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Biotech:CRISPR又“摊上事”?“魔剪”或致大量DNA缺失和重排

2018-07-21 风铃 生物探索

CRISPR基因编辑技术自2013年以来就一直是研究热点,在疾病治疗上被寄予厚望。然而,这一新技术却暗藏很多潜在的安全问题,包括引发“意外突变”、增加癌症风险、受患者免疫系统“威胁”……现在,一篇最新研究再一次“泼冷水”:CRISPR会造成编辑位点附近出现大量DNA缺失和重排。

这一潜在风险由英国Wellcome Sanger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发现,并于7月16日以“Repair of double-strand breaks induced by CRISPR–Cas9 leads to large deletions and complex rearrangements”为题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期刊。

这些“缺陷”容易干扰试验结果,从而增加基于CRISPR治疗的复杂化,引发科研人员对CRISPR准确性的质疑。

最新研究

CRISPR/Cas9基因编辑依赖于Cas9酶在特定目标位点切割DNA。随后,细胞试图利用DNA修复机制重新“封印”这一断裂。这一系列机制并不总是完美,有时候DNA片段会被删除或者重排,或者不相关的DNA片段会被合并到染色体中。

研究负责人、Wellcome Sanger研究所的遗传学家Allan Bradley表示:“细胞试图将东西重新缝合在一起,但是事实上它不是很清楚哪些DNA片段彼此相邻。”

科学家们常常利用CRISPR产生微小的缺失,希望能够破坏基因的功能。遗憾的是,当Allan Bradley团队检查CRISPR编辑结果时,他们发现了大量的缺失——通常有几千个碱基那么长,此外还有复杂的DNA重排——原本相距甚远的DNA被连接在一起。

这些错误现象在研究团队测试的3种细胞类型中都很普遍,包括小鼠胚胎干细胞、小鼠造血祖细胞和人类细胞。而且,这些大量的基因变化不会被基因编辑领域常用的检测方法发现。

“漏诊”

很多研究人员使用了一种扩增短片段DNA的方法,用于检测基因编辑是否完成。但是,布兰迪斯大学的分子生物学家James Haber认为,这一方法可能会漏掉大量DNA缺失、重排的现象。

James Haber指出,DNA缺失、重排只会出现在依赖于DNA切割的基因编辑技术中,其他避免DNA切割的CRISPR编辑类型不会出现这些错误——例如一种“碱基编辑”(base editing)的方法通过使用一个经过修改的CRISPR系统,能够在不切断DNA的前提下置换单个剪辑,另外还有系统会通过将灭活的Cas9与其他酶融合,从而调控基因的表达与否,或者靶向RNA。

DNA缺失的现象已经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注意。eGenesis公司正在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改造猪器官用于移植。公司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杨璐菡表示,公司会使用多种方法查找大大小小的缺失。

另一家基于CRISPR技术开发疾病治疗方法的公司Intellia同样也在寻找大量的缺失。高级副总裁Thomas Barnes表示,公司研究团队正在小鼠肝脏的基因编辑研究中寻找DNA缺失,但是迄今为止他们还没有发现此类删除的证据。他推测,这可能是因为团队使用的细胞不经常分裂。而在Bradley最新的研究中,他们使用的则是分裂活跃的细胞。

需要重视

CRISPR的出现革新了生命医学的研究和应用,这一技术在问世短短几年内就被誉为“世纪发现”。然而,距离真正应用于疾病治疗,CRISPR依然面临着很多障碍,例如“脱靶效应”。去年《Nature Methods》期刊发文揭示,CRISPR能够引入数百种意想不到的突变到基因组中。今年6月,《Nature Medicine》期刊连发两篇文章,揭示了CRISPR应用的又一风险:增加癌症风险!

Salk研究所的生物工程师Patrick Hsu认为,这些预想之外的风险需要科学家们格外重视。但同时,Haber也强调,这些错误不应该成为阻止CRISPR应用的理由。不过,当使用它时,科学家们需要做更彻底的分析。

原始出处:

Michael Kosicki, Krt Tomberg & Allan Bradley. Repair of double-strand breaks induced by CRISPR–Cas9 leads to large deletions and complex rearrangements. Nature Biotechnology, 2018.

作者:风铃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Nat Commun:基因编辑技术用于临床又有新进展

想像一下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可以将一个被引导的生物机器放入患者的体内,它可以寻找每个细胞中有缺陷的基因序列,然后进行精准编辑从而纠正偏差。

基因编辑之下,罕见病治疗触目可及

尽管基因治疗发展迅速,但从技术角度看,目前针对单基因疾病的基因疗法似乎更可行。据统计,在已被确认的7000种罕见疾病中,单基因疾病约占80 %。因此,在大多数临床试验从严重的联合免疫缺陷病等单基因疾病转向心脏病和癌症等多基因疾病之前,罕见病可能是基因疗法的首要应用领域。

Angew Chem Int Ed Engl:深圳先进院在 CRISPR 基因编辑应用领域取得新突破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喻学锋课题组在 CRISPR 基因编辑应用领域取得新突破。相关工作 Enhanced Cytosolic Delivery and Releases of CRISPR/Cas9 by Black Phosphorus Nanosheets for Genome Editing(《用于基因编辑的黑磷增强型 CRISPR/Cas9 运载与释放系统》)发表于《德

NBT:基因编辑再创“首次”,这次造福的是心脏病患者!

基因编辑技术真是让人惊喜不断!最新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们首次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让成年猴大部分肝细胞中的一种基因“失效”,从而降低了实验动物的血液胆固醇水平。Science杂志的报道称,这一基因疗法将为心脏病患者带来希望。

Mol Cell:解答CRISPR基因编辑疑惑:为何有时无效?

生物化学家发现了CRISPR系统基因组编辑失败的原因,这一研究揭示了Cas9最常用的靶标。

NATURE:非病毒基因组靶向重编程人类T细胞

研究人员用新的TCR替换内源性T细胞受体(TCR)基因座,将T细胞重定向为癌抗原。得到的TCR工程化T细胞特异性识别肿瘤抗原,并在体外和体内产生有效的抗肿瘤细胞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