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abetes Care:脂肪肝对纵向血糖平衡和肝细胞凋亡影响显著

2012-09-05 高晓方 医学论坛网

  美国学者的一项研究表明,在肥胖青年中,基线肝脏脂肪含量(HFF)可显著调节纵向2小时血糖、胰岛素抵抗生物标志物和肝细胞凋亡。论文于2012年8月28日在线发表于《糖尿病护理》(Diabetes Care)杂志。   此项研究共纳入76例肥胖青年,并在同时行口服糖耐量试验的情况下实施基线和纵向肝脏和腹部磁共振成像(MRI)扫描。平均随访时间1.9年。在基线和随访时测定作为肝脏凋亡标志

  美国学者的一项研究表明,在肥胖青年中,基线肝脏脂肪含量(HFF)可显著调节纵向2小时血糖、胰岛素抵抗生物标志物和肝细胞凋亡。论文于2012年8月28日在线发表于《糖尿病护理》(Diabetes Care)杂志。

  此项研究共纳入76例肥胖青年,并在同时行口服糖耐量试验的情况下实施基线和纵向肝脏和腹部磁共振成像(MRI)扫描。平均随访时间1.9年。在基线和随访时测定作为肝脏凋亡标志物的细胞角蛋白18(CK-18)。对基线HFF和代谢指标与随访时循环CK-18水平进行相关性评估。

  结果显示,基线时38%的受试者伴有脂肪肝以及胰岛素敏感性和分泌指数的改变。随访时两组人群均出现体质指数(BMI)增加,并且基线%HFF与随访%HFF显著相关。无脂肪肝组受试者的胰岛素敏感性指标和2小时血糖随时间推移显著改善,但脂肪肝组则始终存在胰岛素抵抗。基线HFF与随访时2小时血糖、总体胰岛素敏感性、脂连素、CK-18水平和处置指数相关。多变量分析显示,基线HFF为2小时血糖和总体胰岛素敏感性的独立预测因素。

  链接:

Kim G, Giannini C, Pierpont B, Feldstein AE, Santoro N, Kursawe R, Shaw M, Duran E, Goldberg R, Dziura J, Caprio S.Longitudinal Effects of MRI-Measured Hepatic Steatosis on Biomarkers of Glucose Homeostasis and Hepatic Apoptosis in Obese Youth.Diabetes Care. 2012 Aug 28


    

作者:高晓方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第四届全国脂肪性肝病学术会议纪要

  由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酒精性肝病学组与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联合主办,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新华医院共同承办的“第四届全国脂肪性肝病学术会议”于2011年7月21日至24日在重庆举行。大会主席庄辉院士、范建高教授和执行主席陈东风教授,与来自香港、台北、新加坡以及全国20余个省市的500余名代表参会。全会包括1个主题演讲(脂肪肝酒精性肝病学组10周年回顾)、5个继教讲座、20个

Patt1可能成为脂肪肝治疗有潜在新靶点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翟琦巍研究组新近发现了乙酰化酶Patt1在肝脏脂代谢中的重要作用和相关机制。相关论文日前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刊物《类脂研究期刊》上。专家认为,该研究为深入了解肝脏脂肪变性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也为与年龄相关的肝脏脂肪变性的治疗提供了潜在的新靶点。据介绍,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种以无过量饮酒史、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其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