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一周后又一篇DNA损伤机制!癌症免疫联合治疗的希望

2017-08-03 文姜 生物探索

一周前,对细胞如何检测DNA损伤的新见解于7月24日在线发表在Nature上。解释了为什么与DNA结合的一个叫cGAS(环GMP–AMP合成酶)的关键分子会因DNA损害和自体免疫失调而引发炎症。cGAS可以DNA破损形成的微核和DNA结合,启动导致炎症的机制(详细)。而一周后同样的关键词cGAS和微核又出现在Nature在线发表的文章,DNA损伤造成炎症的相关研究有了下篇。

一周前,对细胞如何检测DNA损伤的新见解于7月24日在线发表在Nature上。解释了为什么与DNA结合的一个叫cGAS(环GMP–AMP合成酶)的关键分子会因DNA损害和自体免疫失调而引发炎症。cGAS可以DNA破损形成的微核和DNA结合,启动导致炎症的机制(详细)。而一周后同样的关键词cGAS和微核又出现在Nature在线发表的文章,DNA损伤造成炎症的相关研究有了下篇。

癌症本质上是细胞复制周期的一种疾病。治疗这种疾病的方法是永久性地杀死没有任何分子刹车的细胞。在这些失控的细胞中,化疗和辐射导致DNA断裂、甚至死亡。在接受治疗后几分钟内,癌细胞就需要DNA修复蛋白来抵消这些治疗所造成的损害。几天后,免疫细胞出现在肿瘤上,帮助进一步击退那些在毒性治疗中幸存下来的细胞。免疫细胞的出现是以天为单位延迟的,而不是在几分钟到几小时内发生的急性DNA损伤反应。这不同的动力学涉及额外的限速步骤,这些步骤对于DNA损伤引起的炎症是必不可少的。

癌症治疗后免疫细胞的延迟到达已被文献充分地证明,对化疗和放疗的反应至关重要,但其被诱导的机制仍知之甚少。现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DNA损伤能够召集免疫系统反应。这项发现在线发表在7月31日的Nature上。

通讯作者Roger Greenberg博士说:“了解是什么线索让免疫细胞到达DNA损伤的癌细胞,我们就可以运用这些信息来设计更好的治疗方法。这种策略旨在改善病人对免疫系统治疗的反应,同时使肿瘤细胞停止继续复制直至细胞死亡。”

1、cGAS又出现在放疗结束后招募免疫细胞的机制中

如果一个细胞的DNA被破坏,它就在进入细胞分裂的阶段之前,在细胞复制周期的一个时间点停留24个小时。当细胞最终克服创伤时,细胞会继续分裂。

在Nature这篇新的研究文章中,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团队描述了在细胞分裂时经历了放疗或化疗后,癌症治疗造成的DNA损伤如何让细胞核分离出小包装的DNA,成为细胞质中的微核。这些不正常的微核倾向于破裂,使细胞质中的DNA暴露在一个特殊的监视蛋白——cGAS中。当病毒等入侵者在细胞质中被检测为外来DNA时,cGAS通常被激活。抗微生物的警报引起免疫反应,招募免疫细胞攻击微核填充的癌细胞。



2、放疗和免疫抑制点抑制剂联合治疗的可能性

研究小组表明,抑制细胞进入到细胞分裂后期阶段,会防止微核形成,并大大减少了对经过放射治疗的癌细胞的免疫应答。

总的来说,这项新研究揭示了在细胞分裂时肿瘤细胞周期过程有多快或多慢是DNA损伤和免疫抑制点抑制剂联合治疗的重要考虑因素。

Greenberg博士说:“我们的工作允许制定合理的策略增加免疫反应,增强患者对辐射的敏感性。”这种方法将结合DNA损伤和抑制免疫检查点的药物,通过干扰那些应对DNA损伤延迟细胞分裂的因素来促进细胞分裂。

一周前cGAS和微核的文章解决了cGAS是怎样因DNA损伤引发炎症的机理问题。一周后关于cGAS和微核的“下篇”更深层次地发掘了这个机理如何在癌症治疗中免疫细胞延迟出现里起作用,并探究了在肿瘤放疗中结合免疫点抑制剂联合治疗的可能性。

原始出处:Harding SM, Benci JL, Irianto J, et al, Mitotic progression following DNA damage enables pattern recognition within micronuclei.Nature. 2017 Jul 31. 

作者:文姜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Cell:DNA损伤揭示抗癌新疗法

大自然中每一个有机体都会不惜代价保护自身的DNA,但细胞如何精确区分自身DNA的损伤还是入侵病毒外源DNA的损伤依然是个谜底,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索尔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细胞反应系统精确区分上述两种威胁的机制,相关研究或可帮助开发新型的癌症选择性病毒疗法,同样也可以帮助理解为何老化和某些疾病似乎总在为病毒感染敞开着大门。研究者Clodagh O'Shea教

科学趣闻:听拉斯克奖获得者讲故事——Beginner`s luck

今年的拉斯克基础医学奖授予美国布莱根妇女医院的Stephen J. Elledge和美国罗格斯大学的Evelyn M. Witkin,以表彰他们在DNA损伤反应方面做出的杰出成果。     在最新一期的Cell杂志中,Evelyn M. Witkin讲述了她发现细菌SOS反应的有趣经历。以下是原文翻译:   新手的幸运   Evely

JAMA:大象为何不易患癌?

JAMA:与人类相比,大象为何不易患癌?其机制是什么?进化医学或可为人类的生理及病理生理,包括肿瘤生物学,提供新的见解。为了确定大象抗癌性的机制,并对比大象、健康对照人群与伴李法美尼症候群(LFS)的皮肤癌患者之间细胞对DNA损伤的反应。该研究共纳入了36种哺乳动物的尸检数据,以确认大型和长寿生物(包括大象,n=644)的抗癌性。研究人员分析了亚洲和非洲大象的基因组以探究其抗癌性的机制。采集大象,

饮食中适度增加锌可降低氧化应激和DNA损伤

近日来自UCSF Benioff儿童医院研究所(CHORI)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每天摄入4毫克的额外锌有助于对抗感染和疾病,对细胞健康有深远的积极影响,而这个量的锌相当于将生物强化物如锌水稻和锌小麦加入到体弱、营养缺乏人群的饮食中。该研究首次提出在饮食中适度增加锌降低氧化应激和DNA损伤,其研究结果已发表于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研究者认为

J Occup Environ Med:汽车尾气更容易使儿童发生DNA损伤

众所周知,空气污染对每个人都有害,但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空气污染对年轻人尤其危险。暴露于与交通相关污染的儿童和青少年容易产生DNA损伤,称为端粒缩短。

Nature:人体如何检测到自身癌变的早期信号

7月24日Nature上在线发表了细胞如何检测DNA损伤(癌症的一个标志)的新见解。该见解有助于解释人体如何控制疾病,为肿瘤细胞的潜在标记提供了新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