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 Neurol:为何HIV病人会患痴呆症?

2014-09-11 佚名 生物谷

HIV相关的神经认知障碍(HAND)包括认知功能的障碍、运动能力的障碍及行为的改变等;而目前关于HIV相关的神经认知障碍发病的分子机制却不得而知;近日,来自波鸿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HIV或许对神经细胞有害,而且其往往会间接诱发神经细胞的损伤。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Experimental Neurology上。 HIV会克服血脑屏障感染机体的免疫细胞、单核细胞及T细胞,文章中

HIV相关的神经认知障碍(HAND)包括认知功能的障碍、运动能力的障碍及行为的改变等;而目前关于HIV相关的神经认知障碍发病的分子机制却不得而知;近日,来自波鸿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HIV或许对神经细胞有害,而且其往往会间接诱发神经细胞的损伤。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Experimental Neurology上。

HIV会克服血脑屏障感染机体的免疫细胞、单核细胞及T细胞,文章中,研究者检测了他们的假设,即HIV感染的单核细胞可以激活大脑中的小神经胶质细胞,这些小神经胶质细胞随后会通过释放诸如活性氧代谢物和炎性信号分子(细胞因子类)来作为回应;为了检测这个假设,研究者开发了一种培养系统,其可以检测HIV感染的单核细胞对小神经胶质细胞的影响。

研究人员随后模拟了HIV感染机体细胞的阶段,并测定了每个阶段机体细胞释放细胞因子的量,单核细胞中的病毒RNA可以充分诱发小神经胶质细胞的激活,而随后的感染阶段,即DNA的逆转录及HIV蛋白的形成并不会增加其激活。

在第二阶段中,研究者分析了来自老鼠大脑的神经细胞来确定小神经胶质细胞释放的物质是否会诱发细胞死亡,结果显示,相比对照组而言,小神经胶质细胞释放的物质引发的细胞死亡数量是前者的两倍。而对来自HIV感染者的脑脊髓液进行分析研究后发现,HIV的感染和神经变性疾病患者机体的标记物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研究者Andrew Chan说道,这项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HIV相关的神经变性疾病的发生机制,相关的研究数据也会用于开发新型疗法来减缓HIV感染个体患神经认知障碍的速度;而本文中对于小神经胶质细胞的研究也将会帮助研究者研究中枢神经系统的其它自身免疫疾病,比如多发性硬化症等。

原始出处:

Faissner S1, Ambrosius B1, Schanzmann K1, Grewe B2, Potthoff A3, Münch J4, Sure U5, Gramberg T6, Wittmann S6, Brockmeyer N3, Uberla K2, Gold R1, Grunwald T7, Chan A8.Cytoplasmic HIV-RNA in monocytes determines microglial activation and neuronal cell death in HIV-associated neurodegeneration.Exp Neurol. 2014 Aug 19;261C:685-697. doi: 10.1016/j.expneurol.2014.08.011. [Epub ahead of print]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Cell重大突破:抗艾滋病组合拳

尽管利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可以有效地遏制HIV,一旦停药HIV还是会再度飙升。机体的免疫系统和药物均无法看见和触及潜伏的HIV感染细胞池(储存库),使得在终止治疗后感染将再度反弹。 来自洛克菲勒大学的研究人员想出了一种新策略:利用广泛中和抗体的力量对抗HIV,并联合一些化合物来诱导病毒转录,用这种‘慑杀’(shock and kill)方法来攻击潜伏的细胞储存库。在对小鼠的测试中,57%以这种

PNAS:microRNA可非特异地抵御HIV感染

最近,北京大学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陈匡时(Antony K. Chen)与美国国家科学院、医学院双院院士Jennifer Lippincott-Schwartz 以及艾滋病毒学家Eric O. Freed 合作, 发现了宿主细胞抵御HIV感染的新机制。该研究成果已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pdf fr

Cell:让潜伏HIV无所遁形

最近罗彻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在Cell上发表了一项研究结果报告了一种新方法用于杀灭潜伏在细胞内的HIV。长期以来,免疫学家和医学专家都苦于HIV会在人体一些细胞中潜伏,而这种"潜伏"之深甚至让机体免疫系统和抗病毒药物徒唤奈何。这也成为治疗艾滋病的一大难点,也使艾滋病的治愈变成了空中楼阁。 罗彻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这项研究中反其道而行之,研究人员使用一种广谱中和抗体(bNabs)和病毒诱发剂结合

葛兰素史克和辉瑞HIV三合一药物Triumeq获FDA批准

葛兰素史克(GSK)和辉瑞(Pfizer)合资公司ViiV Healthcare 近日宣布,三合一HIV药物Triumeq(dolutegravir/abacavir/lamivudine,dolutegravir/阿巴卡韦/拉米夫定,50mg/600mg/300mg)获FDA批准,用于HIV-1感染的治疗。Triumeq是ViiV首个基于dolutegravir的固定剂量组合HIV复方片,结合了

PNAS:一细胞蛋白或能阻止HIV释放

来自密苏里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一个促进病毒进入细胞的蛋白质家族也能够阻止HIV和其他病毒的释放。这一研究发表在近期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论文通讯作者是密苏里大学医学院分子微生物与免疫学副教授刘善虑(Shan-Lu Liu)博士。主要从事病毒侵入细胞机制、病毒免疫逃逸机制、病毒复制机制以及抗病毒分子的筛选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Science、PNAS等国际著名杂志上发表论文4

Science:从艾滋病治愈失败中获得宝贵经验

美国密西西比州的一名幼儿在经过两年的停药缓解期后,体内再度出现艾滋病毒(HIV),这导致一些认为艾滋病能够治愈的临床医生、HIV研究人员和公众希望破灭。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两位著名HIV专家在一篇新的评论文章中写道,尽管结果令人失望,但密西西比婴儿以及近期其他两个成人HIV“反弹”病例也让人们积累了一些关于HIV能够在人体形成病毒藏匿之所以对抗治疗的重要经验。 在8月28日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