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Report:调节宿主细胞代谢对抗甲流感染

2017-05-26 MedSci MedSci原创

使用PI3K / mTOR抑制剂BEZ235后,能够减少病毒在宿主中的血液中含量,尽管对病毒复制的早期阶段没有影响,但是BEZ235显着增加小鼠的存活率。这项研究揭示了除了针对病毒和机体免疫系统开发治疗方案外,针对受感染细胞的代谢开发疗法也是一个可行的新思路。

甲型流感病毒是一种RNA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能够利用宿主细胞的蛋白质和脂质形成病毒颗粒(virus particle),然后从裂解的宿主细胞中释放感染其他细胞。在感染期间,甲流病毒能够绑架宿主细胞的基因转录和蛋白翻译机制,以利于自身病毒蛋白质生产,同时能够改变原本的抗原以此降低疫苗和机体免疫的功效。目前,在没有针对宿主自身免疫系统的治疗方法下,主要依赖针对甲流病毒的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抑制剂作为前期治疗方案,但是随着病毒的发展,病毒对此的抗药性上升。这些因素和趋势降低抗甲流病毒治疗功效。开发新的对抗甲流病毒疗法是迫切需要的。

已知对免疫受损,肥胖,糖尿病,老年人和儿科人群构成重大风险。在最新的一期Cell Report杂志中,Heather S Smallwood及其同事报导了,他们通过比较感染了甲流病毒的儿童患者的呼吸道上皮细胞的代谢情况,发现这些儿童甲流患者的上皮细胞内葡萄糖代谢的水平提高。使用定量质谱法,研究人员发现在这些患者的原代呼吸细胞被流感感染后,发生的代谢变化和其细胞的c-Myc蛋白,糖酵解和谷氨酸分解中的增加有关。

c-Myc蛋白是细胞内参与代谢调节的和细胞增殖的PI3K / mTOR信号通路的重要蛋白之一。研究人员接着通过小分子合成筛选出一系列PI3K / mTOR抑制剂。其中PI3K / mTOR抑制剂BEZ235被证实了能够抑制感染的甲流病毒的复制。使用BEZ235治疗后,发现能够消除因为甲流感染所引起的c-Myc蛋白的瞬时诱导表达上升,从而使下游的4E-BP1和p85蛋白的磷酸化回到正常水平。这一结果导致甲流感染所诱导的代谢变化比如葡萄糖代谢的水平上升得到逆转。

重要的是,使用PI3K / mTOR抑制剂BEZ235后,能够减少病毒在宿主中的血液中含量,尽管对病毒复制的早期阶段没有影响,但是BEZ235显着增加小鼠的存活率。这项研究揭示了除了针对病毒和机体免疫系统开发治疗方案外,针对受感染细胞的代谢开发疗法也是一个可行的新思路。

原始出处:
Heather S Smallwood et al. Targeting Metabolic Reprogramming by Influenza Infection for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Cell Report (2017) DOI: http://dx.doi.org/10.1016/j.celrep.2017.04.039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4)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Sci Rep:致癌性PIK3CA的转化在乳腺上皮细胞中的影响

PIK3CA中的体细胞突变常常见于人类的多种癌症中,包括乳腺癌,它们可以改变细胞的生理学和肿瘤细胞对化学疗法的敏感性。这就使得PIK3CA成为早期检测和个性化治疗的一种有潜力的分子靶标。近期,一项发表在杂志Sci Rep上的研究使用1H核磁共振光谱(NMR)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与13C稳定同位素标记的葡萄糖和谷氨酰胺作为代谢示踪剂,探测了MCF10A细胞系中PIK3CA(H1047R)突

MOL CELL:继青蒿素之后,又一神中药

线粒体在细胞死亡,自噬,免疫和炎症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之前研究表明,Nur77是一种孤儿核受体,通过靶向线粒体诱导细胞凋亡。雷公藤红素是一种有效的蛋白酶体抑制剂,证实通过抑制蛋白酶体活性进而诱发癌细胞凋亡。雷公藤红素是一个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来源于中药雷公藤的根皮,它是治疗类风湿病雷公藤片、雷公藤多甙片等制剂的有效成分之一。最近发现的雷公藤红素的超级减肥作用更使这一传统中药成分风靡世界。

Immunity:谷胱甘肽调节T细胞免疫力

这项研究揭示了谷胱甘肽如何调节T细胞免疫力的分子机制,为针对T细胞调节人机体免疫力和过免疫疾病提供了理论基础。

科学家如何“以毒攻毒”治疗多种人类疾病?

在开发治疗多种人类疾病新型疗法的道路上,有这么一种奇特的方法,那就是以毒攻毒,当然科学家们也非常擅长使用这种方法来帮助改善/治疗患者的疾病,比如就有来自里约热内卢的科学家们用一种称作沃巴克氏菌的细菌来感染蚊子,这种细菌能够对携带登革病毒的埃及伊蚊起到防疫作用,防止病毒在其体内扩散,从而就成功实现了利用蚊子来对付登革热的目的;当然也有研究人员利用蜗牛毒液来开发速效胰岛素用于治疗糖尿病。

Oncogene:黄波教授团队揭示调控肿瘤干细胞代谢新机制

近期,国际学术权威刊物自然出版集团旗下子刊、肿瘤学重要学术期刊《Oncogene》杂志在线发表了华中科技大学基础医学院黄波教授科研团队关于肿瘤干细胞代谢的研究成果。博士生骆顺群、李勇为本文并列第一作者,黄波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肿瘤代谢研究是肿瘤的热点问题。目前肿瘤研究主要集中到肿瘤群体层面,考虑到肿瘤的层次性和异质性,缺少对肿瘤干细胞的代谢研究。在题为《下调表达线粒体型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重塑黑

J Dent Res:精氨酸通过代谢和对微生物的调控促进pH内稳定

龋齿可以被描述为口腔微生物群落的生态失调,它是由产酸、耐酸和适应酸的菌属造成局部致病微环境,进而导致硬组织脱矿。口腔微生物生成碱,特别是通过精氨酸分解代谢通路,对维持斑块pH内稳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证据显示,在洁齿剂中添加精氨酸对牙齿可以起到防龋效果。这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使用高度反应体内口腔微生物的体外多种类口腔生态被膜模型,检测精氨酸疗法对口腔微生物的机械和生态影响以及其调控pH的动力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