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C Med:绝经后妇女使用糖皮质激素对否增加乳腺癌风险?可能与具体类型有关!

2021-08-07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与乳腺癌风险之间的关系可能因肿瘤亚型和阶段而不同。

合成糖皮质激素是结构和药理上类似于内源性激素皮质醇的药物,被用来治疗各种疾病,最常见的是慢性疾病,如风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或呼吸系统疾病。糖皮质激素具有各种抗炎、免疫抑制、代谢和内分泌特性,这些特性对乳腺癌的发展有潜在的作用。

一方面,有人认为糖皮质激素可能通过降低各种介质,如雌激素、促炎细胞因子和二十烷酸的水平来预防乳腺癌,抑制雌激素主要是为了预防雌激素受体阳性(ER+)乳腺癌。另一方面,糖皮质激素可能通过促进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视、促进代谢功能紊乱或诱发胰岛素抵抗来促进乳腺癌的进展,这些都是乳腺癌发展的可疑风险因素。

到目前为止,还缺乏针对合成糖皮质激素使用与乳腺癌风险之间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目前只发表了两项流行病学研究,都是基于丹麦北部的全国医疗行政数据库的数据。最近的一项研究则报告了至少三次系统性或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处方与浸润性乳腺癌风险之间没有关联。

糖皮质激素与乳腺癌发生的机制关系

此外,既往研究均无法按乳腺癌亚型进行分层分析,尽管糖皮质激素的各种药理特性可能对这些亚型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考虑乳腺癌亚型可以帮助理解哪些机制在糖皮质激素与乳腺癌的关系中起作用。

为了进一步确认使用糖皮质激素和乳腺癌风险的关系,尤其是在绝经后妇女中的影响,来自法国里昂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营养与代谢中心的专家开展了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期的BMC Medicine杂志上。

研究人员在E3N队列中调查了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与乳腺癌发病率之间的关系,该队列包括98995名妇女,她们的各种特征信息是通过重复问卷调查收集的,并辅以2004年以来的药物报销数据。自2004年1月1日以来,在以往任何3个月内至少有两次系统性糖皮质激素报销的妇女被定义为暴露。使用多变量的Cox回归模型来估计乳腺癌的危险比(HRs)。

结果在62512名绝经后妇女(纳入时的中位年龄为63岁)中,2864人在9年的中位随访期间(2004年至2014年之间)患上了乳腺癌。与不暴露相比,糖皮质激素暴露与总体乳腺癌风险无关[HR=0.94(0.85-1.05)];但是,它与原位乳腺癌风险升高34%和浸润性乳腺癌风险降低14%有关[HR=1.34(1.01-1.78);HR=0.86(0.76-0.97)]。

糖皮质激素的反复使用和不同亚型乳腺癌的风险。

关于浸润性乳腺癌的风险,糖皮质激素暴露与雌激素受体(ER)阳性乳腺癌成反比,而与ER阴性乳腺癌无关[HRER+=0.82(0.72-0.94);HRER-=1.21(0.88-1.66)];它还与1期或2期肿瘤的风险成反比,但与3/4期乳腺癌的风险成正比[HRstage1=0.87(0.75-1.01);HRstage2=0.67(0.52-0.86);HRstage3/4=1.49(1.02-2.20)] 。

综上,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与乳腺癌风险之间的关系可能因肿瘤亚型和阶段而不同。

 

参考文献:

Use of systemic glucocorticoids and risk of breast cancer in a prospective cohort of postmenopausal women. BMC Med 19, 186 (2021). https://doi.org/10.1186/s12916-021-02004-6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Radiology:对乳腺癌幸存者来说,钼靶筛查已远远不够

早期筛查和先进的治疗方案降低了乳腺癌妇女的死亡率。因此,全世界乳腺癌幸存者的数量正在增加,现阶段在美国已有估计380万乳腺癌幸存者。

Radiology:并非技术越复杂结果越理想!乳腺MRI有话说

乳腺增强MRI对检测其他隐匿性乳腺癌具有极高的敏感性,但其作为补充筛查工具时的主要局限性是假阳率较高,进一步导致不必要的活检及手术。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击败耐药性,根除癌细胞!无复发、无转移的乳腺癌新药重磅出炉

乳腺癌,女性头号健康杀手,在全球女性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列恶性肿瘤第一位。在乳腺癌患者中,约75%患有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ERα)阳

NEJM:绝经后乳腺癌患者采用芳香化酶抑制剂辅助治疗时间多长为宜?

在接受5年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绝经女性中,将激素治疗延长5年与延长2年相比没有任何益处,但骨折风险更大。

JNCCN:女性乳腺癌患者既往接受钼靶筛查对预后的影响

JNCCN:女性乳腺癌患者既往接受钼靶筛查对预后的影响

Brit J Cancer:吸烟与乳腺癌风险的关系

该MR研究提供了支持证据,表明吸烟者终生吸烟与乳腺癌风险之间存在潜在的因果关系,但每天吸烟量与其无关。

拓展阅读

戚锐锋/冷越:晚期乳腺癌HER2异质性探讨

现分享一例her-2异质性晚期乳腺癌诊治情况及相关文献复习。

European Radiology: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低表达与过表达的乳腺癌亚型MRI鉴别

多种不同的弥散MRI模型,如传统的弥散加权成像 (DWI)弥散张量成像(DTI) 和弥散峰度成像,已被用于诊断、鉴别诊断和亚型分类。然而,这些模型在预测HER2阴性或阳性状态时表现出次优的诊断性能。

European Radiology:多模态放射组学能否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全身治疗的疗效?

近年来,机器学习在医学中的应用发展迅速,在多项放射组学研究中已经探索了预测乳腺癌对NAST的肿瘤反应。放射组学是一种可以提取图像特征并以数字形式呈现的影像学技术。

Radiology:使用MRI全自动方法量化乳腺癌发病率与背景实质增强的相关性

在临床实践中,BPE对乳腺癌风险评估的障碍之一是放射学家对BPE进行评估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排除了重复性,降低了精确度,并可能在乳腺癌风险的研究中引入二分法。

改写“最毒”乳腺癌治疗标准?最新策略带来近85%总生存率获益 | ASCO速递

与观察组相比,avelumab治疗虽然并未显著改善高风险TNBC患者的DFS,但是却显著改善了OS。

造福70%患者,破解治疗耐药难题!“最常见”乳腺癌新突破 | ASCO 2024速递

postMONARCH 研究显示,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 CDK4/6 抑制剂治疗失败后,使用阿贝西利联合氟维司群可显著延长 PFS,且安全性良好。该方案或可改变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