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病人左右冠状动脉通畅,半小时后死亡

2024-06-15 DrKing道金医学 DrKing道金医学

45 岁男性因胸痛入院,诊断前间壁心梗,造影发现异常,怀疑动脉夹层等,后确诊窦口夹层,转重症监护室后半小时死亡。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45岁。以持续性胸痛2小时入急诊科。

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家属自述1年前体检时,各项指标正常)。

入院查体:双侧血压测量为85/45mmHg左右。

患者神志淡漠,心肺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入院时心电图:

图片

图片

第2份心电图明显动态变化,考虑患者前间壁心梗。

此时患者仍有胸痛及胸闷不适,浑身湿冷。

立即给予去甲肾上腺素及多巴胺维持生命体征。

与家属谈话后,急诊绿色通道直接入导管室行冠脉造影术。

图片

图片

造影开始时心梗三项、BNP及D-二聚体、动脉血气回报。

此时已怀疑动脉夹层及肺栓塞可能。

治疗过程

图片

图片

图片

造影未见冠脉异常,但操作中已发现造影导管"舞蹈征"。

留影后发现纵隔已明显增宽。

紧急联系CT室急诊行主动脉CTA检查。

图片

窦口夹层影响到LM开口,所以才出现心电图明显改变。

紧急联系心外科并转入重症监护室,转入后约半小时患者死亡,考虑夹层破裂。

夹层从窦底向上撕到颈总,向下撕到髂动脉。

作者:DrKing道金医学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心梗1个月冠脉内陈旧血栓该如何处理

患者男性,71岁。因活动后胸闷4年,加重1个月入院。既往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肺气肿、肺大疱病史。

Cell Metabolism 中山大学曹楠教授团队揭示鞘脂代谢途径调控哺乳动物心脏再生

该研究首次揭示鞘磷脂代谢途径在心肌增殖与心脏再生修复中的关键作用及机理,建立了通过干预鞘磷脂代谢靶点促进心梗治疗的新策略。

无需β受体阻滞剂!NEJM:心梗后用药策略或迎来新范式

该研究表明对于接受早期冠脉造影且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50%)的急性心梗患者,相比于不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长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并未降低复合风险(任何原因死亡或新发梗死)。

JACC-BTS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马剑英教授团队发现RNA结合蛋白RBM15通过表观修饰调控心梗后心肌重构的机制

该研究揭示了RBM15通过m6A修饰功能稳定其在细胞凋亡功能上的靶点NAE1从而发挥MI后心功能保护作用。

JACC-BTS:葛均波院士/马剑英教授团队发现RNA结合蛋白RBM15通过表观修饰调控心梗后心肌重构的机制

葛均波院士/马剑英教授团队发现RNA结合蛋白RBM15通过表观修饰调控心梗后心肌重构的机制

Cardiovasc Res 安徽医科大学/南京大学谢峻团队揭示心-肠交互调控对心梗后再灌注损伤严重程度的调节作用及机制

该研究首次揭示了心脏-肠道-微生物群-免疫轴的双向调控在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炎症风暴中的重要作用,为日后开发针对菌群移位的AMI靶向治疗策略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