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血液测试可预测败血症患者是否死亡

2013-07-25 MedSci MedSci原创

据一项新的研究报告,一种血液测试可以预测败血症患者是否可能会死亡。这种测试所根据的是一种分子特征,即血液中一组特征性的生物化学变化。 败血症是当身体试图对一种感染做出反应时所出现的一种并发症,它是美国排名前10位的致死原因。然而,对这种并发症——它可以影响到任何人——还没有一种标准的治疗,而且没有方法知道这种疾病会变得多么严重。如果医疗护理者能够预测哪些病人可能会死于败血症,那些病人便可立刻由医

据一项新的研究报告,一种血液测试可以预测败血症患者是否可能会死亡。这种测试所根据的是一种分子特征,即血液中一组特征性的生物化学变化。

败血症是当身体试图对一种感染做出反应时所出现的一种并发症,它是美国排名前10位的致死原因。然而,对这种并发症——它可以影响到任何人——还没有一种标准的治疗,而且没有方法知道这种疾病会变得多么严重。如果医疗护理者能够预测哪些病人可能会死于败血症,那些病人便可立刻由医院收治并开始接受强化治疗(罹患轻度败血症的病人通常不需要接受强化治疗)。鉴于每年因为感染而去医院就诊高达1100万人次,而有关的资源又是有限的,因此医生目前必须或多或少地靠猜测来决定哪些患者应该接受强化治疗。

研究人员对近300位到4家医院急诊室就诊的患者进行了观察,这些人中的每一位都有着不同严重程度的感染。

研究人员对疾病存活者及非存活者的血液蛋白质及生化物质的浓度进行了比较。病情轻微与严重的病例相比,主要的差别涉及到能量的产生。那些活下来的病人能够开启能量的生产,而那些死于疾病的患者则无法做出这一改变。

文章的作者所发现的分子特征可能是线粒体透露出有问题的迹象:线粒体是细胞内产生能量的细胞器。值得注意的是,该分子特征在即使是最早期的血液感染阶段都能够预测死亡。

研究人员在3组不同的患者中花了8年的时间用2种不同的方法来再现这些发现。这些结果为该简单测试会给败血症患者带来生与死的差别提供了确凿的证据 。

R. J. Langley, E. L. Tsalik, J. C. v. Velkinburgh, S. W. Glickman, B. J. Rice, C. Wang, B. Chen, L. Carin, A. Suarez, R. P. Mohney, D. H. Freeman, M. Wang, J. You, J. Wulff, J. W. Thompson, M. A. Moseley, S. Reisinger, B. T. Edmonds, B. Grinnell, D. R. Nelson, D. L. Dinwiddie, N. A. Miller, C. J. Saunders, S. S. Soden, A. J. Rogers, L. Gazourian, L. E. Fredenburgh, A. F. Massaro, R. M. Baron, A. M. K. Choi, G. R. Corey, G. S. Ginsburg, C. B. Cairns, R. M. Otero, V. G. Fowler, E. P. Rivers, C. W. Woods, S. F. Kingsmore, An Integrated Clinico-Metabolomic Model Improves Prediction of Death in Sepsis. Sci. Transl. Med. 5, 195ra95 (2013).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JCI:miR-181b或成败血症及其他炎症性疾病治疗靶标

急性炎症性疾病如败血症以及诸如糖尿病、关节炎等慢性炎症性疾病都是由一个持续的血管壁炎症而导致的。近日,布里格姆妇女医院(BWH)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microRNA(小非编码RNA分子)——miR-181b可以减少此类疾病的炎症反应。 Mark Feinberg为首的研究团队表示: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抗炎疗法的发展。 这项研究发表在5月24日的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

J Immunol:单核细胞在加剧败血症症状中发挥积极作用

    炎症反应是一种常见机制,是一把双刃剑,正确的炎症反应对于抵御感染入侵以及消除异常细胞是必要的。而另一方面,过度的炎症导致多种慢性疾病。患者感染败血症,他们经过初始强烈的炎症反应后,免疫系统会受到抑制,其中免疫细胞不再响应细菌产生的毒性分子。     加拿大研究人员Biswas说:败血症的死亡率在世界各地重症监护病房中居高不下,但

J EXP MED :新疗法有望攻克败血症

  败血症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一种疑难杂症。经过两年半的实验研究,宁波大学、浙江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科研人员发现,败血症小白鼠接受LECT2激活巨噬细胞的治疗后,存活率从原先的12.5%提高到75%。该生物疗法有望攻克败血症这一国际难题。该成果已于近日在线发表在美国《实验医学杂志》上,并引起了国际专家的关注。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院干细胞研究中心主席Tsvee Lapidot对这一研究成果给予了高

PLOS ONE:新发现支持脑膜炎新疫苗的开发

  牛津大学在本月的PLOS ONE期刊上发表了一项新研究结果,支持了脑膜炎球菌感染新疫苗的开发,该疫苗是基于脑膜炎球菌(脑膜炎奈瑟菌)的外膜蛋白Opa(Opacity-associated adhesin proteins)发挥预防作用的。   这项研究由牛津大学的临床讲师Manish Sadarangani博士领导,由儿童慈善行动医学研究所赞助。  

BMJ:羟乙基淀粉不能给败血症患者带来临床获益

在2013年2月15日出版的《英国医学杂志》(British Medical Journal)上,发表了丹麦哥本哈根大学Nicolai Haase等人的一项研究结果,该研究对羟乙基淀粉130/0.38-0.45与晶体或白蛋白输液治疗对败血症患者死亡率、肾脏损伤、出血及严重不良事件的影响进行对比评价。 该研究主要针对相关随机临床试验荟萃分析及试验序贯分析进行了系统性考察该研究相关数据来自于Coch

Lancet Neurol:依库珠单抗明显改善视神经脊髓炎患者的临床症状

补体与水孔蛋白4(AQP4)IgG自身抗体结合后而激活被认为是造成视神经脊髓炎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和星形胶质细胞损伤的主要机制。来自美国梅奥临床中心的Sean J Pittock等医生评估了依库珠单抗对视神经脊髓炎的治疗作用,结果发表在2013年6月的Lancet Neurology杂志上。该项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应用依库珠单抗--与补体蛋白C5特异性结合的IgG单克隆抗体--治疗视神经脊髓炎疾病谱疾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