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I:丹麦科学家在年轻女性身上发现了新的乳腺癌基因

2020-05-17 Lauren 转化医学网

导言:据2018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调查的最新数据显示,乳腺癌在全球女性癌症中的发病率为24.2%,位居女性癌症的首位,其中52.9%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导言:据2018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调查的最新数据显示,乳腺癌在全球女性癌症中的发病率为24.2%,位居女性癌症的首位,其中52.9%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每年有30余万女性被诊断出乳腺癌。乳腺癌常被称为“粉红杀手”,其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乳腺癌已成为疗效最佳的实体肿瘤之一。

在过去的20多年,我们对遗传疾病的知识有了一个飞跃,已经发现了几种可能会导致癌症发生的遗传基因的变异。很早就了解到,人类BRCA1和BRCA2基因的突变可能会导致癌症的出现,尤其是在卵巢和乳房。但全世界的研究人员也知道,在我们的遗传系统中仍有大量的变异,可能会导致例如乳腺癌等的危及生命的疾病。

哥本哈根大学(University of Copenhagen)、BRIC和Rigshospitalet组成的一个研究小组已经开启了这项研究的一个新篇章,目前正在为我们对遗传基因和乳腺癌发病的生物学机制的理解添加了重要的信息。他们已经定位了RBBP8基因,并将其功能描述为是一组非常年轻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关键因素。

哥本哈根大学BRIC的研究主任克劳斯·斯托加德·索伦森(Claus Storgaard S?rensen)表示,“我们研究了RBBP8基因变异在女性乳腺癌患者中的生物学的意义。在这一病人群体中我们认为遗传因素起了一定的作用。我们的研究表明,RBBP8正常情况下会保护细胞免受基因组的破坏,相反,RBBP8的功能降低可能会导致癌症。

为CtIP蛋白编码的RBBP8基因,以前还未被发现与遗传性乳腺癌的发生有关。在5月14日发表在《临床研究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的新研究中得出结论,这些都是罕见的变异和突变。

遗传性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遗传基础是控制基因组稳定性因素的单倍体不足。同源重组(HR)修复是这些癌症的主要途径。为了确定新的候选基因,研究人员检测了BRCA1和BRCA2致病性变异阴性的早发乳腺癌患者。他们重点关注CtIP(RBBP8基因),它通过DNA双链断裂(DSB)的末端切除介导HR修复。值得注意的是,患者表现出一些罕见的种系RBBP8变异,功能分析显示,这些变异并不影响DNA DSB末端切除效率。

具体的病人是出发点

这项研究是基于一个特定的病人,但该小组随后在丹麦病人和更大的国际群体中研究了RBBP8基因。

丹麦研究人员筛选出129名35岁以下的年轻乳腺癌患者,她们都在年龄小的时候(35岁以下)被诊断出乳腺癌,随后,我们对1092名患有乳腺癌或其他癌症、没有BRCA1或BRCA2基因突变的癌症患者进行了广泛的基因测序。

RBBP8基因的突变可能解释了为什么一些年轻女性会患上乳腺癌。对这种蛋白的基础科学研究表明,RBBP8在保护和调节人体DNA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可以修复受损的染色体。

临床教授芬恩·西利乌斯(Finn Cilius Nielsen)表示,“我们的合作取得了快速进展,因为我们有机会把临床数据和基础科学方法结合起来。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导致乳腺癌和其他癌症风险增加的复杂机制和罕见基因变异。”

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研究人员希望,这项研究将为发现更多可能导致癌症出现的基因奠定基础,并在长期内提供有助于癌症患者的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包括家庭研究和国际研究,以便更准确地搞清楚突变的风险。

原始出处:

Reihaneh Zarrizi, Finn Cilius Nielsen, Claus S?rensen, et.al. Germline RBBP8 variants associated with early-onset breast cancer compromise replication fork stability. J Clin Invest May 7, 2020

作者:Lauren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Lancet:早期乳腺癌术后1周26Gy放疗方案效果评估

对于早期乳腺癌术后接受局部辅助放疗患者,采用1周以上,5次,总计26Gy的放疗方案对疾病的控制效果与传统的3周以上,15次,总计40Gy放疗方案相当

NAT MED:抗氧化关键蛋白促进休眠肿瘤细胞的复发 

休眠的肿瘤细胞在治疗后的存活和复发是导致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已有的研究显示,这些细胞的代谢特性可能与快速生长的肿瘤细胞不同。

王晓稼教授:可及性更高,西达本胺为乳腺癌患者带来更多治疗选择

2020年4月10日,2020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通过“云端”远程视频会议的全新方式重磅发布。在本次更新中,基于ACE研究在内分泌耐药乳腺癌表观遗传

盘点:2020年度Radiology科研进展汇总(五)

Radiology:心脏 MRI左心房功能评估预测心肌梗死后心血管事件的价值

“中国方案”实现全球三阴性乳腺癌辅助治疗新突破

专访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李俊杰教授。

王树森教授:西达本胺为HR+/HER2-乳腺癌带来治疗革新,中国原创新药助力乳腺癌长期生存

最新公布的2020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基于ACE研究在内分泌耐药乳腺癌表观遗传调控治疗方面的重大进展,将西达本胺联合方案列为TAM治疗失败以及非甾体类AI治疗失败患者的Ⅰ级

拓展阅读

Nat Commun:西湖大学蔡尚团队发现乳腺癌的发生与乳腺细胞衰老过程密切相关

该研究用富含乳腺干细胞的细胞群体在单细胞转录水平上建立了一个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分子钟,以描绘雌性小鼠的生理衰老动态。

JCO:恒瑞医药ADC药物SHR-A1811治疗HER2表达或突变实体瘤,76.3%客观缓解率!

靶向HER2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DC)SHR-A1811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或突变晚期实体瘤的I期研究结果。

绘真约大咖 | 翟振华教授:乳腺癌基因检测如何指导靶向治疗和耐药后的选择?

本期的【绘真有约·大咖答疑】非常荣幸邀请到了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翟振华教授,针对上述问题做了简要解答。

真实世界中,乳腺癌和妇科肿瘤患者获益于NGS指导的靶向治疗,有的甚至改变临床诊断

这项回顾性研究可能提供进一步的真实世界证据,证明精准肿瘤学可以改善一小部分接受过大量治疗的晚期妇科癌症和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结果。

临床实例,早期高风险乳腺癌放疗后应用ctDNA MRD监测效果如何?

本文还对当前有关ctDNA检测的文献进行了回顾,包括其优点和局限性。虽然目前没有足够的数据支持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ctDNA筛查,但研究人员推测特定患者群体可能会从这种创新诊断工具中取得最大获益。

《新英格兰医学》治疗案例:年仅45岁的乳腺癌患者病灶转移了,医院做出了怎样的治疗决定?

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个国际著名学术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报道的治疗案例,也就是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里,医疗专家是如何确定治疗方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