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将全员合同制 同岗同酬同待遇

2014-10-16 陈荞 龚棉 京华时报

根据《意见》,医务人员将不再按编制管理,而是全员合同制,并实现同岗同酬同待遇。今后,医生将真正实现多点执业,可在医院全职、兼职,或自己开诊所。同时,医学生毕业后,必须在基地内经过3年社会化培训,才能获得执业资格证。改革>>>>>>>>>>>改革是为了什么目的?  “单位人”向“职业人”转变  市发改委委员、市医改办主任

根据《意见》,医务人员将不再按编制管理,而是全员合同制,并实现同岗同酬同待遇。今后,医生将真正实现多点执业,可在医院全职、兼职,或自己开诊所。同时,医学生毕业后,必须在基地内经过3年社会化培训,才能获得执业资格证。

改革>>>>>>>>>>>

改革是为了什么目的?
 
 
“单位人”向“职业人”转变
  
市发改委委员、市医改办主任韩晓芳介绍,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影响医改全局:“医疗行业最重要的是人,但现在恰恰是医生的积极性没得到很好的提升。”
  
此次公布的《意见》提出,建立适应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改革人事管理制度,让医务人员从“单位人”转向“职业人”;改革薪酬制度,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激活人力资源。“如果 单位人 的制度不破,就没办法改革。”韩晓芳说,事业单位的管理制度,造成医生资源都锁在体系内,流动不起来,导致没有好医生。
  
另一个问题是薪酬制度。韩晓芳说,基层政府投入那么多钱搞人才建设,结果人才还是留不下来。医务人员的薪酬被事业单位工资总额制度锁死,大家积极性不高,“这种僵化的人事管理制度如果不解决,各方面的改革都推不动”。

如何实现医生转变

医院实行聘用制同岗同酬
  
医生如何从单位人变为职业人?《意见》指出,要创新编制管理制度,落实医院用人自主权,实行同岗同酬同待遇,逐步实行全员合同聘用制,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
  
“我们要逐步淡化编制管理概念。”韩晓芳说,过去财政按编制拨钱,公立医院的人不敢走,因为一走编制没了,相关待遇就没了。
  
韩晓芳说,提出创新编制管理制度,就是要把编制背后的利益和待遇剥离,财政不再按编制补贴,“医疗机构根据实际需要来用人,不要老跟政府要编制,今后也没有那么多编制了”。
  
韩晓芳说,今后还要实行岗位管理,“现在医院有两类人,一类编制内,一类编制外,待遇是不一样的。今后两类人要同岗同酬同待遇”。

如何促进人才流动

医生可全职兼职或开诊所
  
意见提出,要建立灵活的用人制度,医疗机构可采用全职、兼职等用工形式,与医务人员签订部分工作时间聘用合同。同时,推进医师多点执业,符合条件的政府办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可以到社会办医疗机构兼职或开办私人诊所。
  
医学人才综合培养体系将进一步完善,并推广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制度,实现从单位培养模式向社会化培养模式的转变。
  
医院职称制度也要改革,建立适应医疗、教学、科研、管理不同岗位特点的职称评审体系,实行评聘分开。
  
“现在医生都把精力放在做论文上,抄袭的也有,职称高,可临床能力很低。”韩晓芳说,医学人才必须分类管理,各岗位有不同的人才标准。同时,医生评聘分开,也能让人才流动起来。
  
《意见》还明确,探索建立护士社会化培养和执业制度,鼓励符合条件的护士开设护理机构,提供康复护理服务。韩晓芳说:“护士资源也可以放活,护士的社会化培养、执业,都是下一步的方向。

如何规避灰色收入
  
合理提高医务人员的收入
  
韩晓芳说:“医生的灰色收入、红包回扣,包括周末医生,大家司空见惯。这实际上就是体制内给得少,才会让医生们到体制外去进行不规范的发展,这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和风险。”
  
