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副总裁Paul Kent在会议上谈到苹果市场的创新驱动力,将移动医疗应用纳入了未来的战略探索领域。相比之下,苹果其他技术领域多是其老生常谈的拿手项,包括苹果电视、车载系统以及智能家居在内的研

移动医疗能否拯救苹果?

没有了乔布斯的苹果正在变得平庸。库克时代的苹果似乎更多地进行改造而不是创新,比如苹果打算明年一季度推出12.9英寸的iPad,以及筹划下个月推出的更大尺寸的iPhone。这些措施让各类产品在形式上变得更加接近,只是让用户选择更宽而已。也有人称苹果开始采取防御策略如就智能机的专利起诉三星只是显示出其对创新不再那么自信。 有此种种,苹果衰亡论并非空穴来风。然而,移动医疗能否拯救苹果? 苹果的移动医

移动医疗:肉搏战的开始---谁是刀俎 谁是鱼肉?

移动医疗是炙手可热的话题,其实说到移动医疗,首先还要说医疗领域,在医疗领域有直接面向医生提供服务的机构,还有提供医-医互动交流,医-患互动交流,以及患-患交流的平台,当然还包括一些提供后台的移动技术提供商(包括远程视频,视频压缩等)。由于医疗门槛相对较高,除患-患交流外,其它大多是医疗业内人士涉足,发展相对专业而缓慢。居于前列的包括有问必答,好大夫,其它则如三九健康,寻医问药,也拥有相当庞大的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