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骨折风险增加,控制饮食切勿过度节食

2017-05-04 蒲欣 屠俊 澎湃新闻

随着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症患病人数井喷式增长,同时,我国医疗改革分级诊疗开展,对糖尿病、骨质疏松等慢病的防治工作重任落在基层社区服务中心和二级医院。如何进行糖尿病、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以及骨质疏松症的早期、规范防治,对一、二级医院医务人员来讲尚存在一定问题。为了提高医务人员诊疗水平,浦南医院内分泌科发起以糖尿病、骨质疏松症为主题的内分泌代谢病论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分

随着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患病人数井喷式增长,同时,我国医疗改革分级诊疗开展,对糖尿病、骨质疏松等慢病的防治工作重任落在基层社区服务中心和二级医院。

如何进行糖尿病、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以及骨质疏松症的早期、规范防治,对一、二级医院医务人员来讲尚存在一定问题。为了提高医务人员诊疗水平,浦南医院内分泌科发起以糖尿病、骨质疏松症为主题的内分泌代谢病论坛。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王卫庆教授指出,“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其防治的重心应该是在基层。相对而言,国外的糖尿病住院患者比例很低,大多是急重症患者;但中国国情不同:一方面,中国三甲医院和社区医院的诊治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另一方面,患者的认知水平也因人而异。所以,制定统一的目标和方法,利于不同层次的医生和患者进行更好的疾病管理。”

王卫庆教授指出,医院、医生、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都是不可控的因素,为了更好地管理血糖、管理病人,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需要统一的水平线、目标值、管理方法,这样才能更容易地让不同病人在不同的医院、不同的地区,最后达到的目标是一样的,得到的治疗是一样的。

上海浦南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刘连勇教授指出,通过会议学习,使一、二级医院对内分泌专科医务人员、对糖尿病及骨质疏松病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明确社区与区域卫生医疗中心相互转诊的时间点,规范糖尿病、骨质疏松早期预防,规范治疗,合理转诊。使糖尿病、骨质疏松等慢病的防治真正做到早防、早治,规范、全程管理,也必将为患者及社会带来更大的效益。

针对疾病,刘连勇教授指出,作为当下最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糖尿病除了存在糖、蛋白质、脂肪的代谢紊乱,也会引起钙质流失和骨代谢的异常。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多饮、多尿,而大量的钙、磷矿物质会随着尿液排除体外,如果此时缺乏必要的钙剂补充,就会造成患者的“钙负平衡”。同时由于糖尿病引起一系列激素水平的异常,如骨钙素分泌异常等都导致骨形成减少、骨流失增加,最终导致骨质疏松。

糖尿病患者骨折风险增加,继而增加死亡率。所以在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时,也必须把处理糖尿病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糖尿病病情控制稳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骨质疏松。

一般来说,糖尿病常规食谱中的钙、镁、锌含量明显不足。因此,糖尿病患者要保持营养均衡,不能过度节食,平时应多吃钙含量丰富的食物,如牛奶等奶制品、富含钙质的蔬菜、豆类等,这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基础。

运动同样重要。规律性的有氧运动,如慢跑、快走、游泳等,不仅能够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和体重,还有助于强健骨骼、预防骨质疏松。同时无氧运动如抗阻运动也能预防和改善骨质疏松。另外,充足日晒可以促使皮肤合成更多的活性维生素D,促进肠道内钙的吸收,因此,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天有不少于半小时的日晒时间。

除此以外,糖尿病患者还必须戒除一切不利于骨骼健康的生活习惯,比如吸烟、酗酒、大量饮咖啡、浓茶等。

作者:蒲欣 屠俊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1. 2017-05-06 lsndxfj
  2. 2017-05-05 lou.minghong

    糖尿病的并发症太可怕了

    0

  3. 2017-05-04 林3301

    是的,控制饮食,吃对了和吃少了是两码子事

    0

相关资讯

Stroke:低eGFR可预测急性卒中糖尿病者转归

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领导的一项研究表明,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降低[<45 mL/(min 1.73 m2)]是发生急性卒中的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的全因死亡、卒中复发及卒中致残的强预测指标。eGFR升高(≥120 mL/min 1.73 m2)与糖尿病患者的全部卒中转归及非糖尿病患者的全因死亡有关。论文8月12日在线发表于《卒中》(Stroke)杂志。此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中国国家卒中登

ESC 2014:糖尿病患者的血运重建治疗的指南解读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周玉杰 张建维 本次ECS大会对糖尿病患者的血运重建治疗策略专门进行了论述。基于大量随机试验数据,2014版ESC血运重建指南对糖尿病患者血运重建方式的选择、抗栓药物及降糖药物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糖尿病患者血运重建治疗策略的推荐 相对于非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症状出现较晚,且多伴有血液动力学障碍或终末器官损害

EASD 2014:达格列净可安全应用于高血压糖尿病患者

 欧洲糖尿病研究学会(EASD)2014年会的一项报告表明,在高血压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达格列净(dapagliflozin)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联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两项为期12周的随机、双盲研究以血糖(HbA1c 7.0-10.5%))和血压(BP: 140-164 / 85-104 mmHg)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

JACC CI :心肌灌注检查异常者应积极治疗

在无症状糖尿病患者中尽早查出冠心病无疑很让人关注,BARDOT试验就此迈出一步。该研究利用心肌灌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MPS)进行筛查并随访,结果发现,对于无症状的糖尿病患者,如果最初MPS正常,较少出现冠心病临床症状;但MPS异常者,即使接受了相关治疗,其进展为明显或不明显冠心病仍有7倍的风险。而且接受标准内科治疗和有创治疗不能延缓有症状冠心病的进程。 研究发现,400位受试者中

AHA 2014:CCTA筛查不改善糖尿病患者转归

AHA科学年会公布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无症状的1或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冠脉CT血管造影(CCTA)筛查冠脉疾病未能改善患者死亡及心血管转归。研究者提出,不支持对这类患者进行CCTA筛查。论文11月17日在线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pdf free] 此项随机试验名为FACTOR-64研究,共纳入900例病程至少为3~5年且无冠脉疾病症状的1或2型糖尿病患者,并给予CCTA筛查冠脉

Circulation:他汀或可抑制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醛固酮的分泌

他汀类药物确实可减少心血管死亡率,并且似乎这种益处是独立于降脂治疗特性的。多国学者近期评估了他汀类药物是否可调节醛固酮的分泌,后者可导致心血管疾病。结果表明,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应用他汀与醛固酮分泌减少有关,这一影响似乎在使用亲脂性他汀和较大剂量应用者中最为明显。相关论文近期发表于《循环》(Circulation)杂志。 研究者们对两项干预试验中的受试者检测了肾上腺激素。在第一项试验的高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