本市2012年选定了朝阳医院等5家医院作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这5家试点医院动态调整了工资总额制度,政府允许他们把与绩效挂钩的工资总额制度做大。不过,韩晓芳表示,地方在薪酬制度改革上实权很小,事业单位工资体系由国家定,地方定不了,“我们现在只能做绩效,这一块实际上还有些余地。”
  
按照《意见》,下一步本市将稳步推进公立医疗机构工资体系和工资总额制度改革,建立体现医疗卫生人才价值的薪酬体系,同时实行与公益性绩效考核挂钩的院长年薪制,合理提高医务人员收入水平。
  
反应>>>>>>>>>>>
  
变身职业人医生表乐观
  
医院人事管理、薪酬制度改革后,医院将变成全员合同制。了解到这一制度转变后,不少医生都表示支持与期待。
  
公立医院属于事业单位,目前北京医生都属于编制内。一名三甲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表示,医生与其他职业一样,也会存在“一旦有了编制便开始混日子”的情况,“把编制去掉,变成定期签署合同,这样能有效地保证医生的职业态度,及时将一些不再适合从业的人员请出”,这位医生认为,医生队伍将可以由此进行整顿。
  
此外,不少医生都表示从“单位人”到“职业人”,是医院人事管理、薪酬制度的积极改变。一名中医介绍,此前北京市虽然放开了多点执业的数量限制,但他本人还是因难以获得本单位批准,而无法到其他医疗机构坐堂问诊,“未来可以和本单位签署合同,就能自行选择全职或兼职,也可以自己决定具体的出诊时间,医生本人对工作时间的支配权增加了”。
  
相对国外医生的薪酬,国内医生往往对自己的待遇并不满意,变成“职业人”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有医生乐观地看待自己的职业前景:“我可以更方便地选择去私立医院问诊,甚至干脆可以自己开一家诊所。”该医生还表示,医生选择多地问诊,也能够有效地方便患者就医,“有的专家号在公立医院很难挂上,甚至被号贩子炒到了上千元。如果这种医生能去别的医院问诊,患者就可以多些就诊渠道”。

追问>>>>>>>>>>>
乐观  
是否所以人员都可兼职
  
院长等管理岗位须全职
  
韩晓芳:医务人员是技术性的,多点执业可以把医疗资源激活,实现双向选择。现在推进的多点执业,只能说是改革的一个过渡性举措,不是真正的多点执业。说实话,还有些不合理的地方,这边医院的钱养着,医生出去执业了,这叫什么多点执业?现在这种责权利不对等的所谓多点执业,必须改变。
  
真正的多点执业应该是兼职制度,也就是部分时间工作制度。比如说一位医生在公立医院签约为每周工作两天,另外三天去办诊所,或到民营医院执业,这完全可以。但是合同要相应地约定责权利,既然你在我这儿就工作两天,我就只能给你这两天的薪酬待遇和承担相应的责任,其他的几天跟我无关。
 
并不是所有的岗位都可以兼职,比如公立医院的院长等管理岗位必须全职,只有技术岗位人员可以在部分工作时间出去执业。医院也必须明确哪些岗位可以兼职,哪些不可以。医院和医师可以双向选择,一旦签了协议就必须遵守。
   
医生兼职期间出事故怎么办
   
健全医疗执业保险制度
  
韩晓芳:《意见》提出医务人员要健全医疗执业保险制度,推行医疗责任强制险。完善的执业保险制度,是多点执业必须具备的职业体系。
  
执业保险在国际上是个非常成熟的制度。受技术局限性,医疗风险与医疗行为相伴而生,毕竟医师不是神。如果有完善的职业保险制度,在发生风险时,医生就有社会保险的体系支撑,实现“能进能出”时,就会少很多顾虑,也能解决很多社会风险。

   
医生如何实现社会化培养?
    
