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 Psychiatry:杏仁核反应性、抗抑郁药停药与复发:一项纵向研究

2024-09-18 xiongjy MedSci原创

抗抑郁药物停药后杏仁核对负面情感面孔的反应性显著增加,且这种增加与抑郁症复发风险密切相关。杏仁核反应性的变化可作为预测复发的标志物,提示个体化停药决策需基于神经影像学结果。

抑郁症是一种全球范围内造成极大负担的慢性疾病,许多患者在首次抑郁发作后会经历复发,尤其是随着病程的延长,复发风险显著增加。因此,预防复发是抑郁症管理的关键环节。尽管抗抑郁药物的长期维持治疗在防止复发方面有一定效果,但出于患者偏好或其他临床原因,许多患者在完成初始治疗后选择停药。然而,停药后复发的生物学机制尚不完全明了,特别是杏仁核反应性在抗抑郁药停药过程中的变化是否可以作为预测复发的标志物,尚待深入研究。杏仁核反应性与抑郁症中的负性情感偏向密切相关。既往研究表明,抗抑郁药物治疗可以降低杏仁核对负面情感刺激的反应,而这种反应性增强通常与抑郁状态的维持有关。因此,研究者推测,抗抑郁药物停药后,杏仁核反应性的增加可能与复发风险相关联。

本研究为纵向观察性研究,参与者为抑郁症缓解状态下且正在服用抗抑郁药的成年患者(N=83)。这些患者被随机分配至两组:一组在第二次fMRI扫描后停药,另一组在两次fMRI扫描之间逐渐停药。所有参与者在研究开始时处于缓解状态,研究过程中通过任务型fMRI测量他们的杏仁核对负面情感面孔(如愤怒和恐惧表情)的反应性。研究的主要终点是停药后六个月内的复发情况,并通过电话访谈和面对面评估监测复发。研究设计包括两次fMRI扫描,分别在患者停药前和停药后进行。同时,还招募了一组匹配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的健康对照组(N=53)以进行基线比较。患者在停药后接受为期六个月的随访,以评估复发情况。主要测量指标为杏仁核对负面情感面孔的反应性变化及其与复发之间的关系。

图1. 研究设计和全脑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结果

研究发现,在缓解状态下的抑郁症患者停药后,杏仁核反应性显著增加,且这种增加与抑郁症复发密切相关。在复发的患者中,停药后的杏仁核反应性增加显著高于未复发的患者(β=18.9, P=0.04)。特别是右侧杏仁核的反应性增加与复发风险呈显著相关,右侧杏仁核反应性增加的患者更早出现复发(HR=1.05, P=0.01)。

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杏仁核反应性的增加不仅是停药后的即时效应,而且可以作为预测复发的标志。停药后杏仁核反应性变化较大的患者,复发时间显著提前。此外,机器学习预测模型显示,基于杏仁核反应性变化可以预测复发的准确率达到了67%。

图2. 左右杏仁核的区域感兴趣分析结果

抗抑郁药物停药后杏仁核反应性的增加与抑郁症复发风险密切相关。杏仁核反应性的增加可以作为一种功能性神经影像标志物,用于预测哪些患者在停药后更容易复发。这一发现对抗抑郁药物的停药决策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提示医生在决定是否停药时,可能需要考虑患者的杏仁核反应性变化情况。此外,研究结果还提示,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讨通过神经影像学或其他生物标志物来指导个体化的抗抑郁药物治疗和停药决策。

原始出处:
Erdmann, T., Berwian, I. M., Stephan, K. E., Seifritz, E., Walter, H., & Huys, Q. J. M. (2024). Amygdala reactivity, antidepressant discontinuation, and relapse. *JAMA Psychiatry*. https://doi.org/10.1001/jamapsychiatry.2024.2136

作者:xiongjy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一线抗抑郁联用喹硫平治疗抑郁共病焦虑的研究进展

最近,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于喹硫平这一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与抗抑郁药物的联用,探索其在抑郁共病焦虑治疗中的效果及机制。

研究发现:好吃懒作的人,会更容易得抑郁症!

最近,发表在《美国精神病学杂志》的上的一项研究指出,长期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可能会导致腹部脂肪过多,进而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包括抑郁症。

一文汇总抑郁症治疗新靶点

介绍抑郁症尤其是重度抑郁症及治疗抵抗性抑郁症,阐述多个生物学机制及相应新型药物研发进展。

柳叶刀子刊:社会经济地位、社交活动和孤独感对抑郁症的影响

北京大学团队在Lancet子刊Health Longevity发表的最新研究揭示了社会经济地位、社交活动和孤独感与抑郁症之间的复杂联系,为我们提供了防治抑郁症的新视角。

惊爆!华中科技大学揭秘:古老名药交泰丸与其有效成分小檗碱,竟成糖尿病与抑郁症双克星!

该研究为JTW在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并为未来JTW相关研究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Appetite:抑郁症与儿童青少年情绪性进食的关系

抑郁症与儿童青少年的情绪性进食之间存在中等强度的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