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Human Behaviour:多摄入碳水化合物能防抑郁?

2022-09-13 影像小生 MedSci原创

该研究可能为针对相对碳水化合物摄入和抑郁症的预防策略和干预提供信息。

抑郁症是全球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全球总体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阐明抑郁症的潜在因果因素及其影响的方向可能有助于制定预防策略。除了已知的抑郁症危险因素,如家族史、压力源和某些社会人口统计学因素外,近年来饮食摄入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也受到了很多关注。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碳水化合物的相对摄入量会影响抑郁症。然而,碳水化合物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仍存在争议。为了验证这一点,中国西安交通大学的郭燕教授和杨铁林教授领衔,在Nature Human Behaviour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他们利用超40万人的基因样本进行了孟德尔随机化分析(MR analysis),使用与相对碳水化合物摄入(N= 268,922)和重度抑郁障碍(N= 143,265)相关的遗传变异进行了一项双样本双向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这些遗传变异来自目前最大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表1 相对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摄入量与MDD之间的关系

MR证据提示,较高的碳水化合物相对摄入量与较低的抑郁风险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碳水化合物相对摄入量每增加1个标准差,抑郁的比值比为0.42;95%可信区间为0.28-0.62;p = 1.49 × 105)。

表2. 考虑其他饮食组成前提下,相对碳水化合物摄入对MDD的影响

相对碳水化合物摄入对MDD的影响估值与单变量估值大小相当,而相对脂肪摄入量(IVW OR=0.56;P=0.37)和相对蛋白质摄入量(IVW OR=0.56;P=0.27)同样对MDD影响均不显著。

多变量MR表明,在调节其他饮食成分后,相对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对抑郁的保护作用仍然存在。

图2.相对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通过潜在中介对抑郁症影响的中介分析

两步MR中介分析显示,体重指数部分中介了这一效应,中介比例为15.4%(95%可信区间,6.7% - 24.1%)。

表4. 相对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通过BMI对抑郁症的中介效应

综上所述,本研究使用大样本暴露和结局GWAS进行MR分析,推断碳水化合物与抑郁之间的因果关系。该研究发现了碳水化合物相对摄入量与较低抑郁风险之间的保护性关联的可靠遗传证据,并且BMI在较小程度上介导了这一效应。该研究结果对抑郁症预防政策的潜在影响需要在功效良好的随机临床试验中进行验证。

原文出处

Bidirectional two-sample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analysis identifies causal associations between relative carbohydrate intake and depression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2 Jul 18]. Nat Hum Behav. 2022;10.1038/s41562-022-01412-9. doi:10.1038/s41562-022-01412-9

作者:影像小生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8)
#插入话题
  1. 2023-02-08 tamgche
  2. 2022-09-16 css2021

    有没有调查过患抑郁症的人和肥胖的比例

    0

相关资讯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机器学习提示使用脑电图预测重度抑郁症的治疗反应

在精神病学中选择治疗方案仍然是一个反复试验的过程,这一长期的临床挑战促使人们越来越关注使用机器学习技术的治疗反应预测模型。

Stroke:八年的抑郁症状轨迹和中风风险的关系

以多个时间点的高症状为特征的抑郁症状轨迹与卒中风险增加有关。

每天快走15分钟,和emo说拜拜!JAMA子刊:每周快步走2.5小时,抑郁风险降低25%!

JAMA Psychiatry:与不运动的人相比,每周总体力活动达到4.4mMET-h/wk时,患抑郁症的风险降低18%;当运动上升至8.8mMET-h/wk时,参与者罹患抑郁症的风险显著降低25%!

Mol Psychiatry:陆林院士发现疫情3年新增7千万抑郁症,9千万焦虑症

前不久,中科院院士陆林在抖音与中国科协联合出品的科普栏目《科创中国·院士开讲》中关于新冠疫情对人类心理影响的推测受到广泛关注,他表示,这种心理层面的影响将持续至少20年。

ACEI和ARB降压药,是否能降低老年抑郁症发病风险?

在这项基于人群的大型观察性研究中,与使用阴性对照(噻嗪类利尿剂)相比,使用 ACEI 或 ARB 与老年人患抑郁症的风险降低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