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尿道上皮细胞研究

2020-06-23 AlexYang MedSci原创

宿主相关的储存是复发性感染和顽固性感染的主要原因。之前的研究表明,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泌尿道感染(UTIs)的主要原因)在UTI之前能够粘附到阴道上皮细胞。

宿主相关的储存是复发性感染和顽固性感染的主要原因。之前的研究表明,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泌尿道感染(UTIs)的主要原因)在UTI之前能够粘附到阴道上皮细胞。

最近,有研究人员阐释了不同的尿道大肠杆菌分离物不仅能够粘附在阴道细胞上,而且还可以侵入阴道细胞。研究人员在急性和慢性大鼠UTI模型中检测到了阴道上皮细胞中的细胞内定殖,表明了大肠杆菌在UTI之后具有寄生在阴道中的能力。另外,在一个阴道定殖模型中,大肠杆菌在阴道细胞内和尿道中检测到,表明了阴道定殖能够影响到膀胱。更加重要的是,研究人员从具有复发UTI历史的女性临床样本中发现了阴道细胞中存在细菌。

最后,研究人员指出,他们的发现表明了大肠杆菌能够在阴道细胞内生存,且在引起上行感染前可以安全的远离细胞外的压力。

原始出处:

John R. Brannon, Taryn L. Dunigan, Connor J. Beebout et al. Invasion of vaginal epithelial cells by u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 Nat Commun. 04 June 2020

作者:AlexYa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Cell:缺血就要补铁吗?答案是错的!华人学者揭示大肠杆菌是关键!

科罗拉多大学韩珉教授课题组今天在《Cell》发表最新文章,揭示了作为广为人知的致病细菌(如食物中毒、窃取宿主营养物),大肠杆菌实际上可以通过生产一种帮助细胞摄取铁的化合物对人类健康起关键作用。

Int J Antimicrob Ag:抗生素处方增加 UTI相关大肠杆菌菌血症发病率也增加!

2018年8月,英国学者在《Int J Antimicrob Agents》发表一项生态学研究,探讨了初级医疗抗生素处方治疗尿路感染(UTI)、大肠杆菌菌血症发病率和抗生素耐药之间的相关性。

Nat Commun:复发性尿路感染中大肠杆菌ST131系群体动态研究

复发性尿路感染(rUTIs)是极度常见的,且大约25%的女性在她们的起始感染后1年内经历复发。大肠杆菌ST131是一种具有全球多种耐药性的抗性克隆,并且与rUTI的高发病率相关。最近,有研究人员在一名患有rUTI的女性中展示了ST131群体动态情况,时间从1970s开始,动态展示时间为5年。研究人员通过使用全基因组测序方法,鉴定了一个与rUTI和粪便菌群持久性有关的土著无性菌系(P1A),为rUT

Sci Rep:素食者和非素食者泌尿系统感染风险研究

泌尿系统感染(UTI)主要是大肠杆菌通过肠道-粪便-尿道上行途径引起的。最近的研究发现引起UTIs的大肠杆菌株系(肠外致病大肠杆菌ExPEC)与肠道致病性菌株和正常的共生菌株不同。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包括家禽和猪肉的肉类是ExPECs的主要来源。素食主义者不吃肉,并且理论上应该更少的接触ExPEC。然而,目前还没有研究调查是否素食者的饮食能够减少UTI的风险。最近,有研究人员调查了素食者饮食与UTI

LANCET INFECT DIS:初级保健中抗菌素管理教育计划对社区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杆菌引起的感染的长期影响

目前,关于基层医疗机构中,比如社区,抗菌素管理计划(ASPs)的生态效应和可持续性的证据很少。 本研究的目标是通过优化抗生素的使用来确定多模式,教育性的ASP是否能够长期可持续发展并降低社区中由产生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杆菌引起的感染发生率。

J Infect Dis:超免疫牛初乳抗CS17抗体可预防肠毒素性大肠埃希氏菌感染

肠道致毒性大肠杆菌(ETEC)通常会引起生活在发展中国家的儿童和前往这些地区的旅行者的腹泻。ETEC的特点是集落因子(CFs)介导肠道附着力。我们评估了牛大肠IgG(bIgG)抗体对CF、CS17或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