基地培养3年方能执业
  
韩晓芳:现在医学生毕业后进入医疗机构,也需要经过3年的规范化培训才能正式上岗,但单位内的培养范围很窄,培养的人才水平也非常有限,基本上进哪个单位就是哪个单位的水平和特色。
  
根据《意见》,按照社会化培养模式,政府会认定一批科室齐全、服务能力较强、有优秀医务人员可承担带教工作的医疗机构培训基地,医学生毕业后,必须在基地内经过3年社会化的培训,才能获得执业资格证。
  
培训期间,医学生的生活不会存在问题,政府财政会给予一定支持,同时医学生在培训中也可获得一定的劳务收入。
  
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人,各个科室都转过,各种病人都见过,到了医院或基层医疗机构,就是一个能执业的合格医生,其综合处置能力会明显提升,对于提高医生诊疗质量和水平非常有益。

作者:陈荞 龚棉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1. 2014-10-19 123.150.105.128

    那为什么现在还在招编制的?

    0

  2. 2014-10-18 116.238.135.244

    但愿说到做到,且做通,做透,不然就只是嘴上谈兵,说说而已

    0

相关资讯

行医,需要休养生息

1932年4月,上海的牛惠霖医生用他的专用信封寄出了一份邀请函。邀请孩子们的老师参加自己家的周末音乐茶会。   牛惠霖时任中国红十字会总医院(上海华山医院前身)院长。民国时期,中国红十字会总医院已算是沪上的大医院。当时的医院普遍重视节假日的休息。我收集有华山医院各个时期的门诊挂号券,30年代、40年代、直到50年代,华山医院门诊券越做越小,上面有一句话一直不变:“星期日、例假日一律停

人生需要吐槽,医生也不例外

1、患者朋友,挂号的时候请遵守一下秩序好吗,干嘛非要去插队呢?难道你们真的觉得生活不够美好吗?非要急着先挂呢! 2、患者朋友,别人拍片的时候你能不能稍稍离得远一点。我想友情提醒一下,我们这里只照单人照,暂时还没有推出双人照,谢谢配合! 3、你看看你这口牙齿,长得有组织无纪律,而且黄灿灿的,跟玉米似的。如此的视觉冲击效果真是难能可贵啊! 4、(没穿大白挂时)大哥挪一下,让我过去!不,我真不是在

十一期间该补完的医生主题剧

过完了前三天,该吃的吃了,该玩的玩了,好友也见完了,约会也超不多累了,接下来就是修养生息的时候了。宅在家里看剧吧! 电视剧: 《豪斯医生》 主角格雷戈-豪斯医生专攻传染病及肾脏疾病,是普林斯顿大学附属医院的诊断医学部主任。他带领着他的医疗小组,专门解决各种各样的疑难杂症,诊断其他医院或者部门不能做出诊断的病人。除了每集讲述一个病例之外,《豪斯医生》还讲述了很多发生在豪斯医生以及他

做医生的三重境界

做人成事都有次第、境界,不独在于成就、阶级,而在于修养、品性。 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将一个人做人成事,凝练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多少年来,这成为读书人的一种境界比照、励志交响。 做医生也大致如此。这是一个比较辛苦的职业,不仅责任重、风险大,而且需要终生学习不辍,真正的学无止境,技无穷

医生像什么

一代名医张孝骞说过,“病人以性命相托,我们怎能不诚惶诚恐,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他高尚的医德更是为后人所敬仰。他和他的名言反映出作为一名医学工作者必须具有的品德、科学和严谨,而这句话的真髓精神,也许是经过磨练的老医生最懂。然而,今天,行医“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反映的却是一种外部环境的变化,使更多的医生感觉到…… 医生像司机? 有人把医生当做司机,医生看病就像开汽车,疾

改变一生从医思维的病例

刚毕业时,我曾留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工作,学校规定刚毕业的医生必须要到各科轮转,类似于现在的规范化培训,那时大家都非常珍惜到各科室轮转学习的机会,天天早上总是提早半小时上班,晚上大多要到八点多离开病房,根本无节假日,但总是觉得非常值得和充实!1984年的初夏,在神经内科轮转期间,遇到了一例让我终身难忘的病例,影响了我从医的一生思维。 患者女性,近五十岁,家在温州瑞安市边远的一个小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