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个产科男医生——孙中山轶事

2014-09-01 DoctorX DoctorX-files

《产科男医生》这部剧貌似很火,但我一集也没看过,因为我不想见到瞄一眼就能看得出的一些低级医学常识错误,然而我也不鄙视国产医疗行业剧,毕竟它们满足了部分大众的娱乐需求。 《产科男医生》之所以火,是因为它将镜头对准了医疗行业中比较特殊的人群。其实,现在看来,尤其身处医院的环境中,这群人真没什么特别的,很多大神级的产科医生都是男性,但在中国古代人看来,这可绝对是“毁三观”的。 旧 时民间为


《产科男医生》这部剧貌似很火,但我一集也没看过,因为我不想见到瞄一眼就能看得出的一些低级医学常识错误,然而我也不鄙视国产医疗行业剧,毕竟它们满足了部分大众的娱乐需求。

《产科男医生》之所以火,是因为它将镜头对准了医疗行业中比较特殊的人群。其实,现在看来,尤其身处医院的环境中,这群人真没什么特别的,很多大神级的产科医生都是男性,但在中国古代人看来,这可绝对是“毁三观”的。

旧时民间为产妇接生的均为女性,俗称“接生婆”,尊称“稳婆”,属江湖“三姑六婆”之列,“稳”字有二义:1.接生稳当,尤其是大户人家的女子分娩时,家中口径统一喊稳婆而不用其俗称,毕竟谁也不希望遇到难产,而在旧时中国,产妇难产的死亡率是相当高的;2.收入稳定,稳婆是一门手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男人和女人的地方就有孩子,处在江湖之中的稳婆是个久经盈利的职业,一旦遇到大户人家添丁,打赏的银两更是丰厚。

稳婆均为女性,一是男女授受不亲,二是认为男人给女人接生是一件“衰运”之事,三是女人手小、灵活,这在现代产科中仍不失为一个优点。

但就有这么一个男医生,他破了自古的民间规矩,而且,他还非常非常有名。

此人就是孙中山先生。

关于孙中山学医,有一段轶事。1886年,孙中山在广州路上遇到一个老外,刚回国不久的孙中山赶忙上前和老外练口语,不想刚聊上几句,两人相见如故,老外叫 Dr.JohnKerr,他惊讶于孙先生英语之流利,便邀请他来自己主持的广州博济医院附属南华医学院学习。孙中山便去了,但一年后,他又转学到了香港西医书院,成为这里的第一届学生,这所学校采用英国的医科制度,直接用英语教学。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1.国父很爱英语;2.学医的还真得会几个ABC。

孙中山在香港学医5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不幸的是,刚毕业的他便得到一个坏消息:香港医学局认为西医书院没有完全遵循英国的医学制度,文凭无效,孙中山没有在香港行医的资格。

但牛人就是牛人,是金子到哪都能发光,不久后孙先生行医澳门,成为澳门名噪一时的“名医”。而当时的香港也不会知道,以自由开放自居的她错过了一个将来改变中国的男人。

孙中山在医学上也绝对是个奇人:他是个内科医生,先生尚解方,调制的药物治好了许多杂症;他还是个外科医生,曾经动过肾结石的手术,其技法之熟练让很多澳门西医大夫汗颜;同时,他还是中国第一个男妇产科医生。

1892 年,孙中山从西医书院毕业,由于没有在香港的行医资格,一时无事可做回家小住,恰巧遇到朋友的妻子难产,虽然有几个妇人帮忙,但她们不懂医术,虽人众而无济于事,朋友急得焦头烂额,一个激灵想到孙中山毕竟还是科班出身,便请先生来到家中。孙中山到产妇房中,按教科书仔细做了一套腹部查体,也不用药,只是抓了几下产妇的肩胛骨,产妇舒服一些,不久之后婴儿就娩出了。

这段史料记得的确有些神奇,毕竟,孙中山当时只是刚毕业的医学生,但想必他实习期在产科转得很认真,还要感谢当时的执业医师法和多点执业,让他在救人时不必顾忌太多。孙先生接生的这位婴儿是有名有姓的,他叫陆细麟,后来旅居美国。

如果孙中山的产科经历仅这么一次,我当然不好称先生是中国第一位产科男医生,实际上,孙先生此后接生的次数还不少,他体会到当时民间流行的古法接生误人不浅,便在中国提倡科学的新法接生。后来,孙先生的手法应该还很熟练,哪怕到了1895年,紫禁城内外贴满了捉拿孙文的通缉令,孙先生在逃亡期间,路过珠江口外的小渔村,遇到一个生命垂危的产妇,他不顾村民异样的目光,熟练地帮助产妇分娩。之后,他乘船出海,到欧美各国宣传反清,为起义募集资金。

孙中山的行医轶事还有很多,想了解的朋友可以给我留言。

提到中国古代第一个著名动物接生婆,那可就有点猛了。因为,她接生的动物不是小猫小狗,不是小马小驴,而是——老虎!

证据如下,《搜神记》有云:苏易者,庐陵妇人,善看产。夜忽为虎所取,行六七里,至大圹,厝易置地,蹲而守。见有牝虎当产,不得解,匍匐欲死,辄仰视。易怪之,乃为探出之,有三子。生毕,牝虎负易还,再三送野肉于门内。

上文的意思是说:苏易是庐陵郡的一个接生婆,她接生技术很厉害。一天夜晚,她忽然被老虎抓走,老虎带她走了六七里路后,来到一个大墓中。老虎把苏易丢在地上,蹲在一边看守着。这时,苏易看见旁边一只母虎正在产仔,一直不能生下来,母虎趴在地上痛得几乎要死去,但它的眼睛却总是向上看着。苏易觉得很奇怪,于是走到母虎身边,从母虎的肚腹里一共掏出三只虎仔。生完虎仔后,母老虎就把苏易驮着送回了家。后来,这只母虎还几次送野兽的肉到苏易的家门口。

做到连老虎都信得过的接生婆,中国古代有谁能出其右?

作者:DoctorX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中美急救差距明显:从一产科病例看

  美国波士顿马拉松爆炸事件导致3人死亡、176人受伤。很多分析人士说,如果爆炸发生在一个不同的城市,伤亡人数会更多。这是因为波士顿的医院拥有高素质医生和顶尖的医疗设施以及防患于未然的应急措施,才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   国内救治能力也在不断提高,此次“4·20”芦山地震就是一次很好的证明。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确实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子宫破裂抢救纪实   美国得克萨斯州西南医学中

陶为科:《中国行》中遇到的产科,麻醉,和新生儿急救的几个纠结问题

为期一周的《产科阵痛麻醉和母婴安全中国行》结束了。这个活动,我们一直沿用《分娩镇痛中国行》,但我们的活动和交流范围,已经成为《产科阵痛麻醉和母婴安全中国行》了。暂用一下新名,适应适应。 首先,上几张图,大致介绍一下活动内容。 中外团队 全麻意识的建立 全面评估每一个病人 脐静脉插管 - 最快速,最有效的给药方式 大佬

开学季家长欣慰加焦虑 无奈忙疯产科护士大夫

开学前忙疯产科大夫 准妈妈:很捉急 今天是9月1日,是中小学生秋季开学报到的日子,也是孩子上小学的分界线。为了不让他们晚一年上学,许多准妈妈们主动要求提前剖腹产。这两日,一条来自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某产科医生的微信在“朋友圈”里广为流传,微信吐槽单日分娩量让医生和护士都忙疯了。深圳8月底迎来分娩小高峰,全市各公立医院产床床位连日来持续爆满。来自教育界的人士则认为,将每年8月31日作为分界线不够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