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munity:重症感染致败血症治疗获新思路

2014-04-08 黄辛 中国科学报

中科院上海生化细胞所王红艳研究组发现,巨噬细胞受细菌感染或细菌脂多糖LPS刺激后,升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的表达。VEGFR-3形成负反馈环路,抑制TLR4-NF-κB介导的炎症反应,降低细菌感染致败血症或内毒素休克的发生。相关论文日前在线发表于《免疫》Immunity杂志。 据介绍,宿主的巨噬细胞通过Toll样受体4(TLR4)识别细菌,并启动免疫应答。但TLR4信号通路是

中科院上海生化细胞所王红艳研究组发现,巨噬细胞受细菌感染或细菌脂多糖LPS刺激后,升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的表达。VEGFR-3形成负反馈环路,抑制TLR4-NF-κB介导的炎症反应,降低细菌感染致败血症或内毒素休克的发生。相关论文日前在线发表于《免疫》Immunity杂志。

据介绍,宿主的巨噬细胞通过Toll样受体4(TLR4)识别细菌,并启动免疫应答。但TLR4信号通路是把双刃剑,过度或持续性的TLR4活化引起过激炎症反应,造成靶器官损伤。其中,重症细菌感染导致的败血症就是一种与TLR4过激免疫反应相关的高死亡率疾病。

此次科学家研究了原代巨噬细胞受革兰氏阴性菌和LPS刺激后,表达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情况,发现VEGFR-3和其分泌型配体VEGF-C的表达显著上升。VEGFR-3缺失细胞外配体结合区或突变胞内激酶活性后,这些实验小鼠发生细菌感染导致严重组织损伤的死亡率大幅升高。

参与该研究的苏州大学教授何玉龙曾证实,VEGFR-3调控淋巴管发育,而VEGFR-3胞内激酶点突变的病人发生淋巴水肿时,常伴有感染。王红艳研究组的成果为此临床症状提供合理解释。

据了解,该研究发现败血症患者血清中VEGF-C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提示其可能作为败血症诊断的标记物,同时为重症感染导致的败血症治疗提供新思路。

原始出处

Zhang Y1, Lu Y1, Ma L1, Cao X2, Xiao J1, Chen J3, Jiao S1, Gao Y1, Liu C1, Duan Z4, Li D5, He Y2, Wei B6, Wang H7.Activat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3 in Macrophages Restrains TLR4-NF-κB Signaling and Protects against Endotoxin Shock.Immunity. 2014 Mar 18

作者:黄辛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PLOS ONE:新发现支持脑膜炎新疫苗的开发

  牛津大学在本月的PLOS ONE期刊上发表了一项新研究结果,支持了脑膜炎球菌感染新疫苗的开发,该疫苗是基于脑膜炎球菌(脑膜炎奈瑟菌)的外膜蛋白Opa(Opacity-associated adhesin proteins)发挥预防作用的。   这项研究由牛津大学的临床讲师Manish Sadarangani博士领导,由儿童慈善行动医学研究所赞助。  

BMJ:羟乙基淀粉不能给败血症患者带来临床获益

在2013年2月15日出版的《英国医学杂志》(British Medical Journal)上,发表了丹麦哥本哈根大学Nicolai Haase等人的一项研究结果,该研究对羟乙基淀粉130/0.38-0.45与晶体或白蛋白输液治疗对败血症患者死亡率、肾脏损伤、出血及严重不良事件的影响进行对比评价。 该研究主要针对相关随机临床试验荟萃分析及试验序贯分析进行了系统性考察该研究相关数据来自于Coch

Lancet Neurol:依库珠单抗明显改善视神经脊髓炎患者的临床症状

补体与水孔蛋白4(AQP4)IgG自身抗体结合后而激活被认为是造成视神经脊髓炎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和星形胶质细胞损伤的主要机制。来自美国梅奥临床中心的Sean J Pittock等医生评估了依库珠单抗对视神经脊髓炎的治疗作用,结果发表在2013年6月的Lancet Neurology杂志上。该项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应用依库珠单抗--与补体蛋白C5特异性结合的IgG单克隆抗体--治疗视神经脊髓炎疾病谱疾病的

新型血液测试可预测败血症患者是否死亡

据一项新的研究报告,一种血液测试可以预测败血症患者是否可能会死亡。这种测试所根据的是一种分子特征,即血液中一组特征性的生物化学变化。 败血症是当身体试图对一种感染做出反应时所出现的一种并发症,它是美国排名前10位的致死原因。然而,对这种并发症——它可以影响到任何人——还没有一种标准的治疗,而且没有方法知道这种疾病会变得多么严重。如果医疗护理者能够预测哪些病人可能会死于败血症,那些病人便可立刻由医

PLoS One :血凝块能吸收细菌毒素?

在脊椎动物和节肢动物中,血液凝结包括聚集的血小板血栓的形成(细胞凝块)和由凝块的结构蛋白聚合形成的细胞外纤维状凝块,即哺乳动物中的纤维蛋白、甲壳类动物中的血浆脂蛋白和马蹄蟹(Limulus polyphemus)中的凝固素。这些凝块的功能是止血,另外,细胞外凝块还通过提供一种消极的抗菌障碍和微生物截留装置,发挥先天免疫系统的作用,直接作用于皮肤的伤口部位。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

北京宣武医院鉴定两例国内首次发现菌种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检验科细菌室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质谱技术,鉴定出两例国内首次发现的菌种。 一例是在血流感染(败血症和菌血症)患者血培养中分离出的Rothia aeria。该菌2004年从俄罗斯空间站的水和空气中被首次分离和鉴定,并由此命名,迄今为止很少引起人类感染,全球共6例报道,此例在国内为首例报道。另一例是在尿路感染患者尿液中,分离鉴定出Candida ni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