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益生菌真的有益肠道健康吗?

2018-09-09 海北 MedSci原创

最近,来自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探究了多菌株益生菌或自体粪便微生物组移植(aFMT)对小鼠和人类粘膜微生物群微环境的抗生素后重建的影响。

益生菌广泛用于预防抗生素相关的生态失调和不良反应。然而,使用抗生素后,益生菌对肠粘膜宿主-微生物体微环境的重建的影响仍然是难以捉摸的。
最近,来自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探究了多菌株益生菌或自体粪便微生物组移植(aFMT)对小鼠和人类粘膜微生物群微环境的抗生素后重建的影响。
与体内平衡相反,抗生素扰动增强了人粘膜中的益生菌定植,但仅在小鼠中轻度改善了定植。与自发性抗生素后恢复相比,益生菌诱导显着延迟,并导致持续不完整的粘膜微生物组重建,以及宿主转录组向稳态的恢复,而aFMT在给药期间能够诱导快速且接近完全的恢复。
在体外,乳酸杆菌分泌的可溶性因子促成益生菌诱导的微生物组抑制。
总体而言,使用抗生素后,潜在的益生菌益处可能被肠道粘膜恢复受损所抵消。因此,我们需要开发一种FMT或个性化益生菌方法,实现粘膜保护,而不影响抗生素扰动宿主中的微生物组重新定殖。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海北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1. 2019-02-05 维他命
  2. 2018-09-11 一天没事干

    很好的学习机会

    0

  3. 2018-09-09 183****7028

    学习

    0

  4. 2018-09-09 明月清辉

    谢谢分享,学习了

    0

相关资讯

Contemp Clin Dent:甘油辅助益生菌罗伊氏乳杆菌对感染上皮细胞的抗炎作用

益生菌可通过诱导细胞因子来调节免疫系统并增强宿主免疫应答的能力。本研究旨在评估补充甘油的罗伊氏乳杆菌对暴露于细菌后上皮细胞表达的白细胞介素(IL)-8和人β-防御素(hBD)-2的转录水平的抗炎作用。 将HaCat细胞系(105个细胞/mL)与变异链球菌ATCC-25175和牙龈卟啉单胞菌ATCC-33277(107个集落形成单位[CFU]/mL)混合培养24小时,并使用补充甘油的益生菌罗伊氏乳杆

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减压新方式!益生菌对大脑的持久保护作用

“我们在啮齿类动物中发现,一种特殊的细菌,牝牛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vaccae,M. vaccae)可以将大脑环境转变为抗炎状态,”科罗拉多大学心理和神经科学系高级研究员Matthew Frank说。

全面解读:益生菌、益生元、合生元

在我们的皮肤表面、胃肠道、口腔、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粪便等部位分布着大量的细菌,尤其胃肠道细菌的种类最为繁多、数目最为巨大,占人体微生物总量的约80%。健康成人肠道内的菌有1000多种,数量高达一百万亿,是我们人体表细胞总数的10倍;人体胃肠道共有超过1014个细菌,每克干粪中就有4000亿个共生菌。所以说,你并不是独立的生物,而是和菌群相互依赖、共生的共同体。

Clin Trans Gastroen:益生菌与大脑迷糊、胃胀气之间存在关联

研究人员报告称,益生菌的使用会导致小肠中的细菌大量积聚,而这会进一步导致大脑迷糊,以及快速且明显的腹胀。

2018版ESPCG《益生菌在下消化道症状管理中的应用国际共识》更新解读

自2013 年欧洲初级保健肠胃病学会(ESPCG)首次发布《益生菌在下消化道症状管理中的应用国际共识》,提出某些益生菌可以使肠易激综合征和其他胃肠疾病患者获益以来,近5 年又有70 多项随机对照试验公布了研究结果。8 位专家通过德尔菲法对研究结果进行了系统评价,发布了2018 版《益生菌在下消化道症状管理中的应用国际共识》。该共识认为,特定的益生菌可以减轻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胃肠道症状,预防由抗生素

Sci Rep:婴儿便便可能是益生菌的来源

如今,益生菌似乎无处不在,酸奶、泡菜、面包,甚至狗粮中都有存在。近日,维克森林大学医学院的最新发现会让你大吃一惊:宝宝的便便里有益生菌。他们利用来自婴儿粪便中发现的肠道细菌菌株开发出一种益生菌“鸡尾酒”疗法,或有助于提高人体产生短链脂肪酸(SCFAs)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