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Genetics :这个基因突变会导致女性肥胖!增加糖尿病风险!

2018-04-12 Zoe,Yui 转化医学网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Ⅱ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随之与日俱增。关于其发病原因一直众说纷纭,近日,研究人员发现了糖尿病的一种致病基因KLF14,或许可以解答人们一直以来对于糖尿病病因的众多疑团。


导读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Ⅱ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随之与日俱增。关于其发病原因一直众说纷纭,近日,研究人员发现了糖尿病的一种致病基因KLF14,或许可以解答人们一直以来对于糖尿病病因的众多疑团。

Ⅱ型糖尿病现已成为继心血管病和肿瘤之后,第3位威胁人们健康和生命的非传染性疾病。而肥胖作为导致其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一直被科学家研究和探寻。

近日,牛津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基因,这种基因被称为KLF14。它被证明与糖尿病有关。

该研究近日被发表在《NatureGenetics》上,

研究人员选取了和人类T2D表型相近的小鼠作为实验模型,他们发现,KLF14变异的小鼠,部分出现了胰岛素抵抗和血脂异常。

在766名女性试验者的身上,研究人员发现KLF14的突变会导致女性肥胖,继而增加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体脂分布才是重要因素

研究人员发现,KLF14对体重并无太大影响,但它们会影响体脂分布。KLF14会导致脂肪沉积在臀部周围,而不是在腹部周围。它可以保护人们不受糖尿病的侵袭。

然而KLF14一旦变异,就会影响脂肪细胞的发育,甚至影响它们的大小。携带了变异KLF14的女性中,单个脂肪细胞大得多且十分膨胀。这很可能是因为细胞数量较少,因此每个细胞都需要摄入更多的脂肪以维持机体平衡。而不健康的脂肪细胞,给了糖尿病以可乘之机!

基因变异影响只限女性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基因变异的影响只限于女性!它会为女性增加约30%的糖尿病风险。而男性却不受此影响。

临床意义

这些发现为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并且证明脂肪组织异常在糖尿病发病中起了一定作用。该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防治糖尿病。

研究者之一KerrinSmall博士表示:“这些发现为DNA遗传数据提供了最全面的理解,我们已经研究了KLF14基因在人体中的行为方式,我们希望通过对这些研究结果进行深入探讨,并试图理解为什么基因变异仅增加女性糖尿病风险,从而朝着更加个性化的药物治疗方向前进。”

然而,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个体差异,KLF14在不同人身上的作用也不尽相同。研究者贯彻着精准医疗的理念,正试图寻找KLF14如何在不同组织和性别中发挥作用。

这项研究对于糖尿病的防治来说意义重大,通过基因检测的方式找出这种致病基因KLF14,或许糖尿病就会不药而愈!

原始出处:

Kerrin S. Small,et al.Regulatory variants at KLF14 influence type 2 diabetes risk via a female-specific effect on adipocyte size and body composition.Nature Genetics volume 50, pages572–580 (2018)doi:10.1038/s41588-018-0088-x

作者:Zoe,Yu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Nat Genet:首次!《Nature》子刊揭示被忽略的基因变异如何影响免疫细胞

免疫反应是机体重要的防御机制,保护人体免受外来病毒的侵袭,若免疫反应出现问题,则会引发一系列的疾病甚至会危害生命。近日,一项关于免疫反应的研究揭示了隐藏的遗传变异对免疫反应的影响。

被“怪病”折磨十余年的上海女孩确诊为罕见病,无法有效治疗

每两个月都会定期发作,像触电一样不停抽搐十几天,不能吃饭、不能睡觉并逐渐丧失了语言和行动能力。求医十多年未得到确诊,在媒体的帮助下,燕子的病情受到了上海多家医院的关注。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3月13日从上海瑞金医院获悉,在瑞金医院疑难病多学科会诊中心(MDT),这个奇怪疾病的发病原因终于水落石出。据专家介绍,这是一种罕见病,是SCARB2基因突变所致的隐性遗传性进行性肌

N Engl J Med:基因突变导致失眠?

在美国,半数退伍老兵存在睡眠障碍。因此,军人是相关科学研究的珍贵样本。这回,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精神病学家 Murray Stein 等人分析了 3.3 万名军人的 DNA 样本,搜寻失眠相关的基因区域。

Brit J Cancer:NF1突变与结膜黑色素瘤!

由此可见,类似于皮肤黑素瘤,结膜黑素瘤可以根据遗传突变分为四组:BRAF突变、RAS突变、NF1突变和三种野生型黑素瘤。该遗传分类有助于评估转移性结膜黑色素瘤患者的治疗选择。

复旦团队绘制中国乳腺癌人群基因突变图谱

复旦团队首次绘制出PI3K/AKT通路在中国乳腺癌人群中的基因突变谱。

Am J Hum Gene:7000年前的一次基因突变,竟影响了全球400多万人……

7千年前,撒哈拉沙漠出现了一个特殊的孩子。那时的撒哈拉还不是沙漠,而是一片绿草如茵的稀树草原,林地,湖泊和河流。一群狩猎采集者在那里绵延生息。一次偶然的基因突变,悄然改变了这个孩子的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红血球中的一种分子,为人体输送氧气。这个突变并没有害处;因为人的每个基因都有两个拷贝,他的另一个血红蛋白基因拷贝是正常的。所以这个孩子健康的活下来,组成家庭,并将这个突变传给他的后代。但是他没有想到