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 Heart J :疲劳:社会心理因素对于冠心病风险的预测性

2015-02-20 张旭栋 MedSci原创

对于冠心病的预防人群研究起始于1940年,而介入治疗也是从之后的1970年开始的。1961年,冠心病的风险因子首次在Framingham Study中发表,其中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等等。之后又有新的风险因子被添加。1970年,心理社会因素也被添加入冠心病的风险因子中。开创性的心脏病研究,源于52个国家的15152例心梗病例分析中提到,传统风险因子对于90%的患者具有预测性,而心理社会因素也对32

对于冠心病的预防人群研究起始于1940年,而介入治疗也是从之后的1970年开始的。1961年,冠心病的风险因子首次在Framingham Study中发表,其中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等等。之后又有新的风险因子被添加。1970年,心理社会因素也被添加入冠心病的风险因子中。开创性的心脏病研究,源于52个国家的15152例心梗病例分析中提到,传统风险因子对于90%的患者具有预测性,而心理社会因素也对32.5%患者具有预测性。而传统风险因子与心理社会因素之间的比较,目前还未曾研究发表过。冠心病中风险因子包括个人因素与社会因素。个人因素包括疲劳, 社交,以及主要生活事件。丹麦哥本哈根腓特烈斯贝医院,心脏研究中的Peter Schnohr等人比较了冠心病患者中传统风险因素与心理社会因素之间的重要性,以及心理社会因素对于提高风险预测的意义。成果发表在2月份的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期刊上。

目的:研究心理因素与传统风险因子对于冠心病患者的重要性。
 
方法和结果:
1991年至1994年,从哥本哈根心脏研究(前瞻性心血管群体研究)随机抽取8882例无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对他们进行评估,直至2013年4月。前向法,人群归因分值,和梯度分析用于测定行列。使用C-统计和净重新分类指数探索疲惫的风险预后。

结局:随访注册了1731例非致死性和致死性冠心病事件患者。其中,对于男性,排名最高的冠心病危险因素是疲劳程度(高与低之间的风险比:2.36; 95%置信区间,1.70-3.26; P <0.001)和收缩压(服用或不服用降压药后血压≥160毫米汞柱与<120毫米汞柱相比,其风险比是2.07;95%可信区间:1.48-2.88; P <0.001)。在女性中,排名最高的冠心病危险因素是吸烟(≥15克烟草/天与从不吸烟者相比,其风险比是:1.74;95%可信区间:1.43-2.11; P <0.001),其次是疲劳程度(高与低风险比:2.07;95 %可信区间1.61-2.68; P <0.001)。总的来说,疲劳会显著提高风险预测。
 
结论:
疲惫是冠心病的一项重要的风险因素,研究强调风险预测分数中心理社会因素的重要性。
 
原始出处:

Giustino G, Baber U, Sartori S, Mehran R, Mastoris I, Kini AS, Sharma SK, Pocock SJ, Dangas GD. Duration of 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 Following Drug-Eluting Stent Implant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2015.

作者:张旭栋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4)
#插入话题
  1. 2015-03-05 xiaoai5777

    好文章,攒

    0

  2. 2015-03-05 xiaoai5777

    好文章,攒

    0

  3. 2015-03-05 xiaoai5777

    好文章,攒

    0

相关资讯

Diabetes care:2型糖尿病患者BMI与冠心病风险正相关性

一项随访7年的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的基线BMI水平越高,7年后患冠心病(CHD)的风险越高,且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BMI水平和冠心病风险或呈U型相关性。该研究发表于Diabetes care杂志。(Diabetes care   2014 Sep 23 ;)来自美国潘宁顿生物医学研究中心( LA Tianjin Women's and Children's Health Center

我国男士冠心病死亡每年增5%,农村成重灾区

积水潭医院丁易教授因心脏病壮年辞世,让人扼腕叹息。实际上,如果我们在百度上搜索“医生”和“猝死”两个关键词,你会发现,因心源性猝死而离世的医生大有人在。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医生生活不规律,累死累活;工作压力大,上厕所都得争分夺秒;睡眠质量差,一辈子做牛做马。Int J Cancer:中国发布最大型癌症生存数据报告 其实不只是医生,我国冠心病死亡形势愈发严峻。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刘明波和王文等进

Circulation:心肌肌钙蛋白与冠状动脉血流储备相关性研究

背景: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n)升高反应了心肌损伤,Tn升高与冠心病死亡率升高相关,甚至没有冠心病的患者Tn升高也与死亡率升高相关。我们探索低水平升高的Tn与减少的冠状动脉血流储备(用于评估冠状动脉血管收缩功能)之间的关联,并评价它们对无明显冠心病患者不良结局的影响。 方法与结果:761例患者,在进行负荷心肌灌注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前,通过心肌肌钙蛋白对疑似冠心病进行评估,对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进

Twitter能够预测冠心病发生?

Twitter(推特)是一个社交网络及微博客服务的网站,是全球互联网上访问量最大的十个网站之一。它允许用户将自己的最新动态和想法以短信形式发送给手机和个性化网站群,通过快速、及时、直接的传递信息达到对社会各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然而,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最新的研究发现,推特除了作为社会媒体平台以外,还能够有效地指示社区心理状态,并且,它还能够预测冠心病的发病率。 既往的研究发现

Circulation:青壮年高脂血症会增加随后冠心病风险

  最新AHA/ACC指南推荐≥60岁的成人服用他汀治疗,而对于青壮年而言,只有少部分符合他汀治疗目标。青壮年长期高血脂水平,随后的冠心病发生风险并没有得到足够的研究。杜克大学医学中心Navar-Boggan等人从Framingham子代研究中选取33-55岁的青壮年(年龄小于55岁),探讨高血脂与未来冠心病风险之间的关系,其研究成果发表在1月份circulation期刊上。&nb

JACC:冠心病事件患者出院后未进行充分高强度他汀治疗

AHA/ACC指南中建议,冠心病患者应进行高强度他汀治疗降血脂,从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尤其是急性冠脉综合症的患者出院后的患者。然而,只有少部分研究有报道冠心病事件发生后患者应用高强度他汀治疗。出院后高强度他汀治疗的研究并不够充分。因此,纽约西奈山医学院Rosenson RS等人研究了冠心病事件发生后使用高强度他汀治疗患者的比例,分析了入院前后他汀治疗强度的相关性,其研究成果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