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后血糖监测不能省

2017-03-22 谭嘉 健康报

“中国新诊断糖尿病患者近一半表现为单纯餐后血糖升高,但大家对空腹血糖的关注远高于餐后血糖。”在日前举行的2017华东内分泌代谢病论坛上,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刘建英教授提出,中国糖尿病发病率高、诊治达标率低,在糖尿病患者教育中尤其要注意加强对餐后血糖的密切监测和管理。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超过1.1亿人,但血糖控制达标率仅为10.24%。专家介绍,餐后高血糖是指摄入食物后1小时~2小时内血糖

“中国新诊断糖尿病患者近一半表现为单纯餐后血糖升高,但大家对空腹血糖的关注远高于餐后血糖。”在日前举行的2017华东内分泌代谢病论坛上,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刘建英教授提出,中国糖尿病发病率高、诊治达标率低,在糖尿病患者教育中尤其要注意加强对餐后血糖的密切监测和管理

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超过1.1亿人,但血糖控制达标率仅为10.24%。专家介绍,餐后高血糖是指摄入食物后1小时~2小时内血糖高于7.8毫摩尔/升。人体餐后状态占全天时间的2/3,餐后血糖检测需在进食后2小时进行,三餐后都需要检测。但不少患者对餐后血糖重视不够,居家自我检测只查空腹和早餐后血糖,到医院就诊时因为要等餐后2小时才能检查,往往会放弃检查或错过检查时间。

刘建英指出,在绝大多数2型糖尿病的自然病程中,餐后血糖升高先于空腹血糖。研究发现,餐后高血糖增加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认知功能损害等糖尿病并发症或伴发病发生的风险。目前,餐后血糖监测有多种手段,如自我血糖监测、动态血糖监测,以及最新的可以反映一周内餐后血糖及血糖波动的新临床指标1,5-脱水葡萄糖醇等。

刘建英表示,控制餐后血糖是促使糖化血红蛋白达标和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重要策略,控制方法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口服降糖药物、注射胰岛素等。单纯餐后血糖高的患者在饮食上要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增加粗粮、水果、蔬菜摄入。在药物选择上,糖苷酶抑制剂或DPP-4抑制剂主要降低餐后血糖,且耐受性良好。

作者:谭嘉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Diabetes Care:新型1型糖尿病患者的夜间血糖管理系统显示效果良好

最近发表在Diabetes Care上的一项研究对高血糖和低血糖最小值预测(PHHM)系统vs低血糖胰岛素暂停预测(PLGS)系统在夜间血糖控制方面的安全性,可行性,和疗效进行了比较。该研究中共包括30名15-45岁的1型糖尿病患者,研究为期42夜。参与者被随机分配每晚接受PHHM系统或PLGS系统管理,且试验过程中研究人员不知道具体分配方案。。当PHHM系统或PLGS系统监测到低血糖时均会暂停胰

JAMA:1型糖尿病患者是否应该连续监测血糖水平

大多数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不能达到推荐的血糖控制目标。近期,一项发表在JAMA杂志上的研究评估了成人1型糖尿病患者每日多次胰岛素注射治疗进行连续葡萄糖监测的效果。研究为2014年2月24日至2016年6月1日期间在瑞典15个糖尿病门诊诊所进行的开放标签交叉随机临床试验,包括161名1型糖尿病患者并且血红蛋白A1c(HbA1c)至少7.5%(58 mmol/mol),使用每日多次胰岛素注射治疗。研究

JAMA:连续血糖监测对使用胰岛素注射1型糖尿病成人的血糖控制的影响

许多临床试验显示连续葡萄糖监测(CGM)在1型糖尿病患者管理中显示出优点,这主要包括使用胰岛素泵的成人,即使是很多通过注施用胰岛素的1型糖尿病成年人。近期,一项发表在JAMA杂志上的研究确定了CGM在用胰岛素注射治疗的1型糖尿病成人中的有效性。此项研究为随机临床试验,于2014年10月至2016年5月在美国进行了24次内分泌测试,包括158名1型糖尿病成人,他们每天使用多次胰岛素注射,血红蛋白A1

1分钟趣说—血糖与糖尿病

身为糖医,临床上极为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向患者解释病情,如何把复杂晦涩的医学内容深入浅出的解释给患者?需要的不仅仅是深厚的学术功底,还需要灵活巧妙的科普转化能力。比如,关于血糖与糖尿病,可以这么讲,只需要1分钟,几句话……什么是血糖——2句话说明白血糖,通常指的是血液中的游离葡萄糖。健康人在正常情况下,血糖在空腹和饱腹的情况下都能维持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小于6.1mmol/L,餐后两

糖尿病前期,究竟是个“什么鬼”?

一 “糖调节受损”究竟是咋回事?健康人空腹血糖<6.1mmol/L,餐后(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小时血糖<7.8mmol/L;空腹血糖≥7.0mmol/L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则可诊断为糖尿病。倘若空腹血糖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高于正常,但尚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则称为糖调节受损(英文简称IGR),或称为糖尿病前期。糖调节受损可分为三种情况:(1

惊!可以控制血糖的“糖”,糖人的福音

等线近日,一篇发表于“农业与食品化学杂志”(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的论文引起了公众广泛的关注。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在自然界中相对更为罕见的糖纤维素可以比蔗糖更高效地对哺乳动物血糖水平进行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