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栓前先保护脑细胞,可进一步减残

2024-10-30 ichone 央视报道

今年的10月29日是第19个“世界卒中日”,央视《新闻直播间》报道了卒中治疗领域的新进展:取栓前联合脑细胞保护剂依达拉奉右莰醇,可有效降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致残率。

今年的10月29日是第19个“世界卒中日”,央视《新闻直播间》报道了卒中治疗领域的新进展:取栓前联合脑细胞保护剂依达拉奉右莰醇,可有效降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致残率。

我国每年有220万人因卒中致残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3)》数据显示,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脑卒中现有患者达1242万,平均每10秒就有1人初发或复发脑卒中,每28秒就有1人因脑卒中离世;幸存者中,约75%留下不同程度的运动、感觉、言语、认知等功能障碍,还有40%患者重度残疾。

而且,脑卒中已不是“老年病”,全世界25岁以上人群罹患脑卒中的终生风险为24.9%,在我国这个数字接近40%,即有四成的人从25岁开始就有可能发生中风。

临床最新进展:取栓前先保护脑细胞

中国卒中学会会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院长王拥军强调,识别脑卒中的早期症状和及时救治至关重要,比如面部不对称、言语不清、肢体无力等。越早认识到这些症状,就越能及时就医,在“4.5小时黄金时间”内进行再灌注治疗和脑细胞保护治疗。

卒中发生后,以溶栓、取栓为代表的“再灌注”治疗,可为约70%—90%的卒中患者实现血流再通,但只有近一半的患者功能恢复良好,仍有相当比例患者在治疗90天后存在不同程度的残疾。

专家建议,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取栓前,有条件的可以配合脑细胞保护剂。王拥军院长牵头的TASTE-2研究显示,卒中再灌注治疗前给予脑细胞保护药物依达拉奉右莰醇,并持续2周治疗,可进一步提升疗效,减少中、重度残疾的发生

该项研究于10月24日在第16届世界卒中大会上发布,标志着中国卒中临床研究已走在国际前列,有望以创新的治疗方式,帮助全国乃至全球患者降低卒中致残,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ichone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20小时前 ms5000000707039972

    卒中再灌注治疗前给予脑细胞保护药物依达拉奉右莰醇,并持续2周治疗,可进一步提升疗效,减少中、重度残疾的发生。

    0

相关资讯

JAHA:强化降压达到<140 mmHg,高血压患者就无需太担心中风风险

研究支持强化降压以实现收缩压<140 mmHg的治疗目标,治疗达标则无需过于担心用药剂量对卒中的影响。

European Radiology:可预测卒中发作时间的放射组学模型

双能计算机断层扫描(DECT)是一种具有独特优势的新型成像技术,与传统CT相比,DECT重建的虚拟单能(VM)和虚拟无对比(VNC)图像已被用于优化脑梗死的可视化。

卒中患者改良SOAR量表 (mSOAR评分)

卒中患者改良SOAR量表 (mSOAR评分)

治疗颅内动脉狭窄、预防再中风,首次证明球囊优于药物!天坛医院团队领衔研究问鼎JAMA

数据显示,对于症状性ICAS(sICAS)患者,在强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单纯球囊扩张术可显著降低患者的后续复发和死亡风险。

Lancet重磅综述:中风急救,发病24小时患者也可从血管内治疗中获益

对于LVO卒中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有着显著的变化。临床试验数据的更新、血管内治疗器械和技术的进步、血管内治疗适应证的扩展,以及血管内治疗成像技术的发展,都提高了临床治疗LVO卒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快速识别卒中的现场方法(FAST原则,也称快速视动跟踪测试)

快速识别卒中的现场方法(FAST原则,也称快速视动跟踪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