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 One:纤维肌痛综合征的皮肤神经支配特征

2020-01-15 xiangting MedSci原创

研究发现与健康对照相比,FMS患者与血管接触的纤维DNFL降低(p<0.05)。而其他神经纤维亚型没有差异。

这项研究描述了纤维肌痛综合征(FMS)患者的皮肤神经支配特征,作为对小纤维病理的潜在贡献。

收集小腿的皮肤活检(86FMS患者,35名健康对照)。用针对蛋白基因产物9.5、降钙素基因相关肽、P物质、CD31和神经丝200的抗体与皮肤进行免疫反应,寻找小纤维亚型。评估每名患者的两个皮肤切片。在每个皮肤切片上,检查两个区域(每个150 x 700μm)的皮肤神经纤维长度(DNFL)。

研究发现与健康对照相比,FMS患者与血管接触的纤维DNFL降低(p<0.05)。而其他神经纤维亚型没有差异。

研究发现FMS患者与血管接触的皮肤神经纤维少于对照组。该发现的病理生理相关性尚不清楚,但这可能与FMS患者通常报告的热耐受性降低有关。

原始出处:

Dimitar Evdokimov. Characterization of dermal skin innervation in fibromyalgia syndrome. PLos One. 13 January 2020.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xiangti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ACR:神经肌肉损伤是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功能受限的重要因素

来自法国格勒诺布尔约瑟夫傅立叶大学的DAMIEN BACHASSO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该研究的目的是通过磁性股神经刺激(FNMS)来评价纤维肌痛综合征(FMS)和健康人的股四头肌肌力及劳损情况,及其与运动能力的关系。研究结果在线发布在2013年3月的《关节炎护理及研究》(Arthritis Care & Research)杂志上。作者发现,FMS患者的肌肉收缩损伤大与劳累感提高和最大运动能

ACR:认知行为疗法与提高躯体功能的干预措施联用可提高少年纤维肌痛综合征疗效

少年纤维肌痛综合征(IFM)是一种与躯体功能减退有关的慢性肌肉骨骼疼痛状态。近来的研究进展证实认识行为疗法(CBT)能有效的改善IFM患儿的日常功能。但是,这些日常功能的改善是否与躯体功能水平的提高有关仍不清楚。针对这一情况,来自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医疗中心和辛辛那提大学医学院行为医学和临床心理学部的SUSMITA KASHIKAR-ZUCK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该研究的目的是分析一项随机CBT临床

Rheumatology:风湿患者身体活动相关健康教育亟需加强

身体活动和体育锻炼能促进我们的身心健康。有证据表明有规律的身体活动可以减少患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肥胖、骨质疏松、结肠癌、乳腺癌及抑郁症等的风险,其在风湿病临床实践指南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所谓身体活动*,指由骨骼肌肉产生的需要消耗能量的任何身体动作。成人的身体活动包括日常生活、家庭和社区环境内的休闲活动、交通往来(如步行或骑自行车)、职业活动(如工作)、家务劳动、玩耍、游戏、体育运动或

全身莫名疼痛,是纤维肌痛综合征吗?

纤维肌痛综合征(Fibramyalgia syndrome,FMS)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以全身广泛性疼痛以及明显躯体不适症状为主要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常伴有疲劳、睡眠障碍、晨僵以及抑郁、焦虑等精神症状。目前并没有特别的血液或影像学方法诊断纤维肌痛综合征。血沉、CRP在这类患者中通常并不升高。

纤维肌痛综合征的诊疗思路

纤维肌痛综合征(FMS)目前认为由中枢敏化引发上下行痛觉传导通路异常所导致,其最主要的症状为全身慢性弥漫性疼痛,休息常不能缓解,90%的患者有睡眠障碍,80%的患者主诉易疲劳,30%-50%患者出现肠易激综合征,认知障碍,头痛,关节僵硬,寒冷不耐受和胸痛心悸。20%-40%患者出现情绪低落,甚至严重的焦虑、抑郁状态,患者一生中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58%-71%。纤维肌痛综合征FMS唯一可靠的体征为9

纤维肌痛综合征:年轻男性全身多处疼痛 风湿指标却是阴性

纤维肌痛综合征,也称纤维肌痛症,是以全身弥漫性疼痛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本病较为常见,好发于40岁以上女性人群,按照1990年美国风湿病协会发布的分类标准,男女比例约为1∶7,欧美国家患病率为2%~8%,我国香港地区约为1%,大陆和台湾地区尚缺乏流行病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