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t haemat:来那度胺用作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维持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2017-09-26 qinqiyun MedSci原创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经以化疗为基础的二线治疗后,来那度胺用作维持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是未知的。尽管激酶抑制剂可以改善部分难治性或复发性疾病患者的预后,但不是所有患者可以获得此类新型药物。在本研究中,Asher A Chanan-Khan及其同事对来那度胺作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维持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评估。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经以化疗为基础的二线治疗后,来那度胺用作维持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是未知的。尽管激酶抑制剂可以改善部分难治性或复发性疾病患者的预后,但不是所有患者可以获得此类新型药物。在本研究中,Asher A Chanan-Khan及其同事对来那度胺作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维持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评估。

研究人员在21个国家的111个医疗地点进行一项随机化、双盲、安慰剂为对照的3期试验(CONTINUUM)。招募慢性淋巴白血病患者的条件:年满18岁,已接受过两个治疗疗程(二线治疗后至少有部分反应),接受过嘌呤类似物、苯达莫司汀、抗-CD20抗体、氯氨苄或阿伦单抗作为一线或二线治疗,且东方协作肿瘤组表现评分0-2分。按1:1将患者随机分组,分别接受口服来那度胺(2.5mg/天)或匹配的口服安慰剂,28天一疗程,直至病程进展或出现不能耐受的副作用。如果来那度胺耐受性好,则予以剂量递增(5mg或10mg 每天)。根据年龄、对二线治疗的反应和预测因素予以分层。主要评估指标:无进展存活期和总体生存期。次要指标:从随机化分组到第二疾病进展或死亡(PFS2)的时间、肿瘤反应、安全性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

2009年2月16日-2015年9月9日,共招募314位患者(来那度胺组160人、安慰剂组154人)。中位随访时间31.5个月(IQR18.9-50.8),两组之间总体生存期无明显差异。来那度胺组无进展存活期明显长于安慰剂组(中位值33.9个月,95% CI25.5-52.5 vs 9.2个月,7.4-13.6;HR 0.40,95%CI 0.29-0.55;P<0.0001)。来那度胺组PFS2也显着长于安慰剂组(57.5月[47.7–NE] vs 32.7个月[26.4–49.0];HR 0.46,95% CI 0.29–0.70;p<0.01)。来那度胺治疗的160人中有10人反应性提高,而安慰剂组154人中有4人(p=0.12)。来那度胺组和安慰剂组反应性提高的中位时间分别是12.2周(IQR 7.2-22.5)和76.3周(20.2-182.6)。两组之间HRQoL没有临床显着差异。常见的3/4级副作用是中性粒细胞减少(来那度胺组94例[60%] vs 安慰剂组35例[23%])、血小板减少(26[17%] vs 10[6%])、腹泻(13[8%] vs 1[<1%])。此外,有5例致命性副反应事件(3例[2%]在来那度胺组、2例[1%]在安慰剂组)。

来那度胺可推迟后续治疗的时间,但对后续治疗的反应性影响不严重。对于不能获得激酶抑制剂治疗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免疫化疗后用来那度胺作维持治疗也是一种有效选择。

原始出处:

Asher A Chanan-Khan,et al.Lenalidomide maintenance therapy in previously treated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aemia (CONTINUUM):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3 trial.The Lancet Haematology.September 25,2017.http://dx.doi.org/10.1016/S2352-3026(17)30168-0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qinqiyun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1. 2018-07-11 changfy
  2. 2018-03-25 howi
  3. 2017-11-14 1e145228m78(暂无匿称)

    学习了谢谢作者分享!

    0

相关资讯

JCO:来那度胺+R-CHOP维持治疗,老年DLBCL患者预后如何?

近期一项新研究表明,对R-CHOP方案一线治疗反应的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接受来那度胺维持治疗后,无进展生存期(PFS)显著延长。这是首个针对维持治疗方案带来PFS获益的III期临床试验,其研究结果发表于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上。

Haematologica:新发轻链淀粉样变性患者采用来那度胺/美法仑/地塞米松治疗效果如何?

由此可见,该研究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即采用来那度胺、美法仑和地塞米松治疗在轻链淀粉样变性患者达到血液学缓解、器官反应和移植合适者连续长期生存方面是非常有效的。然而,3个药物治疗方案的主要问题是毒性和耐受性,严格的监测程序是必要的并且足以避免严重的毒性反应发生。

Am J Hematol:来那度胺单药治疗复发性/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安全且有效

随着化疗方案的不断改进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不断开展,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无病生存(DFS)得到很大提高,部分患者治愈。正由于完全缓解(CR)的提高和DFS的延长,NHL中枢神经系统(CNS)复发的机会增加,且一旦出现CNS复发,则预后很差。NHL CNS复发常规有效治疗方案包括反复腰穿鞘内注射化疗药物,采用能够透过血-脑屏障药物为主的全身化疗,或同时CNS放疗等。输注依托泊苷、泼尼松、长春

JCO: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自体干细胞移植后来那度胺维持治疗——荟萃分析

在多个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NDMMD)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中,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后来那度胺的维持治疗较安慰剂或观察显示出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延长。所有的研究都以PFS为主要终点,而没有以总生存率(OS)为主要终点。近日在JCO上发表的一篇文章进行了一项荟萃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来那度胺维持治疗对此的影响。

Lancet haemat:来那度胺对自体干细胞移植后的骨髓瘤患者的治疗效果。

CALGB100104研究,研究新确诊的骨髓瘤患者行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后,予以来那度胺和安慰剂效果对比。研究表明,随访34个月时,来那度胺治疗的患者疾病进展时间和总体生存期延长,第二原发恶性肿瘤也增加。本文中,作者概述CALGB100104研究随访91个月时意向治疗分析的最新情况。

重复:J Clin Oncol:来那度胺用于DLBCL老年患者一线维持治疗结果喜人

2017年8月,发表在《J Clin Oncol》的一项由法国、澳大利亚、西班牙等国科学家进行的研究比较了来那度胺维持治疗和安慰剂用于一线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和泼尼松治疗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老年患者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