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 Netw Open:睡不好真伤心!中国1.5万人队列研究,高质量的睡眠能降低心脏病和中风风险

2024-05-16 梅斯学术 MedSci原创

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研究表明,更好的睡眠可以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即保持健康的睡眠模式能改善一个人的整体健康状况。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加班工作学习、电子设备的使用都在削减我们的睡眠时间,睡个好觉几乎成为很多人的奢望。但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多种睡眠障碍模式或会增加中风和心脏病风险。

近日,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研究表明,更好的睡眠可以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即保持健康的睡眠模式能改善一个人的整体健康状况。该研究题为“Changes in Sleep Patterns, Genetic Susceptibility, and Incident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China”,发表在JAMA Netw Open.杂志。

图片

一、研究背景

心血管疾病(CVD)是全世界疾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2019年,CVD约占全球死亡人数的三分之一,其中超过40%的死亡发生在中国。几乎所有国家的CVD负担都在持续上升,因此迫切需要确定可改变的CVD预防风险因素。

越来越多的证据证实,睡眠与心血管健康之间存在关联。只有一项研究表明,在2至5 内保持健康的睡眠模式与降低CVD和冠心病 (CHD) 风险相关,但与中风风险无关。然而,这项研究是在中年人中进行的,他们通常会根据工作时间表调整睡眠模式。但目前仍然缺乏来自具有自然睡眠模式的退休老年人的证据。

除了生活方式因素外,遗传因素也与CVD有关。对于遗传易感性较高的个体来说,长期保持良好的睡眠模式是否与降低冠心病或中风风险相关尚不清楚。

为了填补证据空白,研究人员收集了相隔约5年的2个时间点的睡眠信息,前瞻性地探讨了睡眠模式变化对中国中老年退休人员后续CVD结局发生率的长期影响。作者进一步研究了睡眠模式的5年变化如何相互作用,并与CVD相关的遗传变异相结合,探讨影响CVD结果的风险。

二、研究方法

1. 研究人群

2008年9月至2010年6月期间,基线调查共招募了东风汽车公司(DMC)退休职工27,009人,其中,24,175人参加了2013年第一次跟踪调查。参与者填写了标准化问卷,并在两项调查中均进行了体检。

2. 睡眠模式的变化

低风险睡眠因素的定义如下:就寝时间在晚上10:01至凌晨12:00 之间、每晚睡眠时间为 7 至少于 8 小时、睡眠质量良好或一般、午睡 60 分钟或更少。

为了确定睡眠模式从基线到第一次随访的变化,考虑到样本量和相关的统计功效,作者将睡眠模式定义为不利(睡眠得分≤2)和有利(睡眠得分≥3),然后将参与者分为4组:持续不利、有利-不利(即从有利转变为不利)、不利-有利(即从不利转变为有利)和持续有利。

3. 多基因风险评分

本研究中使用的基因分型芯片是Illumina Infinium OmniZhongHua-8 芯片。

4. 结果

本研究的主要结果是事件 CVD,评估截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事件 CVD 被定义为事件 CHD 的复合结果。

5. 协变量

在基线和第一次随访调查中,经过培训的调查员使用标准化问卷收集人口特征(年龄、性别和教育程度)、生活方式(饮酒状况、吸烟状况和体力活动)和病史。

三、研究结果

研究小组观察了15306名平均年龄为66岁的人,其中58%为女性,42%为男性。研究人员报告称,5474人(36%)有持续的不良睡眠模式,3946人(26%)有持续良好的睡眠模式。

在近5年的平均随访期内,研究小组的3669名成员在此期间记录了心血管疾病病例,包括2986例冠心病和683例中风。

研究结果发现,与持续不良睡眠模式的人相比,在随访期间,持续良好睡眠模式的患者新发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和中风的发生风险显著降低。

图片

研究人员表示,心血管疾病的遗传风险并没有改变这些关联。然而,睡眠模式的变化和遗传风险以剂量依赖的方式与冠心病和中风风险共同相关。

图片

四、总结

在这项前瞻性队列研究中,持续保持良好睡眠模式超过5年的个体在接下来的 5 年内发生 CVD、CHD 和中风的风险最低。没有证据表明对冠心病或中风的遗传易感性会影响效果。睡眠模式和遗传风险变化的联合亚组与冠心病和中风的风险呈负相关,在低遗传风险且保持良好睡眠模式超过5年的个体中,风险最低。

总之,在这项队列研究中,持续 5 年的良好睡眠模式与随后 5 年发生 CVD 事件的风险显着降低相关。对于遗传风险较高的个体,那些持续良好的睡眠模式的人患冠心病和中风的风险较低。这些发现凸显了长期保持良好睡眠模式的重要性。

来源: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networkopen/fullarticle/2817865

作者:梅斯学术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Am J Rhinol Allergy:过敏性鼻炎与睡眠和神经性心理障碍的遗传关系如何?

研究人员探讨了 AR 与多种常见睡眠和神经性心理疾病的关联。结果发现,AR(特别是由花粉引起的 AR)可能是打鼾症在遗传水平上的一个独立风险因素。

不睡觉大脑“雪崩”!睡一觉大脑恢复最佳状态!Nature子刊:“需要睡觉”的根本原因找到了!

Nature Neuroscience:大脑需要定期重置其操作系统以达到“临界状态(Criticality)”,在这个状态下思维和处理过程会得到优化。

Nature Neuroscience:小胶质细胞通过影响去甲肾上腺素的传递调控睡眠

这些发现表明,小胶质细胞可以通过与去甲肾上腺素传播的相互作用来调节睡眠。

用了镇痛药会改善睡眠,还是会干扰睡眠?

以下我们简要概述一下常见的镇痛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阿片类药物、三环和SNRI类抗抑郁药物以及加巴喷丁类药物是如何影响睡眠。

BMC Pediatr:运动对1型糖尿病儿童睡眠习惯的影响

经过8周的运动训练,实验组的睡眠习惯有所改善。运动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是糖尿病儿童控制血糖和改善睡眠质量的有效途径。

​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天天熬夜,免疫崩溃”实锤!良好睡眠能增强免疫系统

与保持清醒状态相比,睡眠促进了“归巢”趋化因子CCL19的定向迁移,这对适应性免疫反应的启动和维持至关重要,而生长激素和催乳素则是这种睡眠效应的主要激素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