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cine: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控制: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2018-10-31 冯玉蓉 “罂粟花”微信号

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可明显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评分和阿片类药物使用量,且不良反应较少。

背景与目的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自1987年开创,现已广泛应用于胆石症、胆囊炎和胆绞痛等治疗,美国每年有60万例以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并呈上升趋势,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引起的术后中重度疼痛会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延迟日间手术后出院并导致再次入院。这篇Meta分析旨在评估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管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  法

在PubMed(1966年8月-2017年)、Medline(1966年8月-2017年)、Embase(1980年8月-2017年)、ScienceDirect(1985年8月-2017年)和Cochrane图书馆进行系统检索,仅纳入随机对照试验(RCTS)。通过I2统计进行异质性检验,采用固定/随机效应模型,并用Stata.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  果

共检索到5例随机对照试验,其中包含274例患者。研究结果显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12h(权重平均差[WMD]=0.743, 95% CI:1.246~0.240, P=0.004)、24h(WMD=0.712, 95% CI: 1.239~0.184, P=0.008)、48h(WMD=0.600, 95% CI:0.972~0.229, P=0.002)各组间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存在显着性差异;并且阿片类药物使用量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12h(WMD=3.136,95% CI: 5.591~0.680, P=0.012)、24h(WMD=4.739, 95% CI: 8.291~1.188, P=0.009)、48h(WMD=3.408,95% CI: 5.489~1.326, P=0.001)也存在显着性差异。

结  论

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可明显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评分和阿片类药物使用量,且不良反应较少。

原始出处:

作者:冯玉蓉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J Endod:罹患不可逆牙髓炎的下颌磨牙使用阿替或利多卡因追加麻醉效果的比较

下颌罹患不可逆牙髓炎(IP)的磨牙很难完全实现深度的牙髓麻醉。然而,还没有随机的临床对照试验对下颌罹患IP的第一和第二磨牙在颊侧追加浸润麻醉(BI)成功率的比较。这篇预期的随机双盲试验的目的是为了在下颌罹患IP的第一和第二磨牙行下牙槽神经阻断麻醉(IANB)失败后,比较使用4%阿替卡因或2%利多卡因对第一或第二磨牙做追加BIs时麻醉效果的差异。并将本次研究的样本与之前试验的数据进行比较。

J Endod:4%丙胺卡因/含肾上腺素2%利多卡因联合使用进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观察:一项预期的随机双盲试验

丙胺卡因具有较高的pH值及浓度(4%),它可以减轻注射时的疼痛并提高麻醉成功率。这篇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评估丙胺卡因与利多卡因联合应用进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IANBs)时麻药推进时产生的疼痛以及牙髓的麻醉程度,并与利多卡因与利多卡因联合使用相比较。

BMJ:经皮椎体成形术对急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疼痛的治疗效果不佳

相比于对照组,经皮椎体成形术不能更有效地急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导致的疼痛

Sci Rep:预防性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可有效预防成人和儿童芬太尼诱导的咳嗽

为了评估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利多卡因是否可有效预防芬太尼诱导的咳嗽(FIC),研究人员检索了PubMed,Scopus,Cochrane图书馆,EMBASE和Web of Science 2017年6月之前发表的相关文章。通过汇总研究的FIC发生率进行荟萃分析和亚组分析。使用比值比(OR)作为汇总统计量。最终纳入11篇文章,利多卡因组有965名患者,对照组有745名患者。汇总分析表明,利多卡因组和对

Anest hesia and analgesia: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及两者联合使用对患者术后咽喉痛的影响:随机对照试验

⽆论是否联合应用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均可有效降低需时间⽓管插管患者术后咽喉痛